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海药业”)发布股票交易异常公告,其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根据相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与股价短期异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海药业近期披露的经营数据与研发进展均显压力: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45.30%;创新药在研管线面临同行产品先发、市场竞争激烈等多重挑战。
近十年同期净利跌幅最大
资料显示,华海药业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以从事多剂型的仿制药、生物药、创新药及特色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的企业。华海药业近日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16亿元,同比下降1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09亿元,同比下降45.30%。
回顾历史财报,华海药业曾在2018年上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22.37%和10.84%,此次半年报的净利润下滑幅度,是华海药业近十年来净利润出现的最大降幅。
对此,华海药业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随着国内集采政策的深化、原料药行业竞争的加剧及中美关税影响,公司主要产品市场份额虽不断提升,但价格的持续下跌影响公司本期销售收入同比下降,影响利润同比减少;报告期内,公司加快生物创新药研发项目的推进进度,相应研发投入同比大幅增加;本期外币汇率变动影响汇兑收益同比减少。
在研管线面临多重竞争
在华海药业的主营业务上,制剂和原料药一直是核心,而且公司很早布局了创新药业务。2013年,华海药业成立上海华奥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奥泰”)作为创新研发平台,成为其下属专注于创新与发展、深耕大分子创新药物研发的控股子公司,主要聚焦于肿瘤、自身免疫两大领域。
但十余年过去,华奥泰无一款成功上市药品,且净利润连续亏损。2022年至2024年,华奥泰的净利润分别亏损约3.79亿元、3.71亿元、3.33亿元,净利润合计亏损超10亿元。截至2024年末,华奥泰的净资产约为-11.75亿元。最新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华奥泰的净利润亏损1.81亿元,同期净资产约为-13.52亿元。
在自免领域,华奥泰在研产品中,距离商业化最近的是HB0034项目,用于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简称GPP),HB0034已完成关键性临床试验,所有终点均已达成,2025年8月已纳入CDE优先审评品种名单并将于近期提交正式上市申请,有望于明年第二季度获批上市。此外,HB0017产品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关键Ⅲ期临床试验患者随访接近收尾,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的关键Ⅲ期临床试验快速推进。
不过,2024年3月份,跨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宣布,圣利卓家族皮下注射制剂(通用名:佩索利单抗)的上市申请获批,用于减少12岁及以上青少年(体重≥40 kg)和成人的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发作。同行已有产品更早获批,且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在中国属于罕见病,华海药业的HB0034项目的商业前景待考。
而HB0017项目方面,2021年8月份,诺华制药的司库奇尤单抗在中国获批,是用于治疗儿童及青少年银屑病的白介素类抑制剂,该药物现已涵盖强直性脊柱炎等适应症;2022年8月份,礼来制药的依奇珠单抗在中国获批,用于常规治疗疗效欠佳的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成人患者,该药物现已涵盖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等适应症。目前,华海药业的HB0017项目获批时间未定,而司库奇尤单抗和依奇珠单抗已提前获批且实现了商业化。
华海药业披露,华奥泰在肿瘤药物研发领域最受瞩目的是HB0025,该项目是PD-L1/VEGF双抗。据悉,HB0025联合标准治疗用于晚期或复发的子宫内膜癌已正式向CDE递交确证性Ⅲ期临床试验启动前会议申请,标志着该项目即将步入Ⅲ期临床开发的关键阶段;非小细胞肺癌的Ⅱ期临床数据疗效显著,9月初将在济南CSCO口头公布临床结果,有望年内启动Ⅲ期临床。今年5月,辉瑞与三生制药就PD-1/VEGF双抗达成12.5亿美元首付款的交易,而拥有同类产品的华海药业暂未有交易。
而在最新的股票异动公告中,华海药业提醒,创新药研发从前期开发到临床试验,从注册申报到产业化生产的周期长,环节多,存在着技术、审核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未来产品的竞争形势也会随市场发生变化。
上半年业绩出现明显下滑,在集采政策深化背景下,针对“市场份额提升但收入下降”的矛盾,公司是否有调整产品定价策略或优化产品结构的具体计划?公司在公告中提示创新药研发存在多重风险,公司针对在研管线建立了哪些风险防控措施?当前创新药行业竞争加剧,公司未来在创新药研发方向上,是否会聚焦更细分的治疗领域以降低竞争风险?除自主研发外,公司是否有通过引进外部技术、并购等方式丰富研发管线的计划?针对上述问题,9月2日,新京报记者向华海药业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