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玫 北京报道
国内橡胶履带制造商元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元创科技”)IPO项目将于9月19日迎来深交所主板上会审议。
尽管自称处于行业“第一梯队”,但元创科技面临研发投入占比偏低、大客户集中度高、毛利率波动等多重质疑。如何化解市场对其在技术竞争力、客户结构稳定性和盈利持续性上的“拷问”,或成为IPO闯关成功与否的关键。
研发投入占比偏低,核心技术竞争力与迭代能力存疑
招股书显示,元创科技深耕橡胶履带行业多年,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是国内自主设计、研发、生产和经营多种规格型号的农用、工程机械橡胶履带和橡胶履带板的专业型企业,是橡胶履带国家标准起草单位之一。
然而,元创科技在报告期(2022年、2023年、2024年)内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0.57%、0.80%和0.72%,持续低于行业公认的高新技术企业门槛(3%),也显著低于不少专注技术驱动的制造业同行。
公司虽声称拥有36项专利,但研发投入强度与其“技术领先”的自我定位是否匹配?在橡胶履带产品迭代加速、主机厂对配套部件性能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元创科技能否跟上技术更新节奏?未来三年是否有明确的、大幅提升的研发投入计划及具体的技术突破方向?
针对有关疑问,元创科技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各期研发投入分别为713.81万元、908.09万元以及977.27万元,整体呈增长趋势,整体比例不高与当前橡胶履带类产品的工艺、技术较为成熟的行业状况相匹配,处于行业正常水平。
元创科技称,公司目前研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生产工艺及设备改进,以提高公司生产效率,提升自动化程度,提升产品性能参数;二是产品性能、结构改进,以满足行业内出现的特种履带需求,并有效提升公司产品寿命、便利性。公司目前有12个正在进行的自主研发项目,包括“高减震型橡胶履带的研发”“橡胶履带板注射硫化工艺的研发”等。公司未来会持续重视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大对专业人才及先进工艺设备的引进力度,并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机制,增强公司的创新能力,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大客户依赖成隐忧,公司如何规避风险
根据招股书,元创科技在其财务报告披露期内主营业务毛利率虽保持在较高水平,分别为21.58%、28.28%和22.75%,但其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问题引发市场关注。报告显示,该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0.10%、46.56%和49.94%。其中,第一大客户沃得农机贡献的收入占比分别为22.54%、18.83%和24.26%,显示出该公司对单一客户的依赖程度较深。
据了解,由于我国履带式联合收割机细分领域市场集中度较高,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公司仍将存在对沃得农机销售占比相对较高的情形。根据2024年模拟测算,沃得农机对该公司采购金额每下降1%,公司的营业收入将下降0.24%。这一数据无疑为公司的持续经营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如果主要客户自身出现经营不利变动,或者公司在产品质量、技术研发、生产交货等方面无法持续满足客户需求,可能导致主要客户订单大幅减少或终止合作,进而对公司的经营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对此,元创科技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公司客户集中符合行业特点,第一大客户沃得农机系履带式收割机行业龙头,市场占有率为67.40%,连续多年销量排名第一。公司与沃得农机合作时间超20年,双方建立了较强的业务粘性。元创科技为降低大客户依赖风险,采取双轨策略:一方面深化与沃得农机等现有核心客户的长期技术合作与粘性;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国内外新客户,如卡特彼勒、沃尔沃、柳工机械等工程机械头部企业,部分已进入试用或小批量采购阶段,同时扩大全球业务网络与服务能力,以分散风险并保障持续经营。
行业竞争加剧,能否守住市场与利润
橡胶履带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日趋激烈,售后市场领域价格敏感度尤为突出。元创科技在招股说明书中亦坦言,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主要客户与订单流失的风险。目前,公司超六成收入来源于售后市场,结构依赖性较强。在此背景下,公司有何具体策略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价格战?
对此,元创科技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为应对价格战与市场依赖,公司扩大主机市场份额,2024年主机市场收入占比提升6.1%;强化与沃得、三一等头部客户的定制化合作,增强粘性;推动产品多元化和研发创新,提升适配性,降低对售后市场的过度依赖;通过成本控制和协商调价机制,缓解价格敏感度高的售后市场压力。
招股书显示,元创科技报告期内毛利率出现一定波动,分别为21.58%、28.28%和22.75%,主要受原材料价格、美元汇率及产品售价等因素影响。若未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汇率剧烈波动或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跟调价格,公司能否及时、充分地将成本向下游传导?如何防范毛利率大幅下滑的风险?
对此,元创科技表示,由于公司主要原材料为大宗商品,或以钢材等大宗商品生产,因而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较为透明,下游客户可通过公开渠道获取相关价格波动信息。如遇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且持续高企的情形,公司与客户签订新合同或订单时,将参考原材料价格变动与客户协商调整产品价格。定价采用“原材料成本+工艺复杂度+订单规模”协商模式,具备成本传导能力。例如,2021年,受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公司与多家客户协商后上调了产品售价,于当年年中完成调价,体现了公司具备向下游客户传导原材料价格波动的能力。
此外,元创科技称,受市场竞争环境以及海运费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公司对部分型号适当下调价格,涉及的客户、型号范围及调价幅度相对较小。2025年上半年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整体下降,其中关键原料(原料胶、铁齿、炭黑)价格明显回落。若下半年价格保持当前水平,预计2025年全年原材料均价将低于上年及今年上半年,现有毛利率水平可维持,大幅下滑风险较低。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