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李保铭
充电宝召回事件还在持续发酵,清洁电器自燃也引发外界关注。
7月11日,搜狐财经直播间对话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交流有关充电式家电安全相关问题。
张毅不仅在搜狐财经直播间中分享了清洁电器品类在电池安全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同时也为清洁电器品类安全提前打了“预防针”,还为消费者购买、使用清洁电器进行了科普。
在谈及清洁电器品类安全时,张毅指出,总体来看,充电式清洁电器出现事故的因素包括电芯故障、设计缺陷、使用不当等。其中,电池的电芯故障是故障发生概率较高的高风险因素。
“电芯故障是整个充电式家电自燃的主要原因,也是占比最多的事故”,张毅分析,这背后是锂电池电芯过热短路、产生自燃,“和充电宝的电芯问题原理相似”。
他认为,家电行业不排除会出现充电宝式大规模召回事件的可能,“但总体来说也不用过度担心”“这种概率肯定比充电宝小得多”。他指出,一方面,家电行业3C强制认证时间较早,另一方面,家电行业充分竞争,电池技术以及家电行业发展水平日益成熟,也在一定成都上保证了产品质量。
但带来安全隐患和召回风险的几率并非为零。张毅在直播时指出,通过消费者、企业、行业等多维度要素共同发力,能进一步降低事故发生风险。“只有全社会大家共同站起来,共同去挖掘这些问题,我相信行业一定会越走越好。”
更多直播内容,请点此观看直播回放:充电宝变隐形炸弹,充电式家电还安全吗?
清洁电器电池自燃,召回事件时有发生
充电宝召回事件还在持续发酵,最新的进展是,罗马仕关了一批线上网店。
然而,召回事件并不仅仅发生在充电宝领域。在社交媒体平台及投诉平台上,充斥着一些清洁电器自燃、电池故障等内容。
一位小熊吸尘器自燃事故亲历者表示,其小熊吸尘器购买仅半年,在某天吸尘的时候听到有点异响,“然后过了几秒钟中突然嘭的一响开始冒烟,我立刻拔掉插头扔地上,它就开始有火花着火了。”
这位用户告诉搜狐财经,最后的处理结果是,品牌方让他寄回故障机器,然后重新换了一台新机。
至于故障原因,这位用户表示他也不知道。“商家那边只叫寄回去,后续也没有反馈原因。”
但他自己猜测,“感觉应该是电机功能的问题,平时也是稍微用一会就会发烫。”
另一方面,在清洁电器领域,不少品牌也出现过召回事件。
(信息来源:网络综合,搜狐财经制图)
经过搜狐财经不完全整理,2023年,召回事件发生过4起,2024年发生过3起,2025年至今有1起召回事件发生。
搜狐财经检索到的最近一起清洁电器召回事件发生在2025年1月,加拿大卫生部对中国产吸尘器电池实施召回。
据悉,召回产品为Powerextra 4000mAh V6电池。根据报道,这款电池不是戴森或戴森的授权产品,但可于戴森V6系列真空吸尘器,这款产品已经售出4446件。
召回原因系产品可能过热,有早晨火灾和烧伤的危险,而且在召回时,已经至少收到6起火灾报告。
清洁电器领域会成为下一个“充电宝”吗?
从不完全统计来看,2025年以来清洁电器因电池等故障的召回频次已经出现降低。
在资深产业经济分析师丁少将看来,“成熟家电品类不会出现像充电宝式的大规模安全隐患事件。”
丁少将分析,这与家电行业及其供应链在中国发展比较成熟有关。
今年7月1日起,智能马桶领域的3C标识正式实施,规定称,7月1日起,电子坐便器需通过3C认证并标注3C认证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进口或用于其他经营活动。
但实际上早在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发布的《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中,就提到了真空吸尘器产品。
“清洁电器的3C认证历史差不多有20年时间。而家电行业规模较大、发展历史和3C认证历史较长,在产品质量、供应链管理方面,都有相对比较高的标准和保障。”丁少将称。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告诉搜狐财经,“吸尘器、洗地机和扫地机等产品相对较早纳入3C强制认证范围,而充电宝则在2023年纳入,从3C认证层面来看,清洁电器的强制认证提前充电宝10多年时间。”
搜狐财经以制造商条件检索发现,以“科沃斯”检索,目前有185条3C认证记录,其中有效记录30余条;“添可智能”有108条3C认证记录,其中有效记录有88条。
“云鲸智能”认证记录为29条,其中有效记录为25条;“石头世纪科技”认证记录为98条,其中有效记录为45条;“追觅科技”有12条认证记录,其中有效记录为7条。
科沃斯方面告诉搜狐财经,科沃斯针对电池安全有全面的检测、测试,包含电安全、环境安全、机械安全、电性能、可靠性、保护功能性等。根据其列举的测试项目来看,包括升温、材料阻燃和能效等方面。
具体到升温方面,科沃斯指出,其安全标准包括IEC60335-1/GB 4706.1等,针对地宝等产品不同工作模式下电池表面温度不能超过电池规格要求。
材料阻燃方面,安全标准包括IEC60335-1/GB 4706.1等,针对连接到地宝的电池接插件端子和非金属材料要经受850度灼热丝试验进行验证。
除此之外,清洁电器领域的电池技术发展也得以出现较大进步。
张毅指出,近年来,家电电池技术领域发展进步较快。“从技术来看,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使得主流产品能量集中度达到250~300WH/kg之间,且0%-80%的电量充电时间相对来说平均时长在1-2小时之间。”
“而且,头部企业基本上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多维度电池安全预警监测,使得在电池整体安全性和快速充电得以出现进步。”
如何避免清洁电器重蹈充电宝覆辙?
张毅告诉搜狐财经,“鉴于近期充电宝市场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暴露了电池、电芯产品供应链疯狂扩张背后的隐患,加上我国在这个领域的质量安全严管态势,家电行业如果出现因电池故障等问题而大规模召回的现象我不会感到意外。”
“一方面,清洁电器使用电池作为动力来源,如果出现电芯或其他电子技术不成熟、质量控制不到位或者安全频发的问题,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安全,不排除有召回可能。”
他分析,清洁电器功能多、结构较为复杂,涉及电机、电路、电池等部件,“任何部件出现质量问题,都可能出现召回情况。”他呼吁行业企业需要严把质量关,切莫把产品质量而导致的人身安全问题视为儿戏,一个品质低劣的充电宝毁掉一个大企业的事件已是教训。
因此,张毅认为,需要强化生产管过程管控、通过降低生产缺陷降低安全风险,在政策方面不断发力。
即将于8月发布的GB 44240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被业内分析认为,是“目前行业内公认的最高规格储能安全性国家标准,其核心突破在于将储能锂电池安全要求从‘推荐性’提升至‘强制性’层面”。
另外,张毅还指出,清洁电器生产商也可以设置滤网等降低大尺寸物质吸入,或通过软件对相关吸入物设置电池负载异常、自动预警、停机等功能,并且对于和水相关的物质,避免积水导致短路等。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内卷式”压价或会增加事故几率。
在锂电行业从业者、真锂研究创始人墨柯看来,“客户买电池的时候,压价比较厉害,迫使电池供应商为了降成本,只能用不太合格的材料生产电池。”
墨柯指出,电池降低成本的关键因素在于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在锂电池成本占比30%-40%,电池供应商如果为了降本选择更便宜的、杂质含量较高的正极材料做电池,那么电池用起来就容易内部过热,就很容易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