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芯+数智化,新乳业打造新样本范式 生物芯 数智化,新乳业打造新样本范式
创始人
2025-08-30 10:03:04

乳业存量竞争时代,一份净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增速的财报,揭示了新乳业差异化突围与高质量增长的逻辑。

数据不会说谎。

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新乳业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76%,销售净利润率提升至7.40%,同比增加超过1.72个百分点。

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公司深耕“鲜立方战略”并通过“生物科技+数字科技”双轮驱动实现的结构性突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乳业低温业务上半年双位数增长,这也是“鲜立方”战略效益凸显。



“鲜立方”战略为基,业绩逆势引领增长

尼尔森IQ数据披露显示,2024年乳品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2.7%,而到了2025年6月,乳品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9.6%。

在行业承压的大环境下,新乳业2025年上半年交出的答卷,尤显亮眼。

数据显示,今年1-6月,新乳业实现营收55.26亿元,同比增长3.01%,归母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大增33.76%。

和业绩一起披露的,还有新乳业的半年度分红计划,2025年实施的2024年中期分红和2024年年度分红总额较上年增加90%,2025半年度拟现金分红总额同比猛增100%,分红翻倍,体现公司现金流充裕及回报股东意愿,彰显公司对长期发展的信心。

目前,中国乳业正处于结构性调整的关键期。

据马上赢品牌CT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常温纯牛奶、常温酸奶销售额同比分别下滑13.44%和18.45%,而低温鲜奶、低温酸奶不仅市场份额同比提升,销售额也保持正向增长2.51%、2.58%。

这种分化趋势体现了消费市场的根本性变化,年轻消费者对品质和健康的双重追求,正驱动低温鲜奶、低温酸奶等“鲜活”品类的需求增长和消费习惯养成。

新乳业洞察了行业分化中的发展趋势,用“鲜立方”战略瞄准结构性机会。



从新乳业坚持的“鲜酸饮三鲜鼎立”品类的发展策略来看,将“鲜”从企业战略落实构建为包含鲜奶源、鲜订单、鲜生产、鲜配送、鲜送达,以及鲜见、鲜享、鲜动的八项“鲜能力”。

今年上半年,“鲜立方”战略的效益,成为财报中增长的数字。

报告期内,新乳业低温品类销额同比增长超10%,这一数据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公司的产品矩阵呈现出明显的梯队化特征。

“24小时”鲜奶通过持续升级,在中高端鲜奶市场站稳脚跟;“今日鲜奶铺”则凭借差异化定位实现双位数增长;尤其亮眼的是“活润”系列,抓住质价比、代餐、0蔗糖的消费趋势不断迭代创新,实现超40%的高速增长。

这种多品牌、多梯队的产品策略使新乳业能够在不同价格带和消费场景中获取市场份额。

公司旗下“朝日唯品”、西昌三牧“凉山雪”、“初心”等多个明星品牌,依托各自的产品与品牌特色,形成了协同发展的品牌矩阵。



生物芯+数智化,双科技驱动

如果说“鲜立方”战略指引新乳业迈上了增长新台阶,那么新乳业在生物科技和数字科技的投入研究,则为后续长期高质量发展配备了“双重保险”,公司在生物科技领域的投入正在转化为产品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夯实“科技营养食品企业”的战略定位,新乳业构建了“科技研究院+四洲六国科研网络+技术转化平台”三位一体的研发体系。



尤其值得探究的是,生物科技与数字科技在新乳业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形成了深度协同效应。

其中,生物科技研究产生的大量数据通过数字化系统进行分析管理,加速研发进程;而数字科技则通过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洞察,指导生物科技的研究方向。这种双科技融合的模式,构建了“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的完整创新闭环。

一个典型案例是新乳业的乳酸菌菌株库建设。

公司建成超2000株特色乳酸菌菌株库并上线数字化管理系统,这种结合了生物资源积累与数字化管理能力的独特布局,使得新乳业能够在产品创新上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持续推出符合消费趋势的新品。报告期内,基于双科技融合的创新产品贡献了显著的收入占比。

这种双科技驱动模式也体现在新乳业的全链条“鲜能力”建设上。

从牧场的奶源管理,到生产的工艺控制,再到配送的冷链优化,最后到销售的市场洞察,生物科技与数字科技交织应用,共同保障了“鲜活”价值的实现。这也是为什么新乳业能够构建起八大“鲜能力”全链路体系。

实际上,从现阶段“数智化”转型成果来看,新乳业已超越简单的工具应用阶段,进入了全链路数字化运营的新层次。

以“流程在线、效率跃升”为目标建立包括冰柜在内的设备全周期管理,设备运行效率超95%。同时,新乳业坚持以“小数据、深运营”为主线贯通“业-数-财”链路,推动从应用数字化到决策数智化。

值得一提是,新乳业自主研发“鲜活go”平台,赋能用户运营与渠道渗透,实现用户数字化运营、线上交易、奶站管理一体化,提升用户粘性与复购率,DTC渠道收入良好增长。

这种全面数字化赋能带来的效率提升是显著的:一方面降低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市场响应速度。

目前看来,数字化能力已成为新乳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着公司的精细化运营和快速增长。



新质生产力的乳业样本

当前,中国奶业承受着来自上游和下游的双重压力。

在上游,原奶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调整滞后。虽然较低奶价降低了部分企业的生产成本,但对自有牧场比例较高的龙头企业而言,却形成了成本负担。过去行业普遍认同“得奶源者得天下”,多家企业曾投入大量资金自建牧场。

然而,在国际奶价持续走低的背景下,较高的自有奶源成本反而拖累了企业盈利表现。

在下游,消费市场增长动力不足,同时渠道日益碎片化。

《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25)》显示,过去一年,奶及奶制品产量收缩,全国牛奶产量4079.4万吨,同比下降2.8%;乳制品产量2962万吨,同比下降1.9%;人均乳制品消费量40.5千克,同比下降1.9千克。

除了传统竞争对手,现制乳饮及零售自有品牌等新兴势力也在不断扩张,正逐步蚕食头部品牌的市场份额。

新乳业的实践为中国乳业提供了重要启示:在存量市场中,通过精准战略定位,企业可以实现价值增长,而非单纯追求规模扩张。



通过避开与巨头在常温奶领域的正面竞争,专注于低温、新鲜赛道,通过价值创新获取溢价空间,新乳业的这种差异化竞争策略为区域乳企在巨头环伺的市场中开辟了一条独特的破局路径。

从上半年突围成绩来看,新乳业的利润增长得益于短期成本红利与长期结构优化的共同驱动。2025年上半年,原奶价格下降带来了明显的成本优化。

同时,公司高毛利的低温业务占比持续提升,推动了整体毛利率的提高。这种成本红利与业务结构优化的双重作用,成为业绩提升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低温赛道被看好,吸引力提升,各大乳企纷纷加码布局,细分领域的竞争加剧不容忽视。

幸运的是,新乳业目前已经具备先发优势,而“鲜立方”战略的可持续性也得到了市场验证。

从长期结构化来看,新乳业高毛利低温产品占比提升、DTC渠道占比提高共同驱动利润增长,在科技驱动下,渠道效益和成本控制同步改善,后者持续性更强。

对于消费领域其他行业而言,新乳业的生物科技创新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将科技创新深度融入传统产业研发、生产、营销全链条,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通过DTC与用户运营,构建直接触达用户的能力,是品牌应对渠道变革、提升利润的关键。

未来,新乳业能否在巨头环伺的乳制品市场中,凭借“鲜立方”战略持续实现高质量增长,仍需时间观察。但其目前的实践,确实为乳业乃至整个消费行业提供了一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样本。

通过对“新鲜”价值的坚守和科技赋能,将短期成本红利,转化为持续的结构性盈利优势,并构建长期的竞争壁垒。

功夫财经

胡润百富榜影响力财经自媒体TOP10,透视财经事件,洞察商业趋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少赚200亿元,一场外卖大战,... 红星资本局8月29日消息,随着阿里巴巴集团(BABA.US)2026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25年6月...
央企接棒、高管大换血,人福医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硕日前,人福医药发布了其正式被央企招商局集团控股后的首份半年报。报告期内,人...
原创 张... 在中国经济学界,张维迎教授一直以其独立思考、敢于直言而著称。比如我最近看到他关于社会福利的论述:“社...
买回诺诚健华、增持艾力斯,中欧... 2025年上半年,中欧基金投资总监、明星基金经理葛兰挖掘了多只“新面孔”医药个股。 8月30日,葛兰...
贵州茅台连发公告!上市以来首次... (来源:中国宁波网) 转自:中国宁波网 时隔约两年半,贵州茅台再度发布大股东增持计划。 8月29日晚...
穿越周期,拆解蒙牛韧性生长密码... 文丨徐风近年来,乳制品行业在原奶价格低迷、饲料成本高企、行业竞争激烈等诸多因素影响下,乳企面临的经营...
魏建军的一小步,中国汽车的一大... 无法复制的IP,不可估量的影响。文 | 华商韬略 齐策9月,中国汽车业将再写新的历史纪录:长城汽车董...
国铁集团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86... 新京报讯 据“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消息,8月29日,国铁集团披露2025年上半年财务决算。上半年,国...
新民一周 | 人类电气化新高度 当人类进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算力时代,电力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更加重大。 文 | 朱国顺 刚刚发布的20...
大爆发!亚洲超级富豪们蜂拥配置... 现货黄金周五(29日)大爆发,一举冲破了横盘两个多月的区间。美国通胀数据出来后,市场更笃定美联储9月...
工行上半年净赚1681.03亿... “宇宙行”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出炉。8月29日,中国工商银行(601398.SH;01398.HK...
蒙牛坐不住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 (ID:iceo-com-cn),编辑:米娜,作者:张文静高飞或...
你恐慌我贪婪!8月约500亿资... 8月市场总体呈现单边震荡上行态势,各大指数月线均大涨,沪指站上3800点创10年新高。8月沪深两市股...
交通银行殷久勇:聚焦重点领域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余纪昕8月29日,交通银行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在信贷业务方面,交行副行...
半年报净利十年首降,泸州老窖不... 白酒调整周期下,头部酒企也面临业绩波动。8月29日晚间,泸州老窖(000568.SZ)发布半年报,公...
晶圆代工并购潮起!9100亿巨...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朱成呈晶圆代工行业并购潮再起。8月29日晚,A股市值超9100亿元的晶圆代...
六大行中报答卷:营收超1.8万... 1. 工行稳居总资产首位,建行扩张最快达9.52%。2. 除中行、交行、邮储外,其它3家银行贷款增速...
国海证券上半年增收增利 乘势而... 2025年上半年,受益于资本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证券行业整体业绩回暖。8月29日晚间,国海证券披露了...
透视A股半年报:32家净利增速... 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据21财经·南财快讯记者统计,截至8月30日,已有54...
A股新王“登基” 寒武纪凭什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洪小棠导读壹||伴随着美国对华...
京东,为什么连续4年成为中国最... 这两天,2025年的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了。这个榜单最早是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17年。回头...
上半年收入超67亿元,霸王茶姬... 8月29日晚,霸王茶姬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今年第二季度,其收入为33.32亿元,同比增长1...
比亚迪半年收入超3700亿元,... 8月29日,比亚迪(002594.SZ)披露2025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
六大行中报答卷:营收超1.8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8月29日晚间,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财报披露完毕。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
直面最强危机感,巨头突围!对话...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黄嘉祥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正站在一个关键的节点...
分众传媒:上半年营收和净利增速... 广告巨头分众传媒上半年净利润26.65亿元,同比增长6.87%,拟中期分红超14亿元。8月29日晚间...
原创 A... 最近这一个月,A股市场简直像上演了一场“魔幻现实主义”的大戏,大盘这个月涨了7.97%,创业板指涨了...
为什么说企业上市后更有利于融资... 企业上市后更有利于融资,是因为上市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融资环境、方式和成本。 简单来说,上市相当于为...
寒武纪市值1日蒸发400亿,8... 记者丨雷晨 庞华玮编辑丨张伟贤 巫燕玲 江佩佩一家连续多年亏损的AI芯片公司,在一年内实现逆转,成...
50%关税落地,印度这次没有怂... 硬刚特朗普到底,印度这次没有怂!8月27日0点,特朗普对印度50%的二级关税正式生效,直到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