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曹恩惠
编辑丨包芳鸣 金珊
随着一份新文件的出台,近期本就活跃的锂电池行业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
9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2025年至2026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加上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以上。
这表明,锂电池依然是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增长的主要动能之一。
9月5日,锂电池、固态电池概念迎来爆发行情,天宏锂电30CM两连板,金银河、誉辰智能等多股涨停,亿纬锂能涨16.59%,宁德时代涨6.93%。
今年以来,国内锂电池行业迎来一轮需求增长。相应地,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排产逐渐增加。与此同时,部分锂电企业纷纷抛出扩产计划,并预计今年资本开支同比增加。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叠加储能需求支撑,有力地刺激了下游对锂电池的需求。“预计锂电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利用率或持续提升,电池及材料环节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华泰证券认为。
需求何来?
综合业内的多方分析,造成本轮“锂电热”的增量需求主要来自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显著增长,促使锂电池的一大应用场景,即动力电池的需求持续提升。
市场调查机构Rho Motion7月发布的报告称,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10万辆,同比增长28%。其中,中国市场贡献超过一半的销量,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长32%。另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8月发布的预测显示,今年前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累计销量将达到750.4万辆,同比增长25%。
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保持较高增速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整车性能的提升带动消费端积极性,另一方面则是动力电池技术成本的进步以及行业竞争影响导致新能源汽车价格下滑。值得一提的是,从细分领域来看,随着商用车、工程机械电动化渗透率快速提升,导致今年1至7月国内新能源重卡销量同比大增179%至9.6万辆,成为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一股显著驱动力。
来自储能电池的需求超出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头部锂电池企业产能偏紧。
同样来自于Rho Motion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新增装机容量为86.7GWh,同比增长54%。一位储能企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一数据实际上超出了行业预期。从国内市场上看,'136号文件'(《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的落地致使国内从强制配储转向市场化竞争,储能盈利模式相对完善之下刺激了新的市场化需求;从国外市场上看,传统欧美市场以及新兴市场的大储项目相继落地,进一步提升储能装机规模。”
实际上,另一个新变量亦值得重视,即动力电池技术的升级有望积蓄增量。
近期,有券商发布研报称,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技术突破三重因素,正在加速推进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中金发布的研报表示,固态电池凭借其较高的安全性及能量密度优势,在新能源车、低空及消费电子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固态电池有望在eVTOL(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及消费电子领域率先实现规模化量产,推动固态电池规模化降本,然后在动力领域逐步量产装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作为锂电池巨头的宁德时代近期也对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节奏给出了最新观点。该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目前,固态电池行业的科学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还有一些工程问题,离包括供应链在内的商业化还有一段距离。”
稳步扩产
“目前市场需求依然比较旺盛,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扩建产能,今年CAPEX(资本支出)较去年会有一定增长。”在日前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宁德时代表示其今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财报显示,宁德时代今年上半年电池系统产能为345GWh、产量为310GWh,产能利用率89.86%。这一数字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了超过24个百分点,较2024年全年的产能利用率也增加了13个百分点。
尽管并非所有的锂电池企业在2025年半年报中披露产能利用率情况,但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中创新航等锂电池企业都披露了产能建设进展。例如,欣旺达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开展国内外产能建设扩充,目前新产能已陆续释放,满足客户订单需求。而亿纬锂能、中创新航在半年报中则表示,上半年海外制造基地正在持续建设中。
根据业内统计,今年上半年,部分头部锂电池厂商明确发布了扩产项目。
今年以来,宁德时代先后宣布在福建、山东、河南等地新增了多个产能项目。其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在建电池系统产能为235GWh,较2024年底增加了16GWh。
8月29日,国轩高科发布公告称,其将分别在南京六合和安徽芜湖投资建设年产20GWh新型锂离子电池制造基地项目和年产20GWh新能源电池基地项目,两个项目合计总投资不超过80亿元。
此外,亿纬锂能、赣锋锂电以及中创新航的锂电池项目在今年一季度也均有建设进展。
头部锂电池厂商稳步推进产能建设的背后,是今年上半年整个A股锂电池板块盈利能力出现回暖。
以Wind锂电池板块收录的106家锂电池概念股为样本,中原证券统计得出,今年上半年锂电池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13万亿元,同比增长13.78%;实现净利润679.51亿元,同比增长28.07%。
需指出的是,由于过去几年锂电池产业一度陷入激烈竞争导致产业链价格承压,锂电池板块业绩在2023年、2024年出现回落。而今年上半年虽然业绩有所回升,但细分领域有所分化。
“2025年以来,正极、负极、电解液细分领域表现相对较好,锂矿和隔膜细分领域业绩总体相对仍承压。”中原证券分析称。
SFC
出品丨21财经客户端 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丨金珊 实习生林芷仪
21君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