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5000不要吃”的火锅,要上市了
创始人
2025-07-10 13:03:29

“月薪5000就不要吃火锅。”

今年2月,一场“毛肚火锅发展研讨会”直播上,巴奴火锅创始人杜中兵一语激起千层浪。“火锅不是给底层人民吃的”“月薪5000你就不要吃巴奴了,哪怕吃个麻辣烫”,这样的言论引发了很大争议。

杜中兵之所以这样讲,与巴奴火锅的高价格有直接关系。

近日,巴奴火锅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其客单价维持在140元以上。对比之下,海底捞2024年的客单价仅为97.5元。

而这次上市,巴奴将自己包装成“品质火锅”的赛道第一,只是品质火锅的故事并不好讲。

此前巴奴没少因为品质栽跟头——18元5片的富硒土豆硒含量不足,子品牌“超岛”因用鸭肉假冒羊肉而被责难,不少产品面临宣传争议。

巴奴的上市之路,要面临哪些坎儿?

图/图虫创意

最大“品质火锅”的前世今生

何为“品质火锅”?

招股书中,巴奴解释:(与传统火锅相比)品质火锅在食材选用、健康标准及整体用餐体验方面具备更强的市场契合度,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对健康、品质、服务体验及与朋友聚会不断提升的需求。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将火锅市场分为品质火锅市场(人均消费120元以上)、大众火锅市场(人均消费60—120元)及平价火锅市场。

巴奴“品质火锅”故事的开端,缘起于杜中兵的“不将就”。

与海底捞创始人张勇类似,现年51岁的杜中兵同样草根出身。15岁开始跑“江湖”,19岁自己做老板从事铸铁原材料生意,21岁成为“百万富翁”。

之所以跨界做火锅,是因为杜中兵“更想有尊严地赚钱”,于是选择了餐饮这个“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行业。

火锅是中餐第一大赛道,但这也意味着充分的竞争。杜中兵一开始选择做火锅加盟,多年摸爬滚打后,2004年他在河南安阳开了第一家“巴奴”门店。

创始之初,杜中兵就摈弃老油和火碱法(用工业烧碱和双氧水泡海鲜使其膨大水亮,是当年火锅行业的常见做法),保证食材品质。这也形成了巴奴一直宣传的“产品主义”。

巴奴真正明确标签是在2012年,这一年其更名为“巴奴毛肚火锅”,聚焦毛肚和菌汤,并提出“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

2018年,巴奴在北京开出首店,标志着正式进军一线市场,2019年、2021年和2022年,巴奴分别进入上海、深圳、广州。

巴奴的IPO可谓“适逢其时”,2022年以来公司恰好进入了稳步增长的阶段。

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以下称“报告期”),巴奴的总收入分别为14.33亿元、21.12亿元、23.07亿元、7.0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4150万元、1.44亿元、1.96亿元、7670万元。

巴奴坦言,业绩增长主要由于门店网络扩张。2022—2024年,公司新增门店数分别为11家、25家和35家。截至此次IPO前,巴奴门店数量达到145家,较2021年末增长74.7%。

只是,“品质火锅”并没有带来对等的高利润。

正如杜中兵此前在采访中所言:“大家长期骂巴奴‘贵’,自己的压力很大,但巴奴的净利润率不到10%。”

盈利表现来看,2023—2024年,巴奴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6.8%、8.5%,对比之下,2023年、2024年海底捞的净利率分别为10.9%、11.0%。

高成本是问题之一。餐饮行业本就面临原材料、人员、房租的三座“大山”,为了品质,巴奴坚持自营模式,原材料难有压缩空间。

用杜中兵的话来讲,“不降价是对供应链的尊重”。招股书显示,巴奴的原材料及消耗品成本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三成。报告期内,巴奴的原材料及消耗品成本分别为4.84亿元、7.01亿元、7.4亿元和2.29亿元,占总收入的33.8%、33.2%、32.1%和32.3%。

不过成本高、利润率低,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加良心,也可能是效率不够高。

对餐饮企业来说,翻台率的考察至关重要。2024年巴奴的平均翻台率达到3.2次/天,而海底捞是4.1次。虽然巴奴2025年第一季度增长到3.7 次,但仍低于海底捞。这意味着巴奴单位时间内接待顾客数量相对较少,在固定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单店盈利水平更差。

“贵”的争议

当然,从财务数据与品牌风评来看,巴奴的品质与争议都体现在一个字:贵。其2022年至2024年整体人均消费金额维持在140元以上。

以吃火锅必点的锅底来说,巴奴的五味锅选满价格要120元,三味锅的固定价最低也要82元,这也意味着啥都没点光是锅底就可能花出100块了;以招牌毛肚来看,新西兰冰鲜毛肚89元/份(约250克),而各大电商平台显示,毛肚的价格平均为15元/100g左右,对比之下,呷哺旗下高端品牌湊湊的“大片脆毛肚”仅62元/份,朱光玉等火锅店的“精品脆毛肚”仅48元/份。

支撑巴奴火锅高价格的,是琳琅满目的产品故事。

比如工艺,招牌经典毛肚采用“木瓜蛋白酶嫩化”技术制作;比如产地,新西兰冰鲜毛肚“仅在巴奴才能吃到”,柞水木耳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比如原料,内蒙草原羔羊“吃天然草喝天然水,自然生长约180天”,井水黄豆芽“井水灌溉,自然生长”。

图/巴奴火锅小程序

虽然故事讲得圆满,但巴奴近年来的产品主义的争议也都因“贵”而起。

2023年2月,一位消费者在巴奴就餐时点了一份售价高达18元的富硒土豆,但只有5片。对此巴奴彼时的解释是土豆硒含量更高、成本更高。杜中兵则表示:“它不仅包含了产品本身的价值,也包含了环境价值、服务价值,以及全供应链的价值。”

但事后《中国食品安全报》调查显示,巴奴富硒土豆的硒含量不足其宣称含量的十分之一,甚至低于我国相关标准对富硒土豆的规定值。

最终,巴奴承认土豆硒含量宣传存在误差,下架了相关产品,并向消费者致歉。如今,巴奴的小份土豆为11元,大份为18元。

再比如招牌的“井水灌溉,自然生长”的井水豆芽,有专家指出“未经净化消毒的井水其实不适合直接饮用”,这款产品也一度陷入争议。

如果说产品故事的争议无可厚非,那么食品安全质量的底线问题则不可忽视。巴奴旗下品牌甚至一度曝出“假羊肉”的信任危机。

2023年9月,巴奴旗下子品牌“超岛”因羊肉卷含鸭肉成分而被行政处罚,巴奴为此支付了共计835.4万元的赔偿金,一度造成口碑“剧震”。

资深连锁产业专家、和弘连锁咨询总经理文志宏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巴奴“产品主义”的定位实则是一把双刃剑:该定位让大众认为其产品品质优良,从而主动选择,因此形成较高期待;但一旦出现产品品质不符或价格虚高的情况,失望会更严重,极易对品牌带来伤害与损失。

与对供应链的慷慨不同,巴奴对员工则有些小气。

招股书显示,2023年巴奴开始大量使用兼职员工。报告期内,公司对应店均兼职员工12.4、10、18.5、22人。到了2025年一季度,公司兼职及外包员工占比高达83.85%。

针对上述产品争议与企业发展相关问题,中国新闻周刊向巴奴发出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产品主义,不等于核心竞争力

“产品主义”虽然形成了巴奴的独特性,但不见得能跑通资本想要的利润模型。要知道,高价是会影响品牌增长空间的。

首先,品质火锅是一个小市场。窄门餐眼的数据显示,客单价120元以上的火锅在行业中占比仅为1.16%,是所有价格段中数量比例最小的。

而餐饮行业集中度低是常态。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按2024年收入计,巴奴虽然为中国品质火锅最大品牌,但仅占据品质火锅市场3.1%的份额。

更重要的是,贵会抑制复购。商启咨询发布的《2025火锅餐饮产业研究报告》显示,消费者选择火锅店首要关注的是价格,其次才是品牌和口碑。

这意味着高价火锅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正越来越弱。

而“贵”带来的副作用正在显现,巴奴的营收增速已经不及开店速度,这直接导致单店营收的下滑。财报显示,巴奴在一线城市的店铺单店日均销售额从2022年的7.79万元降至2024年的5.80万元,降幅达到了25.5%。

巴奴表示,同店销售额主要受翻台率及顾客人均消费影响,2024年公司通过积极调整产品组合扩展客群等,致使顾客人均消费降低。

包括巴奴在内的高价火锅们也从去年开始集体出现“降价”潮。2025年一季度,巴奴的客单价进一步从2023年的150元减少至138元。

增长压力之外,巴奴如何在高速扩张中保持管理能力与服务能力,亦有待观察。

这也是对餐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考问。如果说海底捞是靠高标准的服务与标准化的体验成为中餐第一,那么巴奴“产品主义”的故事其实充满“变数”。

因为餐饮企业的同质化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产品的同质化。以巴奴招牌的“毛肚+菌汤”来说,这样的产品搭配放在如今的火锅市场已经不算差异;再比如当年巴奴推出的原创爆款产品“茴香小油条”也已经成为大众产品,目前海底捞等多家火锅品牌都可以吃到;即便当下翻开巴奴的菜单,从食材来看与海底捞的重合率也超过了80%。

而巴奴的贵,要让消费者感受出来品质也并不容易。

网友们发文吐槽“除了菌汤好喝和毛肚脆一点其他没觉得特别好”“巴奴这么贵到底是谁在吃,两个人吃了500块”“巴奴真是吃不起了,一屋子服务员菜量少有啥用,吃不饱”。

更尴尬的是,火锅股在资本市场的定价却很“便宜”。

如今,规模更大、更能赚钱的海底捞市值较高点已蒸发超3500亿港元,曾经的“小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如今股价仅为1港元,处于“仙股”状态。

汇生国际资本有限公司总裁黄立冲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尽管港股消费板块整体走强,但市盈率水平相对于历史中枢仍处于偏低区间。加之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集资金额已突破1050亿港元,这对“后发”上市的巴奴或将产生一定影响。

“火锅赛道竞争日趋白热化,对于投资者来说,巴奴‘品质火锅’的故事或缺少足够有说服力的成长性与吸引力。”黄立冲说道。

参考资料:

《揭开巴奴火锅“品质”标签:开店放缓,兼职、外包员工超八成》,2025-06-27,南方都市报

《巴奴下架天价土豆真相》,2023-03-20,中国新闻周刊

记者:于盛梅

编辑:余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银行理财又现“贴息”大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霜 上海报道 “存款替代”类理财是理财公司的“吸金”利器,但此类产品必须回答...
星星科技2024年营收增41%... 瑞财经 钟鸣辰近日,星星科技(SZ300256)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同比增收不增利。 报告显示...
2025上半年文旅上市公司市值... 2025年已过半,上半年文旅上市公司股价表现如何?谁暴涨,谁暴跌?本期知酷文旅将进行汇总。 目前,知...
董事长变更未发公告,国新国证基... 红星资本局7月10日消息,近日,国新国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新国证基金”)公司网站显示,董事长...
外卖补贴大战继续!美团整出新花... 金融界7月10日消息 在新一轮外卖补贴大战打的如火如荼之际,美团整出了新花样——免单抽奖! 今天,#...
洁特生物:股东汇资投资累计减持... 每经AI快讯,洁特生物(SH 688026,收盘价:16.65元)7月1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
淘小胖跨区域复制进入重庆,首店... 成立3年多时间,由胖东来超市前总经理郭军涛于河南创业做的超市新品牌——淘小胖,确定进入重庆市场做跨区...
特朗普再加关税,日韩为何成了出... 火力全开,特朗普再次挥舞关税大棒,杀14国立威!这14个国家里,像老挝、缅甸、波黑等大多数国家都是陪...
尹卫东回归,科兴生物董事会再度... 出品|达摩财经科兴生物董事会再度洗牌,但原董事会却对新一届董事会的合法性产生质疑。7月9日,科兴生物...
稳就业政策支持加码 扩大稳岗扩...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从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激励企业扩岗...
突发!“高端零食第一股”或易主... 7月10日晚间,A股“高端零食第一股”良品铺子(603719.SH)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
司南导航公告再出数据差错,刚因... 2025年7月10日,司南导航发布一则更正公告,对一份股东权益变动公告进行更正。具体而言,公司202...
西安市工商联举办第十期企业家副... 7月9日,西安市工商联(总商会)举办了以“推动西安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第十期企业家副...
或被罚600万元 云内动力“戴... 中经记者 庄灵辉 卢志坤 北京报道被立案调查半年后,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000903.SZ,以...
马斯克最新访谈:10个问题告诉... 前段时间,在YC举办的AI Startup School上,YC首席执行官Garry Tan邀请到马...
原创 上... 2025年7月4日,安井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2648.HK,以下简称“安井食品”)正式登陆港交所...
珠江啤酒:预计2025年上半年... 中证智能财讯 珠江啤酒(002461)7月10日晚间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
支持科创企业融资,又一城出手! 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功能作用,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7月9日,镇江市政府、江苏省委金融办联...
半年超60家银行解散,银行村改...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银行都是最赚钱的存在,也是不少人心目中的金饭碗,然而就在最近却有媒体曝出半年超6...
义乌稳定币支付的百亿美元“传说... 近期,有消息援引券商报告提及,区块链数据分析企业Chainalysis的分析表明,自2023年以来,...
「百镜大战」打响,谁能赢下下一... 文 / 二风来源 / 节点财经如果你还觉得智能眼镜只是极客玩具,那你可能错过了一个“时代拐点”。20...
「百镜大战」打响,谁能赢下下一... 文 / 二风来源 / 节点财经如果你还觉得智能眼镜只是极客玩具,那你可能错过了一个“时代拐点”。20...
药石科技:员工持股平台拟减持不... 7月10日晚间,南京药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药石科技,300725.SZ)公告称,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南京...
真视通:股东拟合计减持5.96... 7月10日晚间,北京真视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真视通,002771.SZ)公告,持股2.66%的股东胡...
禹洲集团:1-6月实现销售金额...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7月10日,禹洲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禹洲集团”)发布截至2025年6月份未经审...
股价刚涨停,良品铺子:控股股东... 今日焦点良品铺子: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股票停牌今天涨停的良品铺子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
原创 1... 雷军、美团、阿里、红杉,谁是最大赢家? 作者|刘钦文 编辑|高远山 一场由90后创业者主导的机器人革...
老铺黄金,步子迈大了? 北京SKP商场的老铺黄金门店前,曾经需要排队数小时的盛况已不复存在。 “从前9折哐哐卖,现在89折无...
港交所锣不够用了!5企同日上市...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何秀兰 港交所的锣要敲不过来了!5家企业同日上市,年内港股IPO达到了沸点...
瑞幸大股东,想买星巴克中国 瑞... 星巴克中国的“绯闻买家”中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名字。7月10日,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星巴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