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银行信用卡「隐形扣费」争议 广发信用卡扣费怎么回事 广发信用卡为什么扣违约金
创始人
2025-08-05 16:02:02



曾经的「信用卡之王」广发银行,如何平衡增长压力和消费者权益?

©️懂财帝出品 · 作者|嘉逸

广发银行,曾经的“信用卡之王”,曾立志做“中国最好的信用卡”。但如今因“扣费争议”,它被指责“背刺”用户。

近日,北京的王先生突然收到短信通知,广发信用卡莫名其妙支出了1600元。详细查询账单后,他才知道,这是信用卡的年费。

但,王先生在办理信用卡时,广发银行的工作人员并未提及该费用,只强调:凭卡就能进入机场贵宾厅休息。



无独有偶,另一位消费者也是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被广发银行扣费。

她在社交媒体上爆料,在机场办卡时,广发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办了不用也没事”。没想到,竟然还要收取480元的信用卡年费。

最终,她找到客服维权,才把这笔钱退下来。

广发信用卡乱象,这只是“冰山一角”。

据凤凰网、中新经纬等媒体报道,广发银行还曾大幅削减信用卡权益,利用“技术性逾期”来收取消费利息,未经客户同意开通信用卡自动分期......

2024年报披露,广发银行共接收监管转办投诉15531件,其中信用卡类投诉占比高达86.4%。

今年金融315,广发银行因投诉量多、解决效率低,位列银行投诉黑榜前三。

截至8月5日,在黑猫平台上,关于广发信用卡的投诉高达17239条。与之对比,民生银行信用卡仅有2844条,招行信用卡是3252条,平安银行信用卡是7585条。

1 | 从「神卡」变「废卡」?

广发信用卡,曾备受用户青睐,圈粉无数,被称为“神卡”。

但近两年,多位持卡人发现,权益竟然“缩水”了:信用卡兑换南航里程从15:1变为18:1,华为车主卡的消费返现从每月最高100元大幅下调为50元......

同时,广发银行冠名的机场贵宾厅、高铁贵宾厅的预约名额变成了按日设置上限,用户需要至少提前一天预约、抢座。



对此,一位用户透露,南京站、合肥南站的广发贵宾厅里,实际有很多空位,但却不让人进。

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吐槽:避雷!消费者的权益说变就变,“神卡”变“废卡”了。

更让消费者愤怒的,是“技术性逾期”。

上海的李女士、广州的周先生都是广发信用卡的老用户,但近期,他们在账单中却发现了一笔消费利息,累计高达1万多元。

过去几年,他们一直按时还款,从未逾期,也从未收到银行发出的逾期通知。

调取账单后,他们才发现,在广发银行发现精彩APP的还款页面底部,有一行极易被忽略的红色小字:23:00前还款,次日到账;23:00后还款,顺延1天到账。

这意味着,若用户在还款日使用支付宝、云闪付等第三方支付渠道还款,这笔钱可能会在2、3天后才到账。

对此,广发银行较为“吝啬”,默认宽限期(容时服务)仅1天,远低于中农工建交、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等同业(3天)。

因此,造成了“技术性逾期”,很多用户被迫背上了数千元,甚至数万元的消费利息。但实际上,在银行业内,信用卡还款实时到账早已不是技术难题。



上述用户不满,纷纷抗议、维权。

但广发银行给出的回复却是“合理合法”。据媒体报道,因“技术性逾期”,李丽被迫承担了近3万元的消费利息,但广发银行只答应退还3300元。她要求银行提供扣款利息的日期、计算方式、具体依据,但至今没有回复。

被扣除信用卡年费的部分用户较为幸运,他们按照客服要求补刷了6次卡,年费被退还。随后,一些人选择注销广发卡。

金融的本质是信任。

但对权益受损的用户来说,他们对广发信用卡的信任和忠诚度,似乎正在瓦解。

2 | 「信用卡之王」降速

部分用户的流失,影响到了广发信用卡的业绩。

从发卡量来看,广发银行仍沿用旧指标——累计发卡量。尽管总量持续增长,2024年达到1.23亿张,位居股份行第一,但已明显降速。

与之对比,招行、平安银行披露的“流通卡量”,更能反映信用卡业务的真实运行情况。2024年,招行信用卡流通卡量9686万张,同比减少0.27%,平安银行信用卡流通卡量4693万张,同比减少12.77%。

对此,央行披露的资料显示,近2年,国内信用卡数量累计减少了8000万张。

在缩量、出清的周期中,广发信用卡的流通卡量,大概率也在下跌。



透过交易额,更能看清趋势。

2021年,促消费政策频出,但广发用户的消费欲望似乎并不高,信用卡交易额2.42万亿,较2019年仅增长100亿。

同时期,招行信用卡交易额4.76万亿,较2019年增长9.43%,平安银行信用卡交易额3.79万亿,较2019年大幅增长13.47%,完全抹平了“黑天鹅”事件的负面影响,表现优于广发。

之后,宏观环境剧变,消费者趋于谨慎。2023年,广发信用卡交易额2.22万亿,下滑10.84%。去年,广发银行未披露相关数据,很可能是表现不及预期。

再来看信用卡透支数据。

2019年,消费如火如荼、蓬勃向上,但广发银行信用卡用户却不太愿意透支,整体透支规模下跌了3.99%。同时期,招行、平安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分别大幅增长16.62%、14.2%。

2021年,广发信用卡透支规模4523.45亿,仍低于2019年的水平。此后3年,广发信用卡透支规模持续收缩,2024年下滑7.54%,跌至3928.46亿元,2024年透支使用率32.44%,同比下滑0.81%,降幅超过行业均值(下滑0.31%)。



对比招行,其信用卡贷款余额一直稳健增长。对比平安银行,直到行业调整,其信用卡业务才被迫收缩。

换言之,广发信用卡的衰落,在行业拐点来临前,就已经开始了。

当“寒冬”真正降临,广发银行压力急剧倍增。

2022-2024年,其信用卡不良率持续攀升,分别为1.58%、1.59%、2.19%。

2024年,广发银行个人贷款不良余额130.95亿元。其中,信用卡不良余额高达86.03亿元,占比65.7%,是“重灾区”。

受此影响,2024年广发银行个贷不良率攀升至1.53%,增长了0.27个百分点。同时期,招行个贷不良率0.98%,增长0.07个百分点,平安银行个贷不良率1.39%,增长0.02个百分点。

显然,“信用卡之王”广发银行,正处于更危险的境地。

3 | IPO搁浅

在A股或港股,没有哪家银行像广发银行一样,如此依赖信用卡。

2019年,广发信用卡分期收入近260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超过34%,对非息收入的贡献超过60%。去年,信用卡透支规模占广发银行个贷比重高达46%,占贷款总额比重为18.44%。

作为“核心阵地”,广发信用卡为何失落?

股东、战略变更,是一个重要原因。2016年,花旗集团退出,中国人寿“入主”广发。

此后,银保协同被重点提及,在2016年报中甚至排在了零售金融业务之前。另外,广发银行还开始加大和国企、央企的合作,强调对公是基础。

但彼时,对公已然式微,转型零售金融、金融科技、财富管理,才是主流趋势。

广发银行误判了周期,错失信用卡黄金时代,逐渐掉队。

2015年,广发信用卡透支规模2431亿元,招行信用卡贷款余额3131亿元,二者仅相差700亿元。平安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1477亿元,只有广发规模的60%,还是“小弟”。



而到了2019年,广发银行和招行在信用卡透支规模上的差距,已经扩大到2049亿元。平安银行已经超越广发,其信用卡交易额3.34万亿,比广发高了9300亿,其信用卡贷款余额5404亿元,比广发高了743亿元。

到2024年,差距被进一步拉大。广发信用卡透支规模,仅有招行的41%。

同时期,平安银行在经历零售金融大调整后,信用卡贷款余额仍领先广发421.5亿元。

数智化运营方面,广发信用卡也表现一般。

2023年,其在年报中披露,广发银行发现精彩APP月活超过1800万。同期,招行掌上生活APP累计注册用户已经达到1.44亿,月活为4197.55万。

去年11月,易观千帆监测,发现精彩APP活跃人数367.14万,排名行业第11位,掌上生活APP活跃人数4708.04万,高居行业第一。



也正因为核心业务出了问题,致使广发银行业绩失速。

2024年,广发银行个人银行及信用卡业务营收313.5亿元,大幅下滑16.34%。

同时期,广发银行出现近17年来首次业绩双降,营收692.37亿元,同比下滑0.63%,归属净利润132.59亿元,同比下滑5.25%。

进而,导致广发银行IPO搁浅。

在2023、2024年报中,广发银行已不再公开提及上市。近期,广发银行召开2025上半年经营管理工作会议,高管仍只字未提上市,更强调增收提效。

能看出,广发银行想要重振信用卡业务的“荣光”。

但如今,时移势易,信用卡黄金时代已经落幕,行业进入“深冬”。更多消费者正更加谨慎的管理负债,他们更重视服务和性价比。

若广发银行不能重塑用户口碑,IPO将更加艰难。

说明:数据源于公开披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赞」「在看」与 「分享」,你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闻发布 | 2025年上半年... 2025年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5年8月6日下午 ∆ 新闻发布会现...
纳指收涨1.21% 苹果领涨大...   中新经纬8月7日电 美股三大股指周三集体收涨,纳指涨超1%。  Wind截图  美东时间8月6日...
联检科技:拟收购深圳中认通测检... 每经AI快讯,联检科技(SZ 301115,收盘价:16.35元)8月6日晚间发布公告称,联检(江苏...
原创 帮... 油价蔫了、铜价疯了、金价稳了——这仨兄弟分道扬镳的背后,是政策、供应与资金在暗地里掰手腕! 各位老铁...
安克创新、自然堂高管坐阵,寻找... 头图 | AI生成作者 | 大鲸助理AIGC技术、AI助手、营销大模型等概念持续火热的2025年,“...
万亿线缆行业破“内卷” 跳出价... 大订单对线缆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出更高要求。 受访公司/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陈澄 电线电缆被喻为国民经...
北京楼市:卖房人开始后悔! 老... 最近不少卖房业主的心态都发生了变化,后悔上半年没有卖掉房子,并且最近几个月价格俯冲的速度超预期。 还...
国产CAR-T涌向实体瘤:管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和观医疗,作者:和光观察,原文标题:《创新药洞察(三):CAR-T 企业研发管线...
中国东航跌0.26%,成交额1...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8月6日,中国东航跌0.26%,成交额1.52亿元,换手率0.23%,总...
京东扁平化管理挑战:5层架构如... 京东集团近期在内部进行了一场引人注目的组织架构调整,这一变革由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亲自推动。在6月的...
“不创新”的老年科技公司,如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艾年,作者:齐妍妍,原文标题:《老年科技「反内卷」:融资2.3亿、拿下千家社区、...
三年赚了70多亿,腾子的二游还... 稳中求胜,锦上添花。 文/以撒&梁乐天 夏日档作为二游的「春节档」,向来竞争非常激烈。而在今年的夏日...
嘉化能源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增,女... 报告显示,嘉化能源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0.06亿元,同比增长8.31%;归母净利润为5.81亿元,...
壹览独家丨与淘宝闪购并列,飞猪... 出品/壹览商业 作者/李彦 编辑/木鱼 8月6日,壹览商业独家获悉,飞猪已被提升为淘宝一级入口,与今...
日本工资数据:6月名义增2.5... 【日本工人名义工资增速加快,引发央行加息猜测】8月6日数据显示,日本工人名义工资以四个月来最快速度增...
超百亿元资金流向港股ETF 近期,港股情绪冲高后有所回落,大量资金借道ETF涌入港股市场。Choice数据统计显示,截至8月5日...
三年前“一查就撤”,诚丰新材重... 导读:被抽中现场检查后马上选择“逃单”,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该拟上市企业对自身“合规”的不自信。当然,如...
“能源航母”重构版图!中国神华...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在能源领域,一场规模空前的整合...
携程、同程、抖音、美团、飞猪,... 据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贵州省知识产权局)价监反垄断处发布的消息, 8月5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集...
原创 加... 据报道,前不久,加拿大财政部突然宣布将对自美国以外国家进口的含有在中国熔化和浇铸钢铁的产品征收25%...
连平: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带来... 来源: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 | 连平、刘涛、王运金 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
海信“80后”女掌门首个半年考... 区间跌幅6.62%、市值蒸发近25亿元——这是海信家电中报发布后的五个交易日内,资本市场给出的直观反...
1瓶88元,名叫“牛市”,港股... 红星资本局8月6日消息,港股白酒第一股珍酒李渡(06979.HK)开始卖啤酒了。“没错,就是你所理解...
豆神教育8月5日融资净偿还96... 来源:雷达财经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肖文竹 编|深海 东财Choice金融数据显示,2025年...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中触媒上半年...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韩远飞)8月6日晚,中触媒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
“白酒教父”吴向东要做啤酒,珍... 出品|达摩财经8月6日,珍酒李渡(6979.HK)股价低开高走。截至收盘,公司股价收于7.38港元/...
宁德时代与海辰储能之战幕后:不... 在锂电池领域拥有绝对优势的宁德时代,除了比亚迪之外,似乎就没有一个能打的对手。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和商...
银行险企中罕见保费下滑,招商信... 出品|达摩财经随着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逐渐落地,上半年非上市银行险企的经营全貌也跟着清晰起来。今年上...
诺和诺德回应市场份额下滑,中国... 8月6日,诺和诺德公布最新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二季度增长不及市场预期,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关键市场...
爱奇艺寻求香港二次上市融资3亿... 8月6日,有消息称,爱奇艺很可能在今年寻求在香港上市,并融资3亿美元。有知情人士表示,爱奇艺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