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IPO国金
9月1日晚间,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工”,601989.SH)公告称,公司A股股票将于2025年9月5日终止上市。因属于主动终止上市情形,公司A股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公司A股股东的股票账户中不再显示中国重工A股股票,直至中国重工A股股票转换为中国船舶A股股票并完成新增A股股份上市的相关手续后,中国重工换股股东持有的中国重工股票将按照换股比例转换为中国船舶为本次换股吸收合并所发行的A股股票。
制图:佘诗婕
总资产超4000亿
根据此前公布的方案,中国船舶(600150.SH)将以37.84元/股的发行价向中国重工股东发行A股,换股比例调整为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换0.1339股中国船舶股票,交易金额达1151.50亿元。
据悉,中国重工成立于2008年,2009年12月登陆A股市场,主营业务覆盖海洋防务装备、海洋开发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及舰船修理改装五大领域。中国重工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重要的舰船研发设计制造企业。
而中国船舶作为中船集团核心军民品主业上市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军民用造船、修船、海洋工程及机电设备等。
此次整合将两家公司业务进行全面合并,形成统一的资本平台。与此同时,此次整合实现了中船集团核心业务的整体上市,解决了同业竞争问题。合并后的中国船舶将成为涵盖军民船舶研发设计制造全产业链的巨型企业。
根据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中国重工实现营业收入326.21亿元,同比增长47.56%;净利润17.45亿元,同比增长227.07%;公司总资产达到2214.65亿元。
中国船舶同期实现营业收入403.25亿元,同比增长11.96%;净利润29.46亿元,同比增长108.59%;公司总资产为1819.77亿元。
合并后的新公司总资产将超过4000亿元,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船舶上市公司。
截至9月2日收盘,中国船舶股价报38.45元/股,市值达1720亿元。中国重工自8月13日起停牌,停牌前市值为1163亿元。两家公司市值合计超过2800亿元。
吸收合并案例增加
回顾这起吸收合并,去年9月,中国船舶首次披露了该起吸收合并计划。
今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等主管部门批复同意总体方案。
7月4日,该起吸收合并项目接受了上交所并购重组委的审核,并获得通过。
8月14日,中国重工向上交所提交股票主动终止上市的申请,8月18日收到上交所出具的《关于受理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主动终止上市申请的通知》,8月29日收到上交所出具的自律监管决定书《关于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上交所决定对中国重工A股股票予以终止上市。
9月5日,中国重工正式退出A股市场。
从首次披露到最终退市,该起吸收合并整体耗时一年时间,较为高效。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案例在明显增加。
IPO日报发现,2025年已经有一起吸收合并完成,为国泰君安证券吸收合并海通证券。与此同时,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湘财股份吸收合并大智慧、浙江沪杭甬吸收合并镇洋发展等多个吸收合并项目正在推进中,海尔生物吸收合并上海莱士的项目已经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