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中小银行资本“补血”持续进行中。7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上饶银行近日披露定向发行情况报告书,该行已完成12.44亿股股份发行,合计募资38.67亿元,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以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此外,衡水银行、保定银行、宁夏黄河农商行等多家银行也通过定向募股等外源性方式补充资本。在分析人士看来,中小银行补充资本既是应对监管要求、夯实“安全垫”的主动选择,也是加力支持实体经济、提升服务质效的必然举措。
增资扩股密集推进
近一个月以来,地方中小银行的“补血”动作频频上演。7月15日,河北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衡水银行变更注册资本方案的批复》,同意该行变更注册资本方案,募集股份6亿股;7月3日,河北金融监管局批复同意保定银行注册资本由52.7亿元变更为59.8亿元,根据此前公告,保定银行增加注册资本方案为募集股份7.1亿股;6月25日,宁夏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募股方案的批复》,核准该行定向募股方案,募集新股6667万股,募集新股后,股份总数由17.3333亿股增加到18亿股。
在这一波“补血”热潮中,江西上饶银行的定向发行尤为引人关注。根据上饶银行披露的信息,该行已完成12.44亿股股份发行,合计募资38.67亿元,并按相关规定办理注册资本变更登记等手续,总股本增至44.36亿股。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上饶银行股份发行对象共有43位法人股东,均为上饶当地国企及江西省内其他市县国企。增资后该行国有股占比将由2024年末的54.16%提升至约67%。
对于近期中小银行增资扩股密集落地的共性原因,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指出,中小银行密集增资扩股的主要原因在于信贷扩张与风险处置消耗资本。
“近年来中小银行的核心服务客群——中小企业经营承压,导致信贷偿还能力弱化,进而推升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在此背景下,部分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出现下滑,补充资本成为银行保障平稳运营、满足监管合规要求的核心诉求。”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表示。
而对于上饶银行定向发行股份过程中,国有企业的“力挺”,王红英表示,鉴于国有资本自身治理结构的规范性,国资增持中小银行势必会让中小银行治理结构向更稳定、更科学的方向完善,进一步提升中小银行治理机制的规范性与有效性。地方中小银行与国资结合后,能够在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政策的引导下,更高效地整合资源,聚焦区域产业经济的融资需求,强化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进而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国资进入中小银行会对当地经济有进一步的推升,将推动中小银行信贷投放规模扩大,促进营收与利润的稳步增长。
资本补充需长效机制
相较于国有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在资本补充方面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今年一季度,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7.79%、股份制银行为13.71%、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4%、12.96%,显著低于大中型银行。在不良率表现方面,城商行及农商行不良率分别为1.79%和2.86%,明显高于大型银行及股份制银行1.22%及1.23%的水平。而经营环境承压导致的内源资本积累能力不足、银行股IPO长期断档、永续债发行门槛、市场认可度等因素,均对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能力形成制约。
如何真正解决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的难题?王红英表示,中小银行需构建更为市场化的融资渠道,通过资本市场工具如股票发行、资本债等方式补充资本金,这将成为其持续稳定补充资本的主要路径。长期来看,中小银行资本补充仍依赖于商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并结合资本市场市场化融资机制,形成内生积累与外生融资协同的长效模式,这才是实现资本长期充足的核心解决方案。
“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在地方政府支持下,通过国有资本及其他大股东增资、专项债发行等方式进行资本募集,这类方式虽可短期内缓解资本压力,但本质上属于阶段性补充手段。从长期看,中小银行若要建立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机制,需以提升经营业绩为基础,通过夯实盈利基本面,增强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最终实现融资渠道的市场化、常态化与高效化运作。”王红英补充道。
“尽管股东增持、国资注资等方式能在短期内为银行‘输血’,快速缓解资本充足率压力,但难解决长期问题,若银行经营持续亏损或资产质量恶化,资本仍会快速消耗,还是需要建立利润留存、内外协同的长效机制。”王蓬博谈道。
围绕地方银行增资扩股、夯实发展实力后的进一步举措,王红英建议,中小银行应聚焦资本资源的精准投放,重点在以下领域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一是围绕区域经济核心板块,将资本向区域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倾斜,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支持“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升级及生态产业园建设,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的信贷支持,可通过提供优惠利率等方式引导资本流向环保领域;三是强化对特色鲜明、经营稳健的中小微企业的授信支持,精准匹配其融资需求。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实习记者 周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