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孙永乐 崔文静 实习生李墨涵上海、北京报道
7月26日,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拥有了官方的、顶级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此前,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中国证监会、民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揭牌仪式。
7月2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场获悉,成立大会上,学会主要负责人确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魏刚担任学会法定代表人;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出任学会理事会会长;证监会副主席李超等担任执行副会长。
其中,挂牌仪式在中国证券博物馆举行,吴清主席与李超副主席为“中国资本市场学会”牌匾揭绸。记者观察到,牌匾揭绸时,现场掌声雷动。
会后,在中国证券博物馆门前,中国资本市场学会会员、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姜富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享了他的参会体验。
《21世纪》:今天参会,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是什么?
姜富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资本市场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国家的中国金融学会。这次成立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最重要的是,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将在国家的经济大局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举个例子来说,截至2022年的统计数据,直接融资已经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占社会融资比例超过30%。尤其是现在国家(强调)要更多推动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服务实体经济,必然需要更多通过直接融资,把资本、科技和实体的链条打通,尤其要打通科技创新转化成产品和成果的“最后一公里”,这就需要资本市场的服务。
《21世纪》:中国资本市场学会的定位是什么?
姜富伟:(中国)资本市场学会定位是全国性的、非营利的社团性组织。
其最主要的是凝聚整个社会的资源,包括(把)一些证券期货基金等资本市场相关的金融机构、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上市公司、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包括证监会在内的机构研究力量,结合在一起,(以)加强学术研究,深入思考中国特色资本市场的本质在哪里。
要加强调研,为国家资本市场相关决策建言献策。
此外。(中国资本市场)学会作为一个社团,作为一个非盈利的法人社团,可以更好地促进交流。可以促进学术界和业界以及政策(制定者)之间的交流、国内跟国际资本市场的交流。
(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旨在)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旨在建立一个国际级的、融通国内和国际的交流平台。
《21世纪》: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大会上的讲话,主要谈了什么?
姜富伟:吴主席的讲话最主要的是强调了资本市场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发展资本市场的深刻意义。
比如,吴主席提到了要依托资本市场学会成立一本新的顶刊学术期刊——《资本市场研究》。
目前,我们人民银行系统已经拥有了《金融研究》,但是资本市场(领域)没有一本高规格的刊物。有了《资本市场研究》后,它将会起到公开智库的作用。
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研究资本市场的一些前沿进展。例如,吴主席专门强调要加强研究人工智能在资本市场的价值作用。比如说,如何提升监管,提升资本市场的质量,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包括更好地促进长期资本入市,实现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这些都是前沿话题,也是国家的重大战略。
此外,吴主席还特别强调了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的重要性,高质量的资本市场一定是安全的资本市场,一定是一个风清气正的资本市场。吴主席也特别强调要加强这方面,尤其是零容忍方面的工作,我印象是非常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