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杨文君 发自北京 近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行第41期承泽论坛,主题为“中国经济的新挑战与必要改革暨《深层次改革》新书读书会”。
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深层次改革》作者尹艳林在会上谈道,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纵深推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显著,政府作用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创新力大为增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尹艳林说,总之,当前面临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还比较突出。比如:内需增长机制不健全、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现行科研体制改革滞后、央地财政关系不顺等。
针对上述问题,尹艳林认为,推进深层次改革是加快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并提出了健全扩大内需的有效机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等11项深层次改革举措。
关于中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和必要改革,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在论坛上谈道,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从根本上要解决政府与市场之间分工合作的问题。
通过近期的调研实践,黄益平发现,政府和市场的作用都十分重要。“我越来越体会到,市场机制发挥多大作用和政府发挥多大作用,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市场机制是不是完善,是不是成熟的。”黄益平说。
因此,黄益平认为,一方面,如果市场机制不是特别健全的情况下,政府功能可以加一部分,而不是简单认为政府发挥作用一定是不好的;另一方面,即便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当中,也存在市场失灵、外部性的问题,所以需要政府发挥一些作用去克服市场失灵。但是从大的方向来说,我国市场化程度需进一步提高,政府和市场的分工合作,最终目的是让我国经济整体效率变得越来越高,增长变得越来越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