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业新生态:结构调整与种养结合,筑牢农业强国根基 生猪产业振兴案例 生猪产业转型升级项目
创始人
2025-07-26 21:12:29



生猪产业不仅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粮食安全,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支柱,其发展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国家现代化进程。

7月23日,农业农村部召开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牧原、温氏、大北农等头部企业悉数参会,会议揭示了行业正面临的核心挑战。

近年来,我国生猪稳产保供和种源供给能力持续增强,生物安全防控有效落实,生产效率和产业素质不断提升,但生猪产业也面临着产能阶段性偏高、生产和价格波动风险大等问题,会议特地强调:“坚决防止生产大起大落、价格大涨大跌”。



市场多数认为,这背后反映出以“自繁自养大型企业”为代表的大规模扩张造成的结构失衡、垄断风险及生态不可持续性,已经与国家民生福祉保障以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不匹配。

未来,摒弃一味追求规模的粗放模式,启动包括“结构调整”和“种养结合”在内的深度变革,将被期待。以“自繁自养”超大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垄断型巨头发展模式将被重塑,取而代之的是由国有与民营规模企业、家庭农场共同构建,强调生态平衡与利益共享的健康产业新生态。

大北农集团董事长邵根伙博士在会上给出的数据一针见血:“前3家企业占比接近 20%”,这印证产能集中度相当高。更重要的是,他提出的“结构大调整”和“大力推行种养结合”两大发展路径,精准点明了未来方向,与国家调控精神高度契合。这既显示出大北农对行业的深刻洞察,也揭示了其未来战略布局的潜力。



反垄断、控规模

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回顾过去十年,中国生猪产业在规模化、智能化、育种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也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

然而,光环之下,产业结构失衡的风险也在不断累积,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掣肘。以“自繁自养”为核心的超大型一体化企业的高速扩张,带来了结构性的风险积聚,对产业健康和国家战略构成了潜在威胁。邵根伙博士在会上指出,大企业发展过快,前3家企业占比接近 20%,前30家占比超过40%,前300家占比65%,有些企业可能已达垄断。



事关国家安全和重要民生保障的领域,绝不能形成垄断,应坚持国有资本主导或有效防范垄断风险。生猪作为重要民生产业,不能想养多少就养多少,更不能想怎么养就怎么养。

要知道,产能的过度集中在市场价格下行周期中尤为危险。抗风险能力弱的散养农户往往首当其冲受损,而自繁自养一体化大型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逆势扩张,往往采取激进的扩张策略,进一步挤压了中小养殖主体的生存空间。邵根伙博士警示,这种现象正“冲击整个产业链,影响各方收益”,更不利于行业稳定与国家保供大局。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养猪企业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超大规模单体生产模式存在固有的弊端:一方面,它天然地与“种养结合”理念相悖。例如,万头级母猪场产生的粪污呈现指数级增长,种养脱节导致污染治理成本高昂且难度巨大,加剧了环保压力;另一方面,也显著增加了生物安全防控的复杂性和风险。此次会议特别指出,要“守牢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底线”。

邵根伙博士也直言,大规模单体养殖模式存在“种养结合不友好”的弊端,并强调这将“长期影响疫病防控”。

值得关注的是,调控的焦点可能更多集中在影响价格稳定、挤压中小主体生存空间及增加疫病防控难度的“自繁自养一体化模式”上。如果单一企业在区域市场的占有率超过50%的临界点,这种市场集中度可能要引起警惕,并需要相应的规范引导。从行业发展规律看,高度集中的垄断格局并非产业演进的最优路径。

显然,这场由多种因素驱动的规模狂奔已触及临界点。邵根伙博士将问题归因为:“百年一遇非瘟”“资本冲动”等等。这其实很好理解,比如非瘟疫情后资本的涌入,将猪周期视为套利工具;一些脱离实际需求的产能扩张,加剧了市场波动。

面对这些挑战,政策端已明确转向——会议着重强调要“合理淘汰能繁母猪,严控新增产能”,为产业的盲目扩张按下了刹车键。那么,在控制规模之后,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呢?



结构大调整+种养结合+联农带农机制

构建产业新生态的三重动力

面对产业结构失衡和垄断风险积聚的挑战,产业未来图景的核心在于实施“结构大调整”、大力推行“种养结合”和联农带农机制。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产业健康升级引擎。

首先说结构大调整,设上限,防垄断,控风险。

邵根伙博士在座谈会上提出了具体的量化建议:“单一企业年出栏量不超过3000万头,自繁自养单个母猪场规模不超万头”。这一倡议直接呼应了农业农村部“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严控新增产能”的核心要求,旨在为整个产业设定科学的安全阈值,防止垄断性风险,保障市场活力。



规模约束只是第一步,种养结合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积极粪肥资源化利用”成为座谈会上的关键词,正是针对大规模养殖场环保痛点开出的药方。邵根伙博士也明确倡导“推行种养结合、扩大适度规模猪场、鼓励家庭农场、借鉴欧洲模式”。

家庭农场也是“种养结合”的重要载体。《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明确指出:“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引导农户发展家庭农场,提升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能力”。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适度规模主体,因其天然贴近土地资源,是实现“就近消纳粪污”、落实“种养循环”、降低环保和疫病风险的重要载体。

总之,未来不能有效实现种养结合的养猪企业,其市场竞争力与社会认可度将受到显著削弱,影响力大幅消减。

规模控制与生态循环解决了产业的基础框架问题,但如何确保各方,尤其是中小养殖主体能在新生态中获益并持续发展?

这时候就需要构建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利益共享。

规模结构优化与种养循环的落地,需要建立有效的联农带农机制,确保广泛的中小主体尤其是家庭农场能持续获益。邵根伙博士也提议“进一步加强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建设”,这是因为协会可以在会员自律,探索配额、信息共享、维护行业整体利益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另外,头部企业要有使命感,行为要有先进性,不能只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其核心价值体现为以合作模式带动家庭农场一起赚钱,践行共同富裕。此次会议明确指出“要鼓励大企业通过订单养殖、托管代养等方式,与中小场户建立紧密联系的合作机制,带动合作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健康的产业生态,理想状态应是多元主体共存共荣——国有、民营规模企业、家庭农场各占合理份额(例如各约1/3),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并且都能获得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在这种格局下,依赖自繁自养超大规模扩张的垄断巨头,将失去其生存土壤。即便短期内可能出现垄断性巨头,其模式也缺乏可持续性。

养猪业的未来图景已然清晰:龙头企业(无论国有还是民营)的核心使命,不仅是自身发展,更是要以更高标准垂范,通过有效联农带农模式(如平台+家庭农场),带领广大合作农户共同致富,践行共同富裕理念。



结语

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于通过结构大调整告别对粗放式规模竞赛的沉迷,转向构建以“种养结合”为核心特征、强调规模结构多元合理、利益分配共享的健康新生态。这一转型不仅是行业自身的进化,更是夯实农业强国根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

关键在于让产业链的每个参与者,特别是被联农带农机制覆盖的广大中小生产者,切实分享发展成果。当大型企业从规模“领跑者”转变为引领健康模式、带动农户共同富裕的赋能者,当家庭农场从市场“追随者”升级为稳固可靠的产业伙伴,生猪产业才能真正摆脱暴涨暴跌的周期困扰,行稳致远。

邵根伙博士提出的“结构大调整”和“大力推行种养结合”发展路径,正是这种面向未来转型的积极探索。头部企业应以此标准垂范,展现出应有的使命感和先进性。随着科学产能调控、种养循环技术深化以及联农带农机制创新的持续推进,一个“规模适度可控、种养高效循环、利益分配均衡”的健康、安全、可持续产业新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产业的真正健康,最终体现在其最基础广泛参与的薄弱环节的稳固程度上。构建一个包容家庭农场、共享发展红利、实现共同富裕的韧性产业共同体,不仅是破解周期波动、保障稳定供给的良方,更是生猪产业融入国家农业强国和现代化强国建设蓝图的关键一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证监会主席吴清,当选新职 证监... “证监会发布”消息,7月26日,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证...
楼市新信号!见证历史,全国新单... 成交楼面价超20万元/平方米,全国宅地单价地王纪录被刷新。 7月25日,上海2025年六批次土拍剩余...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沪开...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 2025)在上海世博中心...
WAIC 2025扫馆直击:机...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在上海拉开帷幕。这场被誉为全球AI领域“风...
只靠阳光和月壤,人类就能在月球... 仅靠阳光和月壤,人类难以在月球上生存。阳光虽能提供光能,但月壤成分复杂,含有大量辐射性物质,对人体危...
重回3600点,A股将何去何从... 投资小红书-第246期面尘土、伤痕累累,但我们依然且必须相信时如果不是翻开历史,投资者很难想象:在短...
WAIC首日,这些AI领域的重... 今天,世界人工智能“看”上海。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下称“WAIC 2025”)在上...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对策建... ○中国农业银行扬州广陵支行 郭 瑶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提出不仅明确了金融文化的“五个要”的高线,还明...
记者观察 | 从谷歌最新财报谈... 在ChatGPT刚出现时,搜索就被认为是可能受影响最大的领域之一,然而变革却迟迟未曾发生。随着越来越...
被监管警示!这家券商连收两张罚... 又有证券从业人员被监管“点名”。近日,重庆市证监局开出两张罚单。公告显示,廖禄林在天风证券(6011...
“苏酒老二”的焦虑,藏不住了 ... 两张海报,点燃江苏白酒江湖“内战”。7月19日起,今世缘经销商团队在朋友圈密集发布两张海报,一张印有...
变天了,大学学费暴涨,什么信号... 作者 | 千淳2025年夏天,大学标志性的“5000元时代”已经宣告结束,大学学费或将迈入“万元时代...
全球资金加仓中国,“美国例外论... 近期,A股市场三大指数连续刷新年内新高,上证指数突破3600点整数关口。与此同时,一则关于“韩国股民...
微成都周报|可控核聚变“国家队... 微成都报道本周,川内在能源、消费、家居等领域迎来多项重大进展:备受关注的国家队可控核聚变“巨无霸”—...
凯德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最新公布的PMI数据为欧元区带来久违的暖意。七月欧元区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攀升至五十一,不仅...
公交车送快递成潮流?快递会成公... 最近几年,物流产业的创新可谓是层出不穷,就在这一众物流企业的创新之中,就在最近用公交车送快递一时间似...
京东七鲜小厨的“重棋”,再掀外... 外卖行业这几年热闹得很,从一开始拼补贴抢流量,到后来比履约时效,现在终于把战场挪到了餐饮后厨。 当然...
东南封关!一场影响中国经济格局... 影响中国经济地域格局的一件大事,日趋清晰。今年12月18号海南岛将正式封关。封关是指海南岛在货物、资...
一周精选(7.28-8.1) ... 敬请您请先阅读特别风险提醒:本文不是推荐您买股票,而是提供一种投资选股思考方式,据此操作,后果自负。...
每周股票复盘:广西能源(600... 截至2025年7月25日收盘,广西能源(600310)报收于4.17元,较上周的4.2元下跌0.71...
关于比特币,你可能不知道的(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索,作者:经济小张,原文标题:《关于比特币,你可能不知道的(2):让比特币独一...
两部门:拟建立本外币一体化的资... 人民财讯7月25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起草了《关于印发<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
同泰基金,仰望牛市10000点... 大开眼界!大为震惊! 今天看到张图片,同泰基金近期搞了个《仰望10000点牛市星空》的交流会。 同泰...
二季度财报未见起色 特斯拉阵痛...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于建平 见习记者 黄蓓 北京报道特斯拉销量又又又下滑了...
全球最大单体绿氨项目在吉林大安... 7月26日,国家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在吉林省大安市投产,首创“绿氨规模、混合制氢规...
每周股票复盘:华能国际(600... 截至2025年7月25日收盘,华能国际(600011)报收于7.03元,较上周的7.03元上涨0.0...
银行理财半年报出炉:创收389... 钛媒体App 7月26日消息,7月25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
灵均投资36.79%领跑!量化... 量化私募在今年的市场表现中展现出显著的业绩分化特征。中小盘风格策略明显跑赢大盘策略,这一现象背后反映...
阿里国际凯夫:未来AI型组织里...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作者|苗正卿题图|阿里国际“垂直Agent的机会,比垂直模型的机会要大很多。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