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率创上市以来纪录!贵阳银行业绩“双降”难题何解?
创始人
2025-09-11 20:13:42

文|煜明出品|天下财道

贵阳银行业绩持续失速,这个困扰似乎一时难解。

日前,贵阳银行(601997.SH)发布的半年报显示:营收下滑超过12%,净利润跌近7%。

(公司半年报)

其实,这是该行连续第九个报告期营收、净利“双杀”,在17家上市城商行中殊为罕见。

贵阳银行究竟发生了什么?公司何时打破“负增长”魔咒,扭转长期低迷的经营态势?

业绩双降难题

贵阳银行全称是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4月,2016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主营业务是公司金融业务、零售类业务、金融市场及同业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信息科技建设等。

(同花顺iFinD)

前些年,贵阳银行业绩还算稳定。但自2023年以来,公司连续陷入业绩“双降”困境。财报显示,该行2023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亿元、56亿元,分别同比下降约3%、9%。

2024年贵阳银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亿元、52亿元;再度分别同比下降1%、7%。

(数据同花顺iFinD)

(数据同花顺iFinD)

如果深入到各个报告期来看,贵阳银行则是连续第九个季度业绩双降。

(同花顺iFinD)

2025年情况并未好转。贵阳银行上半年营收65亿元,同比下降12%;归母净利润约25亿元,同比下降7%。

主要是因为贵阳银行利息净收入和金融资产收益双重承压,拖累了公司业绩。

(公司半年报)

利息收入是银行核心收益来源,贵阳银行受冲击明显。截至6月末,其利息收入约76亿元,同比下降9%;净息差为1.53%,同比降0.28个百分点。

(公司半年报)

当前净息差持续下行且未企稳,多数银行都采取“以量换价”策略,通过提高贷款投放规模来提升利息净收入,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

其前提是,需满足信贷需求旺盛或银行具备足够的贷款投放能力。

但贵阳银行贷款规模增长乏力。截至6月末,各项贷款余额仅增约1%,对公贷款增速仅0.71%,显得有点尴尬。

这种情况是否普遍拖累城商行业绩?非也。

例如:江苏银行上半年利息净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19%,净息差1.78%;成都银行利息净收入98亿元,同比增长7.59%,净息差1.62%;重庆银行利息净收入约59亿元,同比增长12%,净息差1.35%。

不难看出,相比之下,贵阳银行利息净收入跌幅明显,或意味着其内部结构或经营效率方面有待改善。

另一方面,贵阳银行上半年非利息收入约16亿元,同比下跌约1%。其中,投资收益增幅高达70%,算是一个亮点,原因是适时处置了部分金融资产。但其他项目均出现较大跌幅,尤其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高达249%。

(公司半年报)

更不容乐观的是,贵阳银行的盈利能力指标同比全面下降。上半年贵阳银行总资产收益率下至0.35%。

贵阳银行盈利能力指标一览

(公司半年报)

这种窘境,是大家都面临吗?也不是。

与同行相比,贵阳银行是少数营收和净利润双降的银行之一,营收增速在17家上市城商行中垫底,净利润增速在上述城商行中也处于末位。

(同花顺iFinD)

(同花顺iFinD)

不良率创新高

财报显示,截至6月末,贵阳银行资产总额达7415亿元,较年初增长5%;不过,与今年3月末的7450亿元相比有所下滑。

贵阳银行的另一个亮点是,在零售信贷领域呈现出明显扩张趋势。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该行母公司口径下的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余额达到60亿元,较年初增加17亿元,增幅达到39%。

贵阳银行半年报还披露,线上信用贷款产品“爽快贷”余额56亿元,较年初增加约16亿元,增长率为39%。

(公司半年报)

不过,贵阳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出现波动。由于房地产市场调整、经济放缓等因素,房企贷款恶化、部分批零企业还款难,加上前期扩张风险滞后暴露、存量客户风险劣化被纳入不良。截至2025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升至1.7%,较年初上升0.12个百分点,为2016年上市以来最高水平。

贵阳银行不良贷款率大升反映出在信贷投放策略、风险评估与管控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对其盈利能力与稳健运营造成不利影响。

贵阳银行在中报也表示,主要原因是部分存量客户风险质态劣化,按审慎原则将其纳入不良。

贵阳银行近3年不良率变化

(公司半年报)

贵阳银行上市以来不良率走势图

(同花顺iFinD)

从行业分布看,贵阳银行在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不良贷款情况较为突出。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从去年同期的1.06%攀升至1.75%;批发零售业不良率虽较年初下降了0.44个百分点,但仍处于约5%的高位。

(公司半年报)

贵阳银行在中报中表示,房地产业不良率上升是因为“部分存量房地产开发客户风险质态劣化”;批发零售业不良率下降原因是加大了对该行业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

贵阳银行不良贷款率升至新高,且风险聚焦房地产与批发零售业,暴露出其内部管控或存在短板。

有业内人士对《天下财道》表示,一般而言,出现这类情况,表明银行在贷前评估、贷后监控及行业集中度等方面或存在管理薄弱之处,对借款主体现金流和抵押物价值变化预警不足,风险难以及时管控。

值得注意的是,贵阳银行的贷款分类状况出现恶化迹象。与去年底相比,正常类贷款占比下降0.27个百分点,而关注类、可疑类、损失类贷款占比分别上升0.15、0.18和0.03个百分点。

(公司半年报)

财报还显示,贵阳银行2025年上半年关注类贷款迁徙率升至16%,高于2024年年末的11%,意味着关注类贷款向不良类迁移可能性加快;正常类贷款迁徙率由1.66%降至1.55%;可疑类贷款迁徙率约为88%,仍处高位。

这些数据某种程度意味着,贵阳银行风险迁徙路径活跃,需要警惕关注类贷款部分资产有向更高风险等级转化的可能。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贵阳银行拨备覆盖率约为238%,较去年底下降18个百分点。尽管较今年一季报末略有上升,但与过去几年相比,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

联合资信在《贵阳银行2024年跟踪评级报告》中指出,贵阳银行业务结构中投向政府相关项目的占比高,在房地产及建筑业的信贷投放规模较大,需关注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的管控压力。

(联合资信报告)

人事变动频繁

今年以来,贵阳银行人事变动频繁,也引发市场关注。

7月份,贵阳银行发布了两项董事变动公告,涉及的侯福宁和梁诚两人均在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被同时选举为董事。

其中,侯福宁独立董事任职资格获批历经一年之久,这在同类审批流程中时间较长。拟任董事梁诚“当选一年未获核准”,并在上任前辞职的情况则较为少见。

(公司公告)

此外,今年贵阳银行还经历了高管退休潮,董事、首席风险官邓勇和总稽核晏红武分别于2025年1月和5月因到龄退休离任。

6月初,贵阳银行审议通过聘任80后李虹檠为副行长,其任职资格尚待审批,李虹檠曾任广发银行总行战略管理部战略规划管理岗,加入贵阳银行后历任多职。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关键岗位人员的变动,在短期内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等核心业务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银行需要予以重视并积极应对。

面对业绩承压的现实,贵阳银行也在积极努力,其中一个选择是通过“节流”策略来应对。财报显示 ,上半年贵阳银行业务及管理费 17.54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18.37 亿元减少约8300万元,同比下降近5% ,其中职工工资及福利为 11.7 亿元,同比下降近3%。

截至今年 6 月末,贵阳银行在职员工数量(不含劳务派遣员工)为5829 人,据此测算,上半年员工人均薪酬约为 20万元。

尽管本次中报并未披露高管薪酬数据,但去年高管薪酬普遍上涨。比如,贵州银行董事长张正海和行长盛军,2023年薪均为66万元,2024 年两人分别上涨至95万元、89万元,涨幅分别为43%和26%。

(东方财富网)

在公司业绩连续下滑、普通员工薪酬承压的情况下,高管薪酬的逆势上涨,引发了市场对管理层激励机制合理性的关注。

(公开报道)

(公司半年报)

不过,如果放眼银行业整体水平,贵阳银行高管的薪酬水平也不算离谱。比如,市值低于贵阳银行的张家港行(002837.SZ)、江阴银行(002807.SZ),其董事长和行长2024年薪都超过100万元。

不过,另外一个现象也受到市场关注。自2016年上市以来,贵阳银行中期从未分红,2025年中报也未提及分红事宜。而上海银行、沪农商行、宁波银行、长沙银行等多家银行公布中期分红方案。如宁波银行、上海银行拟每股派现0.3元;长沙银行拟每股派现0.2元。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所有的内在表现,都会反映到资本市场的走势上。

虽然本轮A股市场表现火爆,但自7月中旬以来,贵阳银行股价一直萎靡不振,还在中报发布次日(下图箭头所指),又开启新一轮下跌走势。

截至9月11日午盘时分,贵阳银行股价报收6.02元/股,市值仅220亿元。

(东方财富网)

这种低迷的市场表现,自然让股民情绪也比较沮丧。

(东财股吧)

另据天眼查显示,贵阳银行自身风险2755条,周边风险18248条,预警提醒1944条。

(天眼查)

当然,困难之中也应看到贵阳银行的优势所在。比如,公司资产总额稳步增长,资本充足水平在业内处于中上水平,为应对困难提供了缓冲空间。

另外,贵阳银行将数字化转型设为“一把手”工程,今年6月9日审议通过设立数字金融管理部的议案。

只是,眼下贵阳银行要面对的是业绩连年下滑等诸多风险挑战,对此公司在年报中也表示,“将关注重点领域和行业风险,加大不良清收处置力度”。

贵阳银行未来将如何采取新的行动,化解风险压力,让业绩实现“逆袭”,给投资人更多回报?《天下财道》将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文章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王兴兴最新发声!实探2025外... 9月的上海,秋意初显,黄浦江畔再现科技与金融交汇的盛景。以“重塑创新增长”为主题的2025 Incl...
东北、西南携手晋级!市市通高铁... 文丨西部君观察一个省份的高铁发展水平,是否实现“市市通高铁”,是一个最常见的评判维度。截至2024年...
海外门店开越多,泡泡玛特越沉默... 2020年的泡泡玛特是一种现象,2025年的泡泡玛特是另一种。五年前,泡泡玛特港股上市,一场史诗级踏...
独家 | 大润发吕国铭退休,李... 交流超市调改,实名添加微信lihua759321进群多位市场人士向《商业观察家》确认,大润发的“核心...
HPV疫苗要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9月11日,A股市场中的HPV疫苗概念股股价齐涨,其中康乐卫士(833575.BJ)涨3.09%;万...
致远新能:因自身资金需求,控股... 9月11日,长春致远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致远新能,300985.SZ)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之一...
中小行半年报:有银行房地产不良... 2025.09.11本文字数:3516,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亓宁随着半年报披露,多数...
掏出10个亿打榜,阿里高层预谋...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作者:李惠琳图源:视觉中国阿里巴巴,拉开一条新战线。9月10日,旗下高德地图宣...
V观财报|阳煤化工及控股股东合...     中新经纬9月11日电 阳煤化工11日晚公告,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资,公司及控股股东合计被罚款...
2025财年利润增长6%,存货... 红星资本局9月11日消息 昨日,江南布衣(03306.HK)举行媒体线上沟通会,针对公司库存增加的原...
2025外滩大会,哈啰首款前装... 红星资本局9月11日消息,在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上,哈啰正式对外发布Robotaxi...
百度发起新一轮“AI重构战” ... 文 | 无锈钵大模型狂飙迈入第三年,竞争主线正变得愈发清晰。三年前,在OpenAI携ChatGPT打...
港股科技板块业绩稳健,机器人行... 港股科技板块业绩稳健,机器人行业未来可期《麦旗投资大礼包》栏目为您解答。(视频内容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
读懂IPO|泰凯英生产环节全部...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陆烁宜 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丨陆烁宜编辑丨郑琳IPO排队仅9个月...
从十大组件企业半年报看光伏出海...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陈佳鑫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陈佳鑫编辑|韩迅上半年,A股十大光...
甲骨文AI“超级订单”催热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彭新受最新财报与AI大单落地刺激,甲骨文股价连续两日大幅拉升。截至美国当地时间9...
独家!中国信达新总裁落定,中国... 9月11日,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获悉,中国银河金控原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宋卫刚将成为中国信达...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称将起诉罗永浩... 资料图。本文来源: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称将起诉罗永浩,罗永浩回应:好,来吧9月11日,在...
苹果发布会的隐藏细节,和遐想中... 外号“科技春晚”的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昨天结束,相信这两天大家已经资讯过载了。这次我们分享一些偏主观的...
基建8大巨头业绩比拼,集体面临... 受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房建业务缩水等影响,建筑企业面临业绩压力。天风证券近日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
东阳光拟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 南方财经记者程浩 东莞报道9月10日晚间,电极箔龙头东阳光发布公告,拟联合控股股东参与对中国算力龙头...
332亿,中国男装之王要IPO... 看到奶茶、美妆、潮玩、零食IPO,卖衣服的也坐不住了。作者 |云帆来源 |投资家(ID:touzij...
为什么高德要主动冲锋? 今年教师节阿里给马老师的献礼预热搞得很足。杭州西溪C区4号楼实施了超严格的保密措施,发布会前除了知道...
V观财报|10天翻倍先导智能:... 【V观财报|10天翻倍先导智能:固态电池相关业务推进存在不确定性】先导智能公告,公司股票近10个交易...
建发主办全球供应链CEO圆桌战... 在新一轮大航海时代中,如何打造一套健全、稳定的出海供应链体系,成为了各方关注的核心焦点,而作为“海丝...
四川长虹下属控股子公司终审胜诉... 9月11日,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长虹”)发布关于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涉及诉讼的进展...
对话泰兰尼斯创始人:从中国童鞋... 采访 / 崔大宝来源 / 节点财经当“带着娃上山下海”成为一种新风尚,家长们在为孩子选择装备时,也面...
今世缘:“黑马”减速 今世缘股... 资料图。今世缘:“黑马”减速王琳近十年来营收逐年上涨、两年前突破百亿的白酒“黑马”今世缘,突然减速。...
5个月涨了70%多!创业板三年... 五个月最大涨幅超过70%,时隔三年半之后,创业板指数重回3000点。9月11日,市场全天走强,三大指...
第一支用AI来执教的职业球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体育产业生态圈 (ID:ECO-SPORTS),作者:ECO氪体在体育圈里,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