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这回真摊上事了!就在中国反垄断调查升级的档口,老板黄仁勋人在伦敦,公开表态‘非常失望’,却也不得不服软说‘企业只能跟着大环境走’。
更劲爆的是,多家外媒接连爆料:国内监管要求阿里、字节这些大厂立刻停用英伟达那些‘中国特供版’AI芯片,连没交付的订单都可能一并取消!
一边是调查收紧,一边是采购叫停,很多人都在猜:英伟达会不会干脆退出中国市场?还是不得不低头降价、削减配置,硬撑到底?
这个问题,不仅牵扯一家巨头的命运,更牵动整个AI世界的力量博弈。”
一、监管+地缘,英伟达的“中国难题”越来越难解
9月15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直接发通报,说英伟达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尤其在之前收购迈络思时承诺没做到位,现在要进一步深入调查。
违规内容直指几个敏感操作:捆绑销售、差别对待客户、不开放技术接口……总之,就是被质疑“玩得太强势”。
消息一出来,英伟达股价当场就承压跌了一波。
但这还不算最伤的——更关键的是,这个时间点卡在中美新一轮谈判的节骨眼上,谁都看得出来,这不只是商业合规问题,更带着浓厚的政策博弈色彩。
果然,才过两天,多家媒体引用 insider 消息说:国内网信部门出手了,要求几家互联网巨头停止采购英伟达专供中国市场的“特供芯片”RTX Pro 6000D,连测试中的订单也一律暂停。
这比之前针对H20芯片的“窗口指导”严厉多了,等于是把英伟达在华最主要的销售路径给堵死了。
也难怪黄仁勋在外公开讲话时,一脸无奈地说“失望但理解”,一边承认中国市场极重要,一边也坦白:企业必须顺应“更大的议程”。
几乎同时,英伟达在英国宣布加大投资、扩建AI基础设施——这明显是在做风险对冲:东方不亮西方亮,这个市场不稳定,就去别的市场找增长。
二、“退出中国?”别急,这更像谈判策略,不是最终结局
英伟达会不会真退出中国?短期内,大概率不会。
为什么?很简单,中国是全球最不能忽视的AI算力市场之一,数据中心建设速度飞快,哪家芯片厂敢说完全放弃?
但现实问题是:监管越来越严、订单说停就停、反垄断调查还在推进……英伟达现在必须重新算一笔账:是不是得降价?是不是得开放接口?是不是要拆开捆绑销售的模式?
参考之前高通在中国的反垄断案例,这类整改通常给企业3-6个月窗口去调整商务策略、适应本地规则。
另一方面,英伟达那条“特供芯片”的路子,也越来越走不通。
包括路透、FT在内的媒体都报道过,RTX6000D这类芯片在大客户那里并不受欢迎,性能对比价格没太大吸引力,加上市面上还有灰产流通的其他替代芯片,导致很多企业宁可不买英伟达,也不想用“阉割版”。
如果大厂们都形成“能国产就国产,不能就观望”的共识,英伟达的特供战略基本就算失效了。
更麻烦的是,美国政策自己也反反复复——一边有人说允许恢复对华出口H20等芯片,但得多收企业15%的“分成费”,搞得像“放行但要抽成”;另一边又有声音骂这是在变相送AI算力给中国,会削弱美国自己的战略优势。
企业被夹在中间,怎么做都难。
三、美国的“唯一优势”正在松动?芯片之争已是三层博弈
《华盛顿邮报》和一些美媒最近提出一个挺吓人的观点:半导体可能是美国对中国“最后的优势”,如果连这都守不住,AI霸权地位可能真会动摇。
Anthropic的首席执行官阿莫迪也公开警告:继续卖先进芯片给中国,等于“拿未来做抵押”。
他们担心的不是某一款芯片多厉害,而是算力规模——一旦中国通过大量采购“降配版”芯片堆出总算力,美国在AI基础设施上的优势就会快速稀释。
有统计显示,自从2022年10月美国收紧对华芯片出口之后,美国在全球AI算力中的占比从51%涨到74%,中国则从33%降到14%。
如果现在又重新允许大量卖芯片,哪怕不是最先进的,也足够让中国算力大盘子回升。
而从中国的动作来看,这一轮监管出手不纯是为了“卡外资”,更是在推动一场产业重组。
除了国家队加大投入,百度、阿里这些企业也在加速自研芯片,目标就是形成“多玩家竞争、不完全依赖海外”的供应格局。
这个时候施压英伟达,要求它解除“软硬件绑定”、开放技术接口,既是反垄断,也是倒逼国产替代提速。
所以说,这场博弈已经不只是芯片本身——更是三层能力的较量:制造能力、算力总量、和生态话语权。
美国还在制造工艺和先进封装上领先,中国则在快速提升自给率、构建本土生态。谁在哪一环松懈,都可能改变整个战局。
【结语】
英伟达不会轻易说“再见中国”,但它在中国的故事,注定要换一种写法:
从过去“卖特供芯片+捆绑生态”的高利润模式,转向“开放接口、合作适配、有什么卖什么”的保守阶段。
而中国这边,通过反垄断+国产化两条腿走路,正在把AI算力的主导权一步步握回自己手中。
黄仁勋那句“企业只能随大势而行”,说透了这场博弈的真相——在国家级的科技竞争面前,再强的商业巨头,也得重新学会“看天气吃饭”。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这也是一堂深刻的启示课:
技术可以全球流动,但话语权必须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依赖别人“赏饭吃”,永远不如自己“能做饭”。
安全感,从来都是自己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