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8日,在杭州宜和拍卖行举办的夏季拍卖会上,一张面值壹万元的第一套人民币——牧马图纸币,以惊人的1750万元价格成交,瞬间引发币圈巨大轰动。这枚稀世珍品不仅震撼了收藏界,也让许多人重新审视第一套人民币的价值。
除了这张壹万元面值的牧马图纸币之外,第一套人民币中的其他版本同样珍贵。比如伍佰圆面值的瞻德城、伍仟圆面值的蒙古包、壹万元面值的骆驼队等纸币,虽然没有牧马图那样高达数千万的天价,但它们的市场价格依然常年稳居百万以上,且呈现出持续上涨的趋势。可以说,这套人民币无论哪一张,都是极具收藏价值的珍宝。
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拥有第一套人民币中的任何一张纸币,轻则能带来一笔可观的收益,享受安逸生活;重则有可能实现财富自由,步入小康甚至富裕之列。这种货币背后的历史价值和稀缺性,使其成为许多藏家梦寐以求的对象。
那么,这套人民币为何如此珍贵?它背后又隐藏着怎样波澜壮阔的故事呢?
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关键转折期。这一年,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的军队跨越千里,挺进大别山;同时,胶东战场上解放军成功粉碎敌军进攻,击毙俘虏敌军6.5万人,缴获大量军需物资,解放军的胜利势头正猛。
然而,连连的战果也带来了新挑战。彼时,各解放区流通的货币多达300余种,这种混乱的货币环境给解放军后勤保障和经济建设带来了极大障碍。为了统一管理货币,中央决定成立华北财经办事处,由董必武担任主任,专门负责财经事务的协调和统筹。
华北财经办事处成立后,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命名即将成立的中央银行。当时有建议直接称之为“中央银行”,但因为反动派滥发金圆券导致民众强烈反感,“中央银行”这一称谓已被彻底污名化。董必武和同僚们对此都不太满意。
有人提出用“解放银行”或“联合银行”作为名称,但意见分歧较大,难以达成共识。最终,华北财经办事处主任董必武决定让陕甘宁边区财政厅长南汉宸与同志们继续商议。
晋察冀边区银行副行长何松亭提出一个响亮的建议:“我们的军队叫人民军队,政府叫人民政府,那银行为何不也叫‘人民银行’?”这个提议赢得了南汉宸的高度认同,随后被上报中央。
当时中央机关正驻扎在陕北佳县的神泉堡村,毛泽东同志在收到汇报后,深感此名寓意深远,便在战火纷飞中批准了“人民银行”这一名称。巧合的是,古代“泉”字与“钱”字谐音,毛主席在神泉堡定名“人民银行”,令人不禁感叹历史的奇妙巧合。
1947年深秋,南汉宸被任命为人民银行筹备处主任,办公地点设在距西柏坡约一公里的一个破旧农舍。正是在这简陋的环境中,他和革命先辈们开始筹备发行统一的新中国货币,力图结束各解放区因敌人封锁而导致的货币分裂混乱。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正式成立,地址设在华北银行总行旧址——石家庄市中华北街11号,南汉宸担任首任总经理。最初设计的第一套人民币草图中曾包含毛主席头像,但毛主席亲自否决了这一设计。
毛主席拒绝自己的头像出现在人民币上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贯彻西柏坡会议提出的“禁止歌功颂德,防止骄傲自满”的原则;二是当时他仅是党的主席,而非政府首脑,人民币作为国家货币,不适合出现党的领导人肖像。
第一版设计被否后,南汉宸等人迅速调整方案,第二版人民币图案以生产建设场景为主题,生动展示劳动人民的辛勤和新中国蓬勃发展的景象。图案涵盖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矿山等多种劳动场面,寓意深刻,充满希望。
第一套人民币共计12种面额,包含62个版别,其中有1元2种、5元4种、10元4种、20元7种、50元7种、100元10种、200元5种、500元6种、1000元6种、5000元5种、10000元4种及50000元2种。值得一提的是,因当时新中国尚未正式成立,尚无国徽设计,第一套人民币成为唯一没有国徽图案的人民币版本。
这套人民币诞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其流通也伴随着解放战争的一次次胜利。人民银行成立后,随着解放军每解放一座城镇,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和流通范围随之扩大。
中国人民银行的首要任务,是随军接管新解放城市的旧银行系统,在破败的旧金融体系上建立新中国的金融架构。
1949年1月14日,刘亚楼将军率领东野22师发动进攻天津,经过29小时激烈战斗,成功活捉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歼灭13万敌军,天津顺利解放。
天津解放翌日,南汉宸率领人民银行接管小组进城,迅速开展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接收工作。解放前,天津金融环境复杂,龙蛇混杂,但在南汉宸的领导下,工作队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于3月前接管了11家银行、信托及保险机构,以及25个分支单位。
此次接收共计缴获金圆券1.2亿元,黄金300两,白银130万两,银元7万箱,另有玉器、古董等贵重物品。此外,南汉宸还成功接管了近两千名原机构职员。在金融恢复之初,这些专业人才的重要性远超财物,因为他们是维持经济稳定运转的关键。
经过思想教育和改造,这批职员迅速认同新政权,成为人民银行的骨干力量。
1949年1月31日,千年古都北平和平解放,南汉宸派张云天为首的金融接管小组进入北平,负责接管当地金融系统。临行前,南汉宸特别叮嘱张云天:“接管工作要迅速且精准,务必确保一接管即能开机印刷。”
之所以特别强调印刷厂,是因为解放军连战连捷,解放区不断扩大,人民币需求激增,供应紧张。而北平印刷厂是当时北方最大的印刷基地,设备先进,材料齐全,具备大规模印钞能力。
北平和平解放,接管风险较小,张云天一入城便直奔印刷厂。接管过程顺利,工人积极配合,盘点完毕后,他立即向南汉宸报告无损接收的好消息。南汉宸听后欣喜异常,电话中连声称赞:“好!好!好!这下印钞问题解决了!”
北平于1月31日解放,2月2日印刷厂即完成改造,转为人民银行造币厂。工人们昼夜奋战,紧急印制人民币。前线解放军也持续推进,每取得一处解放区,便需大量人民币取代金圆券,军饷随人民币发放,形势紧张而令人振奋。
当时的北平市长聂荣臻十分重视印钞厂工作,指示干部:“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币就运到哪里!”印钞厂工人夜以继日加班,门外停满等待运送新币的军车,出厂的钞票立即被运往前线,整体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与此同时,全国解放区内,焕然一新的人民币逐渐取代旧币,每日都在将金圆券推入历史尘埃。南汉宸带领团队,执行“边接管,边建行”的方针,一面接收旧金融机构,一面快速设立基层银行,消化原有资产。
随着解放军扩展解放区,全国人民银行机构日益增多,规模不断壮大。前方军事胜利不断,后方经济建设同步发展。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的国家银行,随即各省、市、自治区的人民银行相继成立。
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推动下,到1951年底,人民币已成为新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唯一流通货币。1957年7月,人民币在西藏正式发行,标志着人民币覆盖除台湾以外全国所有省份和自治区,终结了长期的通货膨胀和多币混乱局面,稳定了国家金融秩序。
第一套人民币刚发行时,并未受到广泛欢迎。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战乱,军阀和侵略者滥发货币,通胀严重,蒋介石临走前更疯狂发行金圆券,物价暴涨,货币贬值惊人,民众对纸币信任度极低,更愿意持有金银等贵重金属或容易变现的实物。
为确保第一套人民币顺利流通,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人员付出了巨大努力。他们内部统一思想,强化对新币特征的学习,杜绝假币流通;对外则通过快板、群众会、广播等多种形式,向城乡群众普及人民币发行的重要意义。
发行过程中,各地分行先与国营商店合作,配合旧币混流,再与企业沟通介绍新币背景和兑换比例。分行还持续收集民间反馈,每半月向总行汇报,确保发行工作顺畅。
人民银行为推广新币煞费苦心,最终赢得百姓信任。谁也未曾想到,这些工作人员当初费尽心力推行的新币,在数十年后竟成为收藏界极为稀有且价值连城的珍品。
由于第一套人民币诞生于恢复经济时期的战时发行,发行时间极为短暂——1948年12月1日发行,1955年5月10日即停止流通。彼时民众对收藏无意识,回收货币多被销毁,民间存留量极少,经历多次政治运动和改革,多数被毁,现存量极为稀罕。
上世纪八十年代,收藏第一套人民币逐渐兴起,因存量稀少,其价值迅速飙升。早在九十年代,六七成新的牧马图就能拍出27万元高价,随后价格一路攀升。
这套人民币中,除了蒙文版壹万元牧马图外,维文版伍佰元瞻德城图、蒙文版壹万元蒙古包图的价格均突破百万大关。其他面额和图案的价格,则从数千到数万元不等。
看到这里,朋友们是不是也心动了?据说点赞、关注和评论的朋友们,回家往往能翻出好几张老人民币,不妨也试试看,说不定你家就藏着下一个财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