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卡侬在中国走了一段弯路 迪卡侬在中国的门店 迪卡侬中国分布
创始人
2025-08-19 15:53:01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温颖颖

迪卡侬,这个陪伴了两代中国人的运动启蒙品牌,如今沦落到了要被卖的局面。

据彭博社报道,迪卡侬在计划出售中国子公司约30%的股权,初步估值区间约10-1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0亿元)。

虽在此前,迪卡侬全球首席零售官Steve Dykes还公开强调“将致力于在中国长期发展”,但资本市场的信号往往更诚实。多家国际投资机构已进入谈判阶段,迪卡侬更是聘请头部投行担任卖方顾问。

迪卡侬是全球运动品牌零售商,创立近半个世纪以来,坚持家族管理模式。家族委员会几乎等同于集团董事会,股权结构稳定。此前,虽引入“类股权”结构追赶数字化,但家族股权未被稀释。

若此次交易达成,将成为迪卡侬首次真正意义上的股权转让——一个指向迪卡侬中国困境的“割肉决定”。

没学成lululemon

与中国结缘近40年来,迪卡侬在华投入了很多心血。

上世纪80年代,中国便成为迪卡侬的主要生产地。1994年,迪卡侬在广州成立生产办公室,专注于生产采购业务。2003年,迪卡侬中国首店在上海开业,标志着迪卡侬在中国已初步完成供应链布局,并开始向零售渠道延伸。

2024年,迪卡侬在全球27个国家/地区的生产采购中心版图里,已有超44%的采购份额来自中国;在中国有约200家门店,占全球门店数约12%。目前,迪卡侬在中国拥有4家自有工厂、约400家合作工厂,超90%的在华销售商品为中国本土生产。“除法国本土以外,中国是迪卡侬第一个拥有全产业链的海外市场。”前迪卡侬CEO科波拉曾如此描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但零售端表现却不佳。自2022年起,北京、上海、广州多家大店缩小面积或关店。尽管中国仍是全球前五大市场,但销售表现落后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地。

业绩增速也在放缓。2021-2023年,全球收入同比涨幅分别为21.3%、11.7%、1.15%;净利润同比涨幅为66%、1%、0.87%。

最初的导火索,来自疫情对实体零售业的冲击。财新网曾援引迪卡侬内部员工的表述指出,疫情期间迪卡侬中国销售明显下滑,2023年恢复正增长,但仍未回到2019年的水平。

2024年,迪卡侬启动“自救行动”,一改昔日将宣传费用控制在营业额的1%以内的低调打法。

更换了设计更扁平的新LOGO,大幅提升营销支出,与巴黎奥运会等赛事达成合作;在9个原有的大众运动品牌之上,再推出VAN RYSEL(公路自行车)、KIPRUN(跑步)等4个专业品牌。

迪卡侬试图获得中产青睐,通过入局专业户外运动赛道,吸引更多高消费力群体的关注,在撕掉“平价标签”的同时,改善经营情况。

在中国市场,迪卡侬的改革策略推进得更为深入。

目前,迪卡侬在上海总部的门店里设立抖音、天猫直播间,全力加码中国电商渠道;调整以前的“4000平方米大店、体验式购物”模式,在北京、上海、深圳、郑州等城市开设了多家面积控制在1500平方米左右的小型概念店。

它还挖来了“lululemon中国一号员工”张晓岩担任CMO——曾负责品牌战略、社群运营,是lululemon中国从0到1的关键人物。迪卡侬显然想复制lululemon的“中产魔法”。

但令人意外的是,迪卡侬的业绩并未因改革而翻盘,反而跌得更厉害了。

2024年财报显示,按固定汇率计算,营收同比增长5.2%,但净利润暴跌15.5%,至7.87亿欧元,创近四年最低。

“穷鬼攀不起,中产看不上”

这些大刀阔斧的改革,或许才是迪卡侬市场流失的真正原因。

去年,在迪卡侬往专业运动领域升级的同一时间里,#迪卡侬开始抛弃穷鬼了吗#话题也冲上微博热搜,阅读量高达1.2亿次。

网友的讨论声音,主要围绕“感到被背刺”展开。

改革前,迪卡侬定位是大众运动品牌,价格亲民,大店模式也给到消费者充足的闲逛体玩乐体验,在网上又被称为“穷鬼衣橱”“运动界宜家”。

这构成了品牌的消费基础,截至2024年夏天,迪卡侬天猫旗舰店的近20万条评价里,有高达38.7%的评价提到“性价比”,远超“质量”(21.2%)和“品类全”(15.6%)。

如今迪卡侬要冲高,价格势必要跟着涨。

据网友分享,99元的经典速干T恤涨至149元、249元的抓绒外套涨至499元、199元的男士登山鞋涨至1099元,更推出了售价接近7万元的公路自行车,超出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认知。

数见消费的数据显示,2022-2024年间,迪卡侬的商品销售均价从128.81元,涨至196.32元,涨价幅度高达52%。

迪卡侬中国区高层曾试图解释涨价的合理性:“性能、用料、设计各方面都有升级,成本相对高一些,并没有硬暴力的涨价。”“即使7万的车,依然是性价比最高的。”

但迪卡侬忽略了一个事实,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当自行车价格去到7万元,性价比再高也难以触达。

头条新闻投票显示,4.2万投票者中,26.2%认为“不值得,可替代性高”,33.3%表示“一般般,无功无过”,14.3%从未购买。

涨价令普通消费者失望,也未必能讨好到中产。

近几年,户外运动的热潮确实高涨。《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中国户外装备市场规模已从2019年的67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872亿元,累计增速达29.2%。年均户外消费在1000-5000元之间的消费者,占比接近一半。

但具体到各细分领域,竞争都十分激烈。在公路自行车领域,捷安特、崔克、美利达等品牌占据消费者心智;在跑鞋市场,从市场根基深厚的耐克、阿迪达斯,到业内黑马安踏、特步,还在不断卷技术;冲锋衣、运动内衣等品类,也有始祖鸟、lululemon等“品类代名词”一般的存在。

再看迪卡侬,还没有能“杀出重围”的专业运动产品。据艺恩数据,2025年,迪卡侬只有速干热裤的热度在“轻户外”场景下排名该品类的第二,防晒衣、羽毛球等产品均表现一般;重点布局的高端公路自行车品牌VAN RYSEL,也未出现在骑行相关商业内容运动品牌表现数据排行榜TOP 9中。

还有一个被忽略的原因是,中产户外玩家更看重社交属性,而非单纯性价比。

正如在消费降级的当下,始祖鸟售价8200元的蛇年限定冲锋衣照样一秒售罄、在二手平台曾被炒到上万元。艾媒咨询显示,有高达43.6%的年轻群体把露营、徒步、爬山等运动,当成社交货币,以及转化为兴趣谈资。此前多年深耕平价赛道的迪卡侬,首先在品牌力上,就较难成为户外玩家的话题主角。

目前,迪卡侬天猫旗舰店里销量最高的两款产品,仍是39.8元的速干衣和29.9元的速干浴巾。

“穷鬼攀不起,中产看不上。”社媒上的一句梗,道出了迪卡侬症结与转型瓶颈。

不一定是坏事

据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出售中国子公司30%股权,交易方式大概率会采用“增资扩股+老股转让”混合方案。

另据多方信源交叉印证,已有“多家国际PE及主权基金”签署保密协议,但有部分机构提出“高于30%”的诉求,而迪卡侬家族倾向于保持控股权,谈判因此尚未有新进展。若顺利,首轮竞标将在今年三季度完成。

实际上,于迪卡侬而言,这不一定是坏事。毕竟这不是撤出中国的信号,而是将中国业务交给PE或本土公司运作。按常理而论,后者会更懂中国消费需求,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更快。

过去,有多个国际品牌通过此形式,迎来事业的“第二春”。

2017年以前,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已步入瓶颈期,在快餐业的市场份额从最高点的17%下降至13%。2017年,麦当劳美国官方曾表示,将在美国、中国关闭表现不佳的220家店。

同年,麦当劳与中信、凯雷投资达成合作,以最高20.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其在中国的特许经营权,麦当劳中国进入“金拱门时代”的本土化运营模式。

时间来到2025年,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在不久前表示,麦当劳中国的门店数量已突破7100家、较2017年翻了3倍,每年服务的顾客人次超过13亿,通过数字化等改革,快速适应了中国市场的新趋势。

百胜中国的路径也相似。2016年,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钟的百胜中国宣布从百胜全球脱离,获得春华资本和蚂蚁金服共计4.6亿美元的投资。近年来,百胜中国业绩持续走高,2025年一季度经营利润同比增长7%,迎来一个小高峰。

不破不立,让出中国业务的经营决策权,或许才能真正实现翻盘。全球品牌的荣耀,在本土市场面前,永远无法依靠历史和血统维持。

参考资料:

财新网《迪卡侬否认出售中国区股权将在中国开15家小店》

品牌观察官《穷鬼买不起,中产不买账?迪卡侬利润暴跌15.47%“翻车现场”曝光》

体坛经济观察《迪卡侬“卖身”求荣?》

消费最前线《疯狂的户外消费,“喂不饱”迪卡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本轮A股上涨的逻辑 本轮A股上... 作者丨宋雪涛(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编辑丨洪晓文近期上证指数创下近10年新高,一度突破3746点,深...
左手双抗右手ADC:药明生物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韩利明连日来,CXO(医药外包)领域传来积极信号。CRDMO(合同研究、开发和...
寒武纪:8月19日融资买入11... 证券之星消息,8月19日,寒武纪(688256)融资买入11.2亿元,融资偿还13.31亿元,融资净...
一张“贷款明白纸”让企业融资成...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中国证券报》20日刊发文章《一张“贷款明白纸”让企业融资成本成为明白账》。...
政府和市场如何分工合作?黄益平... 南都讯 记者杨文君 发自北京 近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行第41期承泽论坛,主题为“中国经济的新...
上交所:新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债... 8月20日,上交所发布关于新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五期)挂...
盼盼食品董事长蔡金垵谈红海突围... 每经记者|赵李南 每经编辑|魏文艺 8月19日,在“活力中国调研行”活动中,盼盼食品集团董事长蔡金...
上海金融法院:2018—202... 中经实习记者 孙小琴 记者 夏欣 北京报道8月20日,上海金融法院正式发布《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法律...
泡泡玛特新品未售先火,二手平台... 红星资本局8月20日消息,8月21日,泡泡玛特(09992.HK)将发售多款新品,尽管所有产品都尚未...
700亿元,3分钟搞懂钱还能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折人生,作者:三折人生,原文标题:《700亿元!3分钟搞懂钱还能这样换钱!》,...
中国动力电池如何后来居上 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63.2%,全球动力电池前十位的企业里,有六家中国企业。宁...
每日互动:上半年营收2.18亿...   中新经纬8月20日电 (谢婧雯)19日晚,每日互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每日互动)披露2025年半年...
开盘跌停,实控人被留置前两月卸... 记者丨李益文编辑丨叶映橙8月20日,被誉为“中国版军工Palantir”的科思科技(688788.S...
广州服装产业外迁,下一站湖北天... 湖北天门如何能够承接海珠康鹭的制衣产业转移,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去思考:一是承接的能力,二是承接的动力...
科创50指数涨超3% 科创50... 同花顺iFinD截图【科创50指数涨超3%】截至发稿时,科创50指数涨3.06%。个股方面,芯原股份...
港交所:上半年新股市场融资额重...   中新经纬8月20日电 据香港交易所微信公众号20日消息,香港交易所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上半年...
欧佩股份新三板摘牌:外销收入占... 个人护理用品供应商欧佩股份在新三板终止挂牌。8月18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江苏欧佩日化股份有限...
上半年净利润增长23%!华润啤... 中国商报(记者 周子荑 文/图)8月19日,啤酒行业龙头企业华润啤酒发布半年报。从整体来看,该公司营...
V观财报|老铺黄金上半年收入同...   中新经纬8月20日电 老铺黄金20日在港交所发布中期业绩公告,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23.5...
眼镜,会是下一个通用计算平台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还是不举手就发言,作者:周航,题图来自:视觉中国自从手机取代PC,成为新一代通用...
字节否认推出“AI手机”!业内...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何珊珊8月19日晚,有媒体报道称字节跳动正研发酝酿“AI手机”,目前名称是...
海油发展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8.... 本报讯 (记者向炎涛)8月20日,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发展”发布)2025年半...
整顿贵价水果市场,还得靠云南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岱安,编辑:曾宝气2004年,“超...
「寻芯记」代工巨头内部大整合!...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石飞月 北京报道科创板上市两年后,华虹半导体终于来兑现...
中国建筑兴业:上半年股东应占利... 中国建筑兴业(0830.HK)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33...
原创 帮... 老铁们,上午这行情是不是看得有点迷糊?沪指微跌0.05%,创业板却跌超1.7%,两市成交额缩了140...
扬州产业经济的“起飞三式” 扬... 文 | 山核桃一票难求、赞助扎堆、全民造梗,这个夏天,“苏超”成了无可争议的顶流。赛场内外,扬州面向...
A股红利板块逆势走强,关注红利... 截至午间收盘,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上涨0.5%,中证红利价值指数上涨0.4%,中证红利指数上涨0.3%...
你以为一个6块的冰杯很贵?它想... 最近,天气持续高温,杭州属实是在外面走两步就开始汗流浃背的程度。 唯一能让人类坚持出门的,可能就是上...
中国人寿:深耕八桂大地 绘就健... 健康是人们幸福生活的基石,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随着经济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