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你发现了没?超市中的“小套路”,逛了十几年,很多人不知情!
创始人
2025-09-04 10:38:05

洞悉超市“隐形”营销:从冲动消费到理性决策

生活在现代都市,超市早已渗透进我们日常的点滴,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补给站。然而,有多少次,我们满怀着“只买必需品”的决心走进超市,最终却提着远超预期的购物车走出?上周末,我和朋友小周的超市之行便是一次生动的例证。结账时,账单金额赫然比我心中预估的高出了近200元。细细一数,购物车里竟“悄悄”多了几袋零食、一瓶果汁,还有一盒对我而言并非急需的厨房用品。我的疑惑不言而喻,而营销专业出身的小周则一语点破:“这就是超市的套路,不知不觉就让你多花了钱。”她的这番话,瞬间点燃了我探究那些影响我们购物决策的超市“小套路”的兴趣。

正如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5年3月发布的《中国零售业发展报告》所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拥有13.2万家门店的超市,年销售额已突破5.8万亿元,平均每个城市家庭每月在超市的消费高达1860元。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也暗示着其背后运作着一套精心设计的营销策略。通过实地探访多家超市、咨询行业资深人士,并深入研读相关研究文献,我得以揭示超市中存在的十大“营销心机”,而了解它们,不仅能帮助我们升级为更精明的消费者,更能让我们一窥现代零售业的运营智慧。

超市十大“营销套路”揭秘

1. 动线设计:左右乾坤,步步为营

几乎所有大型超市的入口都设在右侧,出口则在左侧,这并非偶然,而是深思熟虑的动线设计。中国商业规划设计研究院2024年的研究指出,大部分人是右撇子,进入超市时会习惯性地向右转,采取逆时针方向行走更为自然。超市便利用了这一心理,精心规划动线,引导顾客“被迫”绕行整个卖场,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与商品的“偶遇”机会。

一位上海连锁超市的前店长曾透露:“超市的动线设计是一门大学问。”例如,生鲜区常被设置在入口处,用新鲜诱人的蔬果为顾客营造良好的第一印象;而米、油等日用必需品则被“藏”在最里面,迫使顾客必须穿过整个卖场才能拿到。至于收银台旁,则总是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小件商品,利用顾客排队时的零散时间,精准狙击他们的冲动购买欲。下一次,不妨尝试直奔超市深处的必需品区,再选择最近的路线前往收银台,这能有效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顺手牵羊”。

2. 高低货架:视线黄金法则,利润藏匿其中

超市的货架布局绝非随意,而是经过精确计算的。中国零售研究中心2025年2月的《消费者购物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成年人的自然视线高度大约在离地165厘米的位置,这个高度的商品被顾客选中的概率比其他位置高出37%。因此,超市总会把利润率较高的产品陈列在这个“黄金区域”,让它们第一时间映入眼帘。

在北京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观察中,我发现,与视线平齐的货架上,品牌商品和高利润产品占据了主导;而底层货架则多为大包装的经济实惠型产品和低利润商品。最高层货架则多用于商品展示或备货,鲜少有顾客主动去够取。武汉的刘先生,作为三个孩子的父亲,他分享了一个有趣的观察:“我注意到,儿童零食和糖果总是放在较低的位置,正好在孩子们视线的高度。每次带孩子去,他们总能‘精准’地发现这些,然后缠着要买。这正是超市针对特定消费群体调整商品陈列高度的体现。”掌握了这一“套路”,下次购物时,不妨多抬头、多弯腰,或许能发掘到更划算的宝藏。

3. 价格心理战:数字的魔力,诱导消费

超市价格标签上的每一个数字,都可能蕴含着精密的心理学研究。2025年中国市场营销协会发布的《定价策略与消费心理》报告指出,以“9”结尾的价格(如9.9元、19.9元)能让消费者产生商品更便宜的心理暗示,从而提高23%的购买意愿。

在我们随机抽查的100个商品中,有76%的价格都带有数字“9”,尤其是在促销商品上,这种定价策略几乎是“标配”。更有甚者,超市会用“每件仅XX元”的表述,而非“XX元一件”,前者在心理上更能强化“便宜”的感受。广州的张女士,一位精明的会计师,她的做法是:“出于职业习惯,我总是习惯性地将9.9元看作10元,29.9元看作30元。这样做有助于我心算总价时不受小数点干扰,也能有效避免实际支出超出预算。”这不失为对抗价格心理战的绝佳策略。

4. 捆绑销售:买二送一的诱惑,谁能拒绝?

“买二送一”、“第二件半价”……这类促销活动在超市里屡见不鲜。中国消费者协会2024年的调查显示,高达61%的消费者承认曾因为这类促销而购买了超出自身需求的商品。这种策略巧妙地利用了消费者“不愿错过占便宜”的心理,但往往会导致过度消费甚至浪费。

成都的王先生就曾有过一次“赔本赚吆喝”的经历:“当时超市牛奶搞活动,买二送一,我明明只需要一盒,却买了一箱。结果两盒过期倒掉了,算下来反而更亏。”此后,他养成了先评估实际需求,再决定是否参与促销的习惯。面对捆绑销售,我们不妨冷静思考:这些商品我真的都需要吗?按照我的消费习惯,多久能用完?计算一下实际单价,这个优惠真的划算吗?

5. 端头陈列:黄金位置的秘密,销量飙升的秘密

货架的尽头,也就是走道转角处的展示区,在零售业被称为“端头”。零售数据分析公司2025年1月的《超市商品陈列效果分析》显示,端头区域的商品销售额比普通货架位置高出125%至350%。正因如此,端头位置往往被用来展示促销商品或高利润产品,以求最大化销量。

深圳某大型超市的商品陈列师透露:“端头位置是‘黄金地段’,供应商为此支付了不菲的‘上架费’。我们会定期更换端头商品,营造新鲜感和紧迫感,促使顾客产生冲动购买。”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降低对端头商品的关注度,或者至少在做出决定前,多比较一下端头商品与普通货架上同类商品的价格差异。

6. 气味营销:嗅觉的魔力,诱发食欲

你是否注意到,许多超市的烘焙区总是弥漫着诱人的面包香气?市场研究机构益普索(Ipsos)2024年发布的《感官营销在零售业的应用》报告指出,香气能直接刺激消费者的食欲和购买欲,接触到食物香气的消费者,购买食品的几率比没有接触到香气的消费者高出35%。

我们走访的几家大型超市,都在烘焙区安装了排风扇,将香气导向主要通道。有些甚至在特定时段进行现场烘焙,即使当时销售需求并不旺盛,其主要目的也是释放香气,刺激购物欲望。杭州的李先生,一位烘焙师,他分享道:“超市的面包房不一定每天都做新鲜面包,有时候只是回炉加热,主要目的就是散发香气。这不仅能吸引顾客购买面包,还能让人产生饥饿感,从而增加对其他食品的购买。”对付这一招,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饱腹状态下购物。研究表明,空腹购物的消费者比饱腹状态下多消费约60%,尤其是在食品类商品上。

7. 音乐节奏控制:背景音乐里的“减速带”或“加速器”

超市播放的背景音乐,并非只是为了营造舒适的购物环境,它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顾客的购物节奏。中国声学学会消费心理专业委员会2025年发布的研究显示,慢节奏音乐(每分钟60-80拍)能减缓顾客的行走速度,延长停留时间,平均增加消费金额15%?8%。

我们注意到,大多数超市在平日和早晚非高峰时段会播放较为舒缓的音乐,而在周末和节假日等客流集中的时段,则会播放节奏稍快的音乐,以加快人流周转。南京的一位超市音乐策划师告诉我们:“音乐是超市环境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会根据不同时段、不同区域选择不同风格和节奏的音乐。比如,生鲜区通常播放欢快的音乐以提升活力感;酒水区则选择较为优雅的音乐以营造品质感;临近关门时,则会选择节奏明显加快的音乐,暗示顾客尽快结束购物。”应对这一策略,可以在购物前准备好购物清单,有目标地完成采购,减少被环境因素干扰。或者,戴上耳机,用自己喜欢的音乐替代超市的背景音乐。

8. 大推车效应:购物车里的“空间诱惑”

你是否注意到,如今超市提供的购物车普遍越来越大了?根据零售咨询公司2024年的研究,购物车尺寸扩大25%,顾客的平均购买量便会增加20%左右。这是因为大容量的购物车会给人一种“还没装满”的错觉,从而促使顾客继续添加商品。

我们测量了几家大型超市的购物车,发现现在的标准购物车容积比十年前增加了约30%。而提供的手提篮则越来越少,位置隐蔽或数量有限,变相强制顾客使用大推车。北京的周女士,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分享了自己的策略:“我现在都是自己带购物袋去超市,只买能装进袋子的东西。这样既环保,又能有效控制购买量,避免冲动消费。”如果你只想购买少量商品,坚持使用手提篮或自带购物袋,能有效地控制你的购买欲望。

9. 称重标签陷阱:数字的混淆,价格的迷局

在生鲜区,许多顾客只关注标签上的总价,而忽略了单价和重量。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部分超市会将称重商品的标签设计得较为复杂,将重量信息和单价信息用较小的字体显示,而将总价用较大的字体突出,使得顾客难以快速进行价格比较。

上海的王先生,一位理工科教授,他每次购买水果都会仔细查看单价而非总价,并用手机计算器换算成每斤多少钱。他发现,有时候看似便宜的打包水果,算下来单价反而比散装的贵。购买称重商品时,养成查看单价的习惯,并尽量选择自己称重而非预先包装好的商品,这样能更好地控制购买量和支出。

10. 结账区小商品:最后的“诱惑”,冲动消费的导火索

收银台附近摆放的口香糖、巧克力、电池等小商品,正是利用了顾客排队等待时的无聊心理和放松警惕的状态。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显示,收银台区域的小商品虽然只占超市商品总数的不到2%,却贡献了约6%的销售额和10%以上的利润。

我们观察了北京几家大型超市的收银区域,发现几乎所有收银台都配备了1-2个货架,摆满了单价在5-20元之间的小商品。这些商品通常利润率较高,是典型的冲动消费品。济南的李女士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有一次我清点购物车时,发现了3包没打算买的口香糖和一个打火机,都是在排队时随手拿的。从那以后,我排队结账时就刻意避开那些小商品区域,转而关注手机。”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出击:成为理性消费者

了解了这些超市的“小套路”,并非要我们对超市产生戒备或反感。超市作为现代流通业态,通过规模化经营和高效率运作,确实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和实惠。我们揭示这些营销策略,目的是帮助消费者更加理性地看待购物行为,在享受便利的同时,避免落入过度消费的陷阱。

实际上,了解这些营销策略还能帮助我们欣赏现代零售业的精细化运营和心理学应用。这些方法本身并无对错之分,关键在于消费者如何有意识地应对。以下是我们总结的几点实用建议:

制定购物清单,严格执行: 研究表明,使用购物清单的消费者比未使用清单的消费者平均少花23%的钱。

拒绝空腹购物: 饱腹状态下,大脑对食物的欲望会显著降低,更容易做出理性决策。

拥抱自助结账: 自助结账通常能减少小商品对我们的干扰,从而减少冲动消费的机会。

现金支付的力量: 研究显示,使用现金的消费者比使用信用卡或移动支付的消费者平均少消费12%?8%。现金支付带来的“痛感”更强,能增强消费者的成本意识。

定期盘点,知己知彼: 定期整理家中物品,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和库存情况。很多冲动购买的商品最终成了闲置物,造成资源浪费。

设定预算,留有余地: 设定购物预算,并在心理上预留10%?5%的缓冲区,应对必要的临时需求,但总体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回顾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次购物经历,如今的我已能清晰地识别出当时影响我的几个“套路”:超市动线设计让我接触了过多非计划商品;端头的促销展示吸引了我的注意;结账区的小零食则触发了我的冲动消费。在之后的购物中,我开始有意识地抵抗这些营销策略,购物支出显著降低,而生活品质丝毫未受影响。

超市的营销策略会不断更新,但消费者的自主意识一旦建立,就能在各种商业环境中保持理性消费的能力。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在下次逛超市时,更清醒地看穿这些“小套路”,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你是否也曾遭遇文中提到的超市“套路”?还有哪些未被提及但印象深刻的营销手法?你有什么应对这些“套路”的个人妙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看法,让我们一起成为更理性的消费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明阳智能上半年营收增45%,董... 瑞财经 钟鸣辰明阳智能(SH601615)近日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同比增收不增利。 报告显...
中欧基金“工业化”转型 以专业... 在公募基金行业规模持续扩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欧基金通过系统性推进“工业化”投研体系升级,...
人均曾近万的米其林餐厅,撑不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餐网,作者:周沫,编辑:王秀清,原文标题:《人均曾达近万元!好利来“太子爷”开...
南京的爱情你想买就能买 南京的... *此节目由豆包AI播客生成3天前,香港证监会发布了一则处罚决定,永久禁止一位叫做孙健荣的瑞银副总监重...
江苏省内最大农商银行原董事长被... 据江苏省纪委监委消息,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向阳,大丰农村商业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卞...
特朗普白宫设宴招待科技巨头,马... 当地时间9月4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主持了一场不同寻常的“内阁会议”版本,这次与会的不是政府官员...
云南信托甘煜辞任董事长 甘煜云... 云南信托官网近日收到甘煜书面提交的《辞任申请》,其因工作调动,向董事会提出辞任,辞去公司董事、董事会...
lululemon开盘跌超16... 瑜伽服巨头lululemon上半年业绩受北美市场疲软以及关税影响承压,再次下调全年业绩指引,股价大跌...
资产注入是否影响降碳目标?中国...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朱玥怡)9月5日,在中国神华(601088.SH)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提问公...
“掏空家底”收购引争议,南新制...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丁爽)9月5日,南新制药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业绩说明会上,针对下半...
吉利汽车合并极氪获股东高票通过... 9月5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以下简称“吉利汽车”)召开股东特别大会,独立股东以9...
市场回暖,券商财富管理业务迎丰... 股市回暖,券商财富管理业务迎来了丰收。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证券行业实现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789...
板块大涨9%,动力电池哪一环节... 记者丨董鹏编辑丨朱益民视频编辑丨许婷婷板块轮动之下,锂电股成为了短期资金的新选择。9月5日,锂电行业...
营收恢复增长,中国卫星如何把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彭新作为中国卫星产业的领军企业,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卫星”)...
复星国际:拟3.1亿欧元出售附... 复星 视觉中国 资料图9月5日,复星国际有限公司(复星国际,00656.HK)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
电动自行车新规喜忧参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远山今年年初正式对外公布的《电...
究竟该如何命名此轮牛市? 此轮... 置顶推荐:文/刘胜军【此轮牛市的名字叫“情绪牛”】最近给企业家授课,每次必被问及股市。从历史经验看,...
400亿市值券商换帅,去年人均... 【高管】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宁敏卸任2个多月后,产生新一任董事长。根据中银证券(6016...
上半年大赚逾1000亿元,A股... 文/陈康亮5日,A股一改近期弱势,发力上攻,三大股指集体收涨,沪深两市成交总额逾23000亿元,逾4...
滚动更新丨三大指数集体高开;美... (更新中)21:30 美股开盘丨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博通涨超16%道指涨0.20%,标普500指数涨0...
光储首富欲跨界AIDC,公司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 实习生余名伟1998年的合肥,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30岁的大学...
非农爆冷市场“炸锅”!降息预期... 汇通财经讯——周五(9月5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备受瞩目的8月非农就业报告爆冷,新增就业人口仅增2...
一场规模宏大的房企“甩包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田国宝在2025年的中期业绩会...
刷屏了!周一见 刷屏了!周一见... 文/刘晓博今天下午到晚上,一篇题为“当前中国股市估值合理 投资者对后市普遍乐观”的文章刷屏了。转发这...
中国海外发展:参与开发上海徐汇... 9月5日,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发布公告,旗下全资附属公司中海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招商...
中国控股企业使用Claude遭...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罗亦丹)9月5日,美国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发布公告称,未来不会再向由...
“宁王”背后的温州男人,IPO... 9月2日,深交所官网披露,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纳百川”)IPO审核状态已变更为“提交注册...
健合集团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 8月26日,致力成为全球高端营养及健康产业领导者——健合(H&H)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11...
折叠之界,破于鸿蒙 折叠之界,... 前言“这些不是独立分开的设备,而是一个设备,我们叫它……iPhone。”2007年,乔布斯在第一代i...
华侨城集团总经理换人,这家央企... 2025.09.05本文字数:2111,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郑娜深陷亏损中的华侨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