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泉州海关监管,停靠石湖港区3号泊位的“弘泰223”轮平稳有序卸船,进口货物快速进入石湖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及泉州综合保税区。这批货物从泰国林查班港出发,经海南洋浦港中转,共13个货柜,货值17.31万美元,货品为白砂糖、燕窝饮品等。这标志着“洋浦—泉州”进口转关业务正式启动。
继去年7月27日“泉州—洋浦”内外贸同船航线成功首航以来,泉州港抢抓海南自贸港建设新机遇,实现集装箱航线升级的突破,有力地助推“海丝”枢纽港口建设。
泉州石湖港区系泉州港最大的集装箱航运物流作业区,约占泉州港集装箱吞吐量总量的70%以上。目前,泉州港共有外贸集装箱航线14条,可到达新加坡、雅加达、巴生港、林查班港等17个城市(地区)。其中,“泉州—洋浦”内外贸同船运输新航线去年7月27日开通以来,已实现两天一班的高频次运行,取得明显成效。一年来,泉州海关共监管该航线85航次、1.11万标箱、货重23.59万吨,主要中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孟加拉国等。此次“洋浦—泉州”进口转关业务启动,通过洋浦港作为中转枢纽,直接对接泉州石湖港区,缩短货物到港周期并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了泉州港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联互通。
“此次进口转关业务启动,打通了泉州港货物进口新通道,进一步提升石湖港区在内外贸物流中的枢纽作用。据初步测算,与原来其他口岸中转相比,可缩短货物到港周期7天以上,每柜运费平均节省100美元以上。”厦门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业务经理王丹文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12月18日启动为契机,持续释放泉州港东南亚航线优势,优化泉州港外贸集装箱航线布局,做大做强‘洋浦—泉州’进口转关业务。”(记者 黄琼芬 通讯员 黄忠族 肖加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