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未来商业 | 千寻智能创始人韩峰涛:具身智能当务之急是将技术红利转化成市场地位
创始人
2025-07-31 16:22:20

■ 行业属性:具身智能

■ 估值/融资轮次:PreA+轮,累计融资超10亿元

■ 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场景洞察

■ 未来关键词:产业协同、务实落地

7月底的上海闷热难耐,但上海世博中心附近的露天商场里却是人头攒动,“融资”“落地”“具身智能”等零星字眼从氤氲的咖啡香气中四溢而出。

正是在这样火热的氛围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见到了刚刚拿到京东、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等多家明星机构6亿元投资的千寻智能创始人韩峰涛。他风尘仆仆地刚从一场会见中脱身。

“这几天的主旋律就是‘搞钱、搞人、搞项目’,投资人都见不过来了。”韩峰涛对记者感叹称。成立1年4个月,公司已累计融资超10亿元。但忙碌之外,他却一直保持冷静,“现在具身智能处于技术红利期,投资机构很有热情,行业玩家很多,未来机会更多,因此我们创业者最核心的就是保持冷静。”

这是千寻智能首次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这次展会上,千寻智能重点展示了其首款商用级人形机器人Moz1,这款机器人于2025年6月正式发布。而在它隔壁,智元机器人、宇树机器人等明星公司也纷纷拿出招牌产品,在场馆内同台对垒。

围绕竞争,韩峰涛并不避讳。“你不能害怕大厂下场,当行业有前景的时候大厂不可能不下场,我们要思考的是,当大厂下场之前,先占据优势市场地位。”

在韩峰涛看来,当前千寻智能的核心任务是将技术红利转化成市场地位,从而在行业周期波动中生存下来。(更多内容,详见专题 | 对话未来商业记录、预见、让未来发生

大模型给机器人装上“会思考的大脑”

韩峰涛是机器人领域的创业老兵。他毕业于浙江大学控制学院,在创立千寻智能之前曾在珞石机器人担任联合创始人并任CTO,具有丰富的机器人行业经验。

当2022年底ChatGPT在全球掀起AI(人工智能)狂潮时,韩峰涛和他的团队正在拆解一个困扰行业十几年的难题:为什么上一代机器人总是“有身体没大脑”?这个问题的答案,最终成了他二次创业的起点。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2023年末,韩峰涛选择离开珞石机器人,并于2024年初毅然投身于具身智能的创业浪潮中,创立了千寻智能。

“别人觉得我们有信仰,其实是踩过的坑让我们看清了方向。”韩峰涛的语气里带着技术创业者特有的坚定。

在此之前,他和千寻智能首席科学家高阳已经分别在机器人与AI领域深耕多年——前者主导过国内顶尖工业机器人的硬件研发,后者则专注机器学习研究十余年。他们见证过几波技术高峰与低谷,深知机器人行业“硬件易得、大脑难造”的痛点。

但对于具身智能的未来,韩峰涛十分笃定。

“马斯克预言未来会有100亿台机器人,这个市场的终局将是汽车的价格乘以手机的数量级。”韩峰涛用一组极具张力的数字勾勒行业前景。但在工程师出身的他看来,具身智能的商业化必须遵循“L1到L5”的渐进路径——就像自动驾驶行业走过的路一样。

而这个路径的起点,就是大脑。上一代机器人,无论工业机械臂还是商用服务机器人,都像“只有身体没有大脑的空壳”:要么依赖遥控,要么只能执行固定编程任务。

2023年初,ChatGPT的爆火让韩峰涛敏锐捕捉到转折点——大模型技术终于能给机器人装上“会思考的大脑”。“原来的机器人看到杯子不知道要拿,现在大模型能让它理解环境、做决策,这才是真正的智能突破。”韩峰涛说。

这个判断成了千寻智能诞生的契机。不同于很多跟风入局的创业者,他们的决策基于实打实的技术验证:大模型解决了机器人环境理解与自主决策的核心难题,而积累的硬件经验能让“大脑”与“身体”高效协同。

“不是信仰,是基于经验的确定性。”韩峰涛强调,这种确定性来自对技术边界的清晰认知。

放弃双足Moz1的务实哲学:不追人形,只解真问题

走进千寻智能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展台,Moz1机器人的形态会打破很多人对“人形机器人”的想象——它没有双足,而是以稳定的基座为支撑,专注于上半身的灵巧操作。这个看似“不完整”的设计,恰恰是韩峰涛团队最得意的决策。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人类干活主要靠上半身,打字、喝咖啡、搬东西,核心功能都在胳膊和手。”韩峰涛解释,双足机器人的稳定性、负载能力、续航问题至今未彻底解决,盲目追求人形只会陷入“能跳舞但不能干活”的困境。他们见过太多机器人在演示中因台阶绊倒,或是因负载不足“空箱子表演”,这些都不是真实场景需要的。

这款机器人于2025年6月正式发布,是国内首款高性能全身力控人形机器人。据了解,Moz1全身配置26个自由度,搭载全球功率密度最高的一体化力控关节,配备国内顶尖的高精高速WBC算法,负载自重比达1∶1。据悉,目前Moz1已能完成咖啡制作、物料搬运、简单装配等任务。

这一路径与国际最前沿的技术趋势不谋而合——2024年10月,美国具身智能公司Physical Intelligence(PI)举办发布会,其展示的机器人叠衣服Demo(演示),将该动作实用化,实现前所未有的泛化能力,成为具身智能领域里程碑。

此前多样技术路线,开始向PI“统一端到端大模型路线”收敛,也让韩峰涛在内的从业者看到了通用具身机器人的希望。

与此同时,千寻智能的融资成绩单颇为亮眼——成立1年4个月累计融资超10亿元,背后站着华为、京东、小米等产业资本。这并非偶然,而是韩峰涛团队精心设计的“产业协同”策略的结果。

“这些机构不只是投钱,更在投场景和资源。”韩峰涛解析合作逻辑:华为提供算力支持,解决大模型训练的算力卡点;京东开放物流场景与分销渠道,让机器人快速落地验证;小米则输出营销渠道与供应链经验,助力未来消费级市场拓展。

这种“技术赋能业务,资源反哺成长”的双向模式,让千寻智能避开了纯资本驱动的浮躁。

以京东合作为例,在物流场景机器人应用下,京东数十万员工的庞大物流网络,成了Moz1最好的“练兵场”——通过解决仓库分拣、货物搬运等实际问题,机器人在真实场景中收集数据、迭代模型,形成“数据越多—模型越优—应用越广”的飞轮。

万亿级市场的竞合暗战:技术红利与生存法则

具身智能赛道正涌入越来越多玩家,但韩峰涛对竞争格局有着清醒判断:“未来三年会出现第一次分化,能活下来的一定是技术领先且有高质量落地的企业。”

在他看来,这个市场的核心壁垒有二:一是“大脑”的进化能力,即大模型与机器人控制的深度融合,这需要AI与机器人团队的长期协同;二是场景落地能力,“机器人不是实验室展品,能在工厂、仓库里稳定干活才值钱”。

目前,全球具身智能技术普遍处于“L1-L2”阶段,千寻智能通过聚焦上半身操作,已在细分领域摸到“L2+”门槛。

对于行业的周期性波动,韩峰涛并不担忧。他经历过AI的几轮起伏,深知“技术红利期只有3至5年,必须在大厂下场前建立壁垒”。他们的策略是:先用ToB场景(物流、工业)验证商业价值,积累营收与数据;再向家庭场景渗透,届时成本下降、安全性提升,机器人进入千家万户将水到渠成。

韩峰涛团队有个“双十计划”——十年内让全球10%的人拥有自己的机器人。这个目标背后,是对技术演进的坚定信心:“上世纪90年代大哥大卖一万多元,现在智能手机人人能用;机器人的价格会随着规模化下降,关键是先解决‘有用’的问题。”

在他眼中,未来的机器人不会是统一的“人形”,而是像汽车有轿车、SUV、卡车一样,根据场景进化出多元形态:家庭里可能是带机械臂的智能家居中枢,工厂里是多轮移动的作业单元,物流场景则是能承重的自动化搬运工,“形态不重要,能解决问题才重要”。

从实验室里的技术积累,到产业场景的务实落地,韩峰涛和千寻智能的故事,正是中国具身智能产业从“技术跟随”到“创新引领”的缩影。当机器人真正学会“干活”,一个比自动驾驶更大的市场正在拉开序幕,而那些基于技术沉淀与场景洞察的创业者,注定会成为这场革命的主角。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闻发布 | 2025年上半年... 2025年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5年8月6日下午 ∆ 新闻发布会现...
纳指收涨1.21% 苹果领涨大...   中新经纬8月7日电 美股三大股指周三集体收涨,纳指涨超1%。  Wind截图  美东时间8月6日...
联检科技:拟收购深圳中认通测检... 每经AI快讯,联检科技(SZ 301115,收盘价:16.35元)8月6日晚间发布公告称,联检(江苏...
原创 帮... 油价蔫了、铜价疯了、金价稳了——这仨兄弟分道扬镳的背后,是政策、供应与资金在暗地里掰手腕! 各位老铁...
安克创新、自然堂高管坐阵,寻找... 头图 | AI生成作者 | 大鲸助理AIGC技术、AI助手、营销大模型等概念持续火热的2025年,“...
万亿线缆行业破“内卷” 跳出价... 大订单对线缆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出更高要求。 受访公司/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陈澄 电线电缆被喻为国民经...
北京楼市:卖房人开始后悔! 老... 最近不少卖房业主的心态都发生了变化,后悔上半年没有卖掉房子,并且最近几个月价格俯冲的速度超预期。 还...
国产CAR-T涌向实体瘤:管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和观医疗,作者:和光观察,原文标题:《创新药洞察(三):CAR-T 企业研发管线...
中国东航跌0.26%,成交额1...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8月6日,中国东航跌0.26%,成交额1.52亿元,换手率0.23%,总...
京东扁平化管理挑战:5层架构如... 京东集团近期在内部进行了一场引人注目的组织架构调整,这一变革由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亲自推动。在6月的...
“不创新”的老年科技公司,如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艾年,作者:齐妍妍,原文标题:《老年科技「反内卷」:融资2.3亿、拿下千家社区、...
三年赚了70多亿,腾子的二游还... 稳中求胜,锦上添花。 文/以撒&梁乐天 夏日档作为二游的「春节档」,向来竞争非常激烈。而在今年的夏日...
嘉化能源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增,女... 报告显示,嘉化能源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0.06亿元,同比增长8.31%;归母净利润为5.81亿元,...
壹览独家丨与淘宝闪购并列,飞猪... 出品/壹览商业 作者/李彦 编辑/木鱼 8月6日,壹览商业独家获悉,飞猪已被提升为淘宝一级入口,与今...
日本工资数据:6月名义增2.5... 【日本工人名义工资增速加快,引发央行加息猜测】8月6日数据显示,日本工人名义工资以四个月来最快速度增...
超百亿元资金流向港股ETF 近期,港股情绪冲高后有所回落,大量资金借道ETF涌入港股市场。Choice数据统计显示,截至8月5日...
三年前“一查就撤”,诚丰新材重... 导读:被抽中现场检查后马上选择“逃单”,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该拟上市企业对自身“合规”的不自信。当然,如...
“能源航母”重构版图!中国神华...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在能源领域,一场规模空前的整合...
携程、同程、抖音、美团、飞猪,... 据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贵州省知识产权局)价监反垄断处发布的消息, 8月5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集...
原创 加... 据报道,前不久,加拿大财政部突然宣布将对自美国以外国家进口的含有在中国熔化和浇铸钢铁的产品征收25%...
连平: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带来... 来源: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 | 连平、刘涛、王运金 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
海信“80后”女掌门首个半年考... 区间跌幅6.62%、市值蒸发近25亿元——这是海信家电中报发布后的五个交易日内,资本市场给出的直观反...
1瓶88元,名叫“牛市”,港股... 红星资本局8月6日消息,港股白酒第一股珍酒李渡(06979.HK)开始卖啤酒了。“没错,就是你所理解...
豆神教育8月5日融资净偿还96... 来源:雷达财经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肖文竹 编|深海 东财Choice金融数据显示,2025年...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中触媒上半年...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韩远飞)8月6日晚,中触媒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
“白酒教父”吴向东要做啤酒,珍... 出品|达摩财经8月6日,珍酒李渡(6979.HK)股价低开高走。截至收盘,公司股价收于7.38港元/...
宁德时代与海辰储能之战幕后:不... 在锂电池领域拥有绝对优势的宁德时代,除了比亚迪之外,似乎就没有一个能打的对手。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和商...
银行险企中罕见保费下滑,招商信... 出品|达摩财经随着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逐渐落地,上半年非上市银行险企的经营全貌也跟着清晰起来。今年上...
诺和诺德回应市场份额下滑,中国... 8月6日,诺和诺德公布最新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二季度增长不及市场预期,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关键市场...
爱奇艺寻求香港二次上市融资3亿... 8月6日,有消息称,爱奇艺很可能在今年寻求在香港上市,并融资3亿美元。有知情人士表示,爱奇艺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