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入人形机器人,三花智控,狂揽160亿! 三花智控2025机器人大会 三花智控人形机器人基地
创始人
2025-08-30 09:33:23



三花智控,无处不在!

你可能没直接买过三花智控的产品,但你家的空调、冰箱,甚至你开的电动汽车,很大概率都用着它制造的零部件。

这家深耕热管理36年的企业,如今已经成为了全球家电制冷和汽车热管理领域的“双冠军”。

8月29日,公司又传来捷报。2025年上半年,三花智控实现营业收入162.63亿,净利润21.1亿,分别同比增长了18.91%、39.31%。



这已经不是三花智控的偶然爆发。

从2020-2025年上半年,它的业绩一直保持正增长。让人不禁好奇:它做对了什么?未来又剑指何方呢?

“制冷+汽零”——来时征程

三花智控的故事,要从1984年说起。

创立之初,三花智控还只是一家专注于制冷四通换向阀的小企业。

在那个技术受制于人的年代,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关,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更在2007年完成对全球四通阀龙头兰柯公司的收购,上演了一出“蛇吞象”的精彩戏码。

如今,三花智控已成长为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领域的全球龙头,2024年市场占有率高达45.5%。

更可贵的是,在四通换向阀、电子膨胀阀等7个细分产品领域,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55.4%、51.4%等,全部位列全球第一。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公司持续的高研发投入。

2024年,三花智控研发支出达13.5亿元,研发人员数量超过2000人,累计获得专利授权4387项。

技术才是硬道理,这些投入实实在在地转化为了市场上的产品竞争力,构成了三花智控深厚的“护城河”。

与此同时,三花智控打好制冷业务这一基石后,慢慢转向汽车热管理零部件市场。

2020-2024年的营收占比情况统计中,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营收占比从79.61%下降至了59.26%汽车零部件营收占比从20.39%攀升至40.74%

业务结构从“一枝独秀”转变成了“双开花”。



说起来,三花智控这次转型,是“押对宝”了。这就好比在智能手机还没普及时,有人已经开始研究手机芯片了一样有远见。

公司早在2010年就嗅到了气息,提前十多年就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

汽车热管理系统(尤其是新能源车)的本质仍然是冷热转换和流量控制,这与空调制冷技术同根同源。

因此,靠着先发优势加上同样过硬的技术实力,公司成功打入了特斯拉、比亚迪、大众这些全球顶级车企的供应链体系。

规模效应带来的客户高粘性,巩固了三花智控的议价权,直接转化为了更强的盈利能力。

2020年以来,在我国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中,三花智控汽车零部件业务的毛利率整体呈领先状态。

2025年上半年,三花智控以27.96%的毛利率大幅高于德赛西威(20.33%)、拓普集团(19.55%)、均胜电子(18.15%)等同行。



2024年,三花智控的车用电子膨胀阀及集成组件已于其各自全球市场中排名第一。

作为一家专注于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的企业,三花智控近年在巨头环伺的汽车零部件领域实现突破,着实令人惊喜。

说到底,三花智控能2020-2025年上半年业绩连续保持增长,靠的就是三件事:第一是“手里有技术”,第二是“眼光放得远”,第三是“两条腿走路”。

“研发+机器人”——前行方向

然而,三花智控的野心并不止步于此。

讲到这里你可能会好奇:已经在两个行业做到全球第一的它,下一步要怎么走?

答案藏在三花智控“敲钟”港股的一个细节里。

2025年6月,三花智控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行使超额配售权后,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05.82亿港元。



招股书显示:“对于本次在港上市的募资用途方面,三花智控将用于产品组合的持续全球研发及创新,包括技术、现有产品、新产品及新兴业务,以巩固现有实力。”

那么,三花智控提到的新兴业务是什么呢?

就是当下最火的领域——人形机器人。

2020年至2024年,全球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的市场规模由0.94亿元增加至13.7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5.7%。

三花智控早早抓住了这一契机,从2023年开始与绿的谐波签署协议,正式参与谐波传动设备的研发。

2024年公司又宣布投资超38亿,建设机器人执行器生产基地,扩大产业布局。



新业务的开疆拓土离不开传统业务的技术积累。

造空调零件和汽车零件练就的功夫,如今正好用来打造机器人的“神经”与“关节”。

由于公司长期深耕精密流体控制和机电一体化技术,这些核心技术与人形机器人所需要的电机、传感器、轴承等正与汽车零部件高度契合。

因此,三花智控在空调阀、泵和汽车零部件领域深厚的技术积淀,为其切入机器人领域提供了天然的竞争优势。

这种技术壁垒,正是公司在机器人领域实现快速突破的关键支撑。迈向机器人这一步,三花智控走得不突然,反而很自然。

结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三花智控从四通阀起家,到制霸全球制冷元器件市场,再到跨界汽车热管理领域大放异彩,如今又向人形机器人进发——每一次跨越,都源于对精密制造一寸一寸的打磨。

进军机器人可能并不是终点,而是它技术长跑中的新分支。这条路或许起步不快,但却能跑得稳、跑得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少赚200亿元,一场外卖大战,... 红星资本局8月29日消息,随着阿里巴巴集团(BABA.US)2026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25年6月...
央企接棒、高管大换血,人福医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硕日前,人福医药发布了其正式被央企招商局集团控股后的首份半年报。报告期内,人...
原创 张... 在中国经济学界,张维迎教授一直以其独立思考、敢于直言而著称。比如我最近看到他关于社会福利的论述:“社...
买回诺诚健华、增持艾力斯,中欧... 2025年上半年,中欧基金投资总监、明星基金经理葛兰挖掘了多只“新面孔”医药个股。 8月30日,葛兰...
贵州茅台连发公告!上市以来首次... (来源:中国宁波网) 转自:中国宁波网 时隔约两年半,贵州茅台再度发布大股东增持计划。 8月29日晚...
穿越周期,拆解蒙牛韧性生长密码... 文丨徐风近年来,乳制品行业在原奶价格低迷、饲料成本高企、行业竞争激烈等诸多因素影响下,乳企面临的经营...
魏建军的一小步,中国汽车的一大... 无法复制的IP,不可估量的影响。文 | 华商韬略 齐策9月,中国汽车业将再写新的历史纪录:长城汽车董...
国铁集团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86... 新京报讯 据“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消息,8月29日,国铁集团披露2025年上半年财务决算。上半年,国...
新民一周 | 人类电气化新高度 当人类进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算力时代,电力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更加重大。 文 | 朱国顺 刚刚发布的20...
大爆发!亚洲超级富豪们蜂拥配置... 现货黄金周五(29日)大爆发,一举冲破了横盘两个多月的区间。美国通胀数据出来后,市场更笃定美联储9月...
工行上半年净赚1681.03亿... “宇宙行”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出炉。8月29日,中国工商银行(601398.SH;01398.HK...
蒙牛坐不住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 (ID:iceo-com-cn),编辑:米娜,作者:张文静高飞或...
你恐慌我贪婪!8月约500亿资... 8月市场总体呈现单边震荡上行态势,各大指数月线均大涨,沪指站上3800点创10年新高。8月沪深两市股...
交通银行殷久勇:聚焦重点领域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余纪昕8月29日,交通银行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在信贷业务方面,交行副行...
半年报净利十年首降,泸州老窖不... 白酒调整周期下,头部酒企也面临业绩波动。8月29日晚间,泸州老窖(000568.SZ)发布半年报,公...
晶圆代工并购潮起!9100亿巨...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朱成呈晶圆代工行业并购潮再起。8月29日晚,A股市值超9100亿元的晶圆代...
六大行中报答卷:营收超1.8万... 1. 工行稳居总资产首位,建行扩张最快达9.52%。2. 除中行、交行、邮储外,其它3家银行贷款增速...
国海证券上半年增收增利 乘势而... 2025年上半年,受益于资本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证券行业整体业绩回暖。8月29日晚间,国海证券披露了...
透视A股半年报:32家净利增速... 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据21财经·南财快讯记者统计,截至8月30日,已有54...
A股新王“登基” 寒武纪凭什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洪小棠导读壹||伴随着美国对华...
京东,为什么连续4年成为中国最... 这两天,2025年的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了。这个榜单最早是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17年。回头...
上半年收入超67亿元,霸王茶姬... 8月29日晚,霸王茶姬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今年第二季度,其收入为33.32亿元,同比增长1...
比亚迪半年收入超3700亿元,... 8月29日,比亚迪(002594.SZ)披露2025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
六大行中报答卷:营收超1.8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8月29日晚间,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财报披露完毕。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
直面最强危机感,巨头突围!对话...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黄嘉祥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正站在一个关键的节点...
分众传媒:上半年营收和净利增速... 广告巨头分众传媒上半年净利润26.65亿元,同比增长6.87%,拟中期分红超14亿元。8月29日晚间...
原创 A... 最近这一个月,A股市场简直像上演了一场“魔幻现实主义”的大戏,大盘这个月涨了7.97%,创业板指涨了...
为什么说企业上市后更有利于融资... 企业上市后更有利于融资,是因为上市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融资环境、方式和成本。 简单来说,上市相当于为...
寒武纪市值1日蒸发400亿,8... 记者丨雷晨 庞华玮编辑丨张伟贤 巫燕玲 江佩佩一家连续多年亏损的AI芯片公司,在一年内实现逆转,成...
50%关税落地,印度这次没有怂... 硬刚特朗普到底,印度这次没有怂!8月27日0点,特朗普对印度50%的二级关税正式生效,直到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