原创 刘晓博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了境外投资需要缴纳个税,一些人还被追讨2023年、2022年个税的新闻。
这个消息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近期有不少投资者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了自己因投资美债、美股或者港股,被通知要缴纳个税,甚至要缴滞纳金的情况。
比如证券时报报道说,有投资者被追缴了60万元人民币。从其晒出的清单来看,此次补税系按年申报,追溯2022年、2023年两年,包括约48万元综合所得税及11万元滞纳金,估算税率为20%。
第一财经报道说:北京的许先生今年6月中旬接到了北京市某区税务部门电话,对方提示他在2023年涉及境外收入(未纳税),要求其申报纳税并到税务部门进行线下“约谈”。
境外投资收益需要纳税,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最近这个问题凸显出来,它传递了什么信号?
中国公民在境外投资收益需要缴纳个税,主要依据是《个人所得税法》和财政部2020年下发的《关于境外所得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
财政部的公告明确:
1、转让对中国境外企业投资形成的股票、股权等权益性资产取得的所得,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2、居民个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不与境内所得合并,应当分别单独计算应纳税额。
上述第二条中提到的“财产转让所得”,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八项的规定,包括转让有价证券(如股票)、股权等取得的所得。
“公告”还规定:
居民个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依照所得来源国家(地区)税收法律规定在中国境外已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允许在抵免限额内从其该纳税年度应纳税额中抵免。
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申报纳税。
这意味着,境外炒股所得必须缴纳个税,税率是20%(单独计算应纳税额的具体含义)。但如果你在境外缴纳了个税,是可以抵扣的。
大多数人境外炒股,一般是买港股或者美股,而港方、美方不收取个税。所以,就需要向内地税务部门缴纳20%的个税。
为什么前些年很少看到相关报道,而今年特别多?
这大概是两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之前信息交换、联网不充分。近年来,金税四期全面铺开,尤其是CRS机制的完善,对境外中国公民收入征税条件越来越完善了。
说到这里,需要解释一下CRS。
CRS的中文名称是“共同申报准则”(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是由世界经济合作组织(ECO)发起的。目的是成员国互通信息,加强对本国国民的税收征管。
比如中国和英国都加入了该组织,如果一名中国富豪把一大笔钱转入到英国投资,英国就会把相关信息提供给中国;中国也会把英国公民在中国的财产、投资状况反馈给英国,以便征税。
CRS非常厉害,交换的信息包括:
1、你的账户、账户余额、姓名、出生日期、年龄、性别、居住地;
2、覆盖的机构包括:几乎所有的海外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信托、券商、律所、会计师事务所、保险。
3、交换的信息包括:存款账户、托管账户、有现金的基金或者保险合同、年金合约等。
在CRS的穿透下,你完全透明。能逃出“天眼”监控的,只有实物黄金、加密货币等极少数资产。
目前,已经有119个国家(地区)加入了CRS,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
没有参加的、中国人比较熟悉有:美国、朝鲜、越南、菲律宾、柬埔寨、孟加拉国、老挝、伊朗、古巴等,以及中国台湾。
第二,最近几年处于经济下行期,税收增长缓慢、甚至下滑,还伴随着资金外流。国家反避税、对资本外流的管控在加强。
今年1到5月,全国税收收入79156亿元,同比下降1.6%。在这种情况下,对公民海外收入税收征管加强,在情理之中。
但你有没有注意到:
在A股市投资,或者通过深交所、上交所走港股通渠道投资港股,获得的炒股收益(不包含红利),是免税的。但如果你自己到香港开户,炒港股获得的差价收益,是要交税的。炒美股的差价收益,也需要交税。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原因很简单:国家不鼓励你把钱转出去,投资海外市场。要把钱留在内地市场,避免A股失血。
所以,让投资港美股的人交税、追溯性“补税”,对A股来说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