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李玉洋 上海报道
近日,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688521.SH,以下简称“芯原股份”)消息不断,先是以近七折价格转让5%股份,再是筹划收购CPU IP公司。
8月25日,芯原股份发布公告,披露股东询价转让定价情况,初步确定本次询价转让价格为105.21元/股,该询价转让定价仅为当日收盘价的约66.63%(当日公司收盘股价为157.90元/股)。
28日,该公司再发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芯来智融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来智融”)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因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相关审计评估、交易金额及支付比例等核心条款尚未确定,公司股票自8月29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近段时间以来,芯原股份股价表现亮眼。8月21日,芯原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涨幅偏离值超30%,属交易异常波动;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一切正常,未发生重大变化。
在外界看来,芯原股份股价异动或是受到AI相关消息的影响:一是英伟达要求暂停生产H20芯片;二是随着DeepSeek-V3.1的发布,带火了UE8M0 FP8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而芯原股份也是其中之一。据了解,该公司用于高性能Transformer推理NPU芯原VIP9000支持FP8技术,能让客户在云端完成FP8训练后,直接快速部署到支持FP8的硬件中。
ASIC业务将持续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另外,还有市场传闻称,字节跳动正与芯原股份联手设计一款先进的AI算力芯片。对此,字节跳动相关负责人否认了该消息,称字节跳动与芯原股份并无AI芯片相关合作。
随着公司在业界获得更广泛的关注度和更深的认知度,曾被视为“中国半导体IP第一股”的芯原股份目前已被业界誉为“AI ASIC龙头企业”。
记者注意到,芯原股份高管在最新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第二季度,公司ASIC业务中设计业务新签订单超过7亿元,环比增长超700%,同比增长超350%;量产业务新签订单近4亿元。随着这些订单逐步转化为收入,ASIC业务将持续推动公司业绩增长。就芯原ASIC定制技术而言,公司已拥有包括FinFET和FD-SOI先进工艺节点在内的芯片成功流片经验,目前已实现5nm FinFET系统级芯片一次流片成功,多个5nm/4nm一站式服务项目正在执行。公司针对AI端侧、云侧均拥有丰富的半导体IP和相关技术平台积累。
2025年半年报显示,芯原股份营业收入为9.74亿元,同比上升4.5%;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2.85亿元变为亏损3.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3.04亿元变为亏损3.58亿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
其中第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5.84亿元,同比下降4.8%;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7782万元变为亏损9951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从去年同期亏损8826万元变为亏损1.25亿元。
“虽然芯原股份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3.2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有所扩大,但从细化指标看依然有不少亮点。”电子创新网创始人张国斌表示,该公司IP授权使用费收入上半年为2.81亿元,同比增长8.2%;第二季度为1.87亿元,环比增长99.63%,同比增长16.97%,“这说明其IP业务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他还指出,从芯片设计业务收入看,上半年芯原股份14nm及以下工艺节点收入占比63.15%,与AI算力相关的芯片设计业务收入占比约为52%。这说明公司先进工艺在AI方面贡献的设计业务收入已经成为主流,未来应该有不错的增长。
张国斌还表示,2025年1—6月,芯原股份新签订单16.56亿元,同比提升38.33%。其中,芯片设计业务新签订单7.84亿元,同比增长141.32%;量产业务新签订单6.65亿元,同比增长39.60%。第二季度新签订单11.82亿元,环比增长近150%,这说明公司在新业务新客户拓展方面进展很大,增幅惊人。
“芯原股份亏损是因为研发投入较大,2024年其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1.68%至12.47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攀升至营收的53.7%,这个比例超过一半的高新企业甚至超过华为。”张国斌表示,该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也高达5.69亿元,同比增长30.25%,占营业收入比重为61.03%,“如此高的研发投入,在短期内难以完全转化为收益,反而增加了成本,侵蚀了利润,但是长远看高研发的投入必然带来高回报。”
七折转让5%股份符合监管规定
对于外界所谓的芯原股份“甩卖”5%股份、37家机构以近七折价格认购的言论,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张思远表示,总的来看,芯原股份此次股东询价转让行为符合监管规定,是原始股东在股价高位实现有序套现的市场化操作。“转让价格虽较市价折让约30%,但高于监管要求的底价,且全程经中信证券合规核查。”
张思远还进一步分析:第一,从定价逻辑与合规性来看,此次转让符合监管规定。芯原股份转让价105.21元/股不低于“发送认购邀请书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70%”,中信证券核查确认流程符合《证券法》《科创板监管规则》及《询价转让和配售指引》。从折价合理性来看,由于本次转让规模较大且为原始股套现,折价主要用于吸引机构快速接盘,避免集中减持对二级市场的冲击。
第二,本次转让的核心目的是原始股东有序退出。本次转让为资金需求驱动,转让方均为公司上市前原始股东,本次减持主要因“自身资金需求”。截至转让前,部分股东已持有股份超5年,存在兑现投资收益的动机。此外,本次转让可以避免二级市场冲击。若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减持5%股份,可能导致股价大幅波动。询价转让方式通过定向机构询价,一次性完成大额转让,且受让方锁定期6个月,可减少短期抛压。
第三,新股东进入后,短期可能出现市场冲击,长期或实现股东结构优化。短期来看,股价承压。公告披露后首个交易日股价大跌9.33%,反映市场对大额折价转让的负面情绪。长期来看,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转让后,专业机构持股比例增加,有助于改善股东结构,提升公司治理规范性。
“新引入的37家机构投资者将优化股东结构,短期或对股价形成压力,但长期看机构全额认购体现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张思远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内半导体IP授权龙头,芯原股份除了人工智能芯片定制即ASIC芯片领域领先外,其还在Chiplet小芯片技术以及RISC-V架构等前沿技术领域具备优势。
在RISC-V架构上,芯原股份是国内重要的RISC-V生态发展推动方之一。经过近10年的发展,RISC-V架构得益于其开源、开放、简洁、灵活、可扩展等特性,正加速从嵌入式系统向高性能复杂应用领域突破,进入PC、服务器、汽车、AI等更多新兴场景。RISC-V已成为x86架构和Arm架构强有力的挑战者,并有望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资料显示,芯来智融成立于2018年9月20日,总部位于中国上海,是国内知名的专注于RISC-V CPU IP及相应平台方案的研发企业。公司创始人胡振波拥有10年以上CPU设计与验证经验,曾任比特大陆AI芯片研发总监、Synopsys ARC系列处理器研发经理、Marvell CPU高级设计工程师。
自公司成立以来,芯来智融坚持自研,打造了N/U、NX/UX四大通用CPU IP产品线和NS、NA、NI三个专用CPU IP产品线,完整构建了覆盖32位到64位、通用与专用并行发展的产品体系;目前已有超过300家国内外正式授权客户使用了芯来智融的RISC-V CPU IP,遍及AI、汽车电子、5G通信、网络安全、存储、工业控制、MCU、IoT等多个领域,累计出货量达到数亿颗。
目前,芯原股份处于停牌状态,股价为153元/股,市值804亿元。“RISC-V作为中国实现自主可控指令集系统,未来在中国CPU发展中会占有重要地位,芯来智融是本土RISC-V 第一IP提供商,而芯原股份在GPU、NPU领域都有很好的布局,未来与RISC-V结合可以更好地推动本土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想象空间很大。”张国斌表示。
(编辑:吴清 审核:李正豪 校对:燕郁霞)
上一篇:长城汽车上半年营收超923亿元!燃油车保利润 新能源谋未来,如何实现? 长城汽车2024全年营收 长城汽车2019上半年盈利
下一篇:金地集团:上半年营收156.78亿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2.84亿元 金地集团房地产2024亏损多少 金地集团计提1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