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曹雪娇
9月2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介绍,“十四五”期间,人民银行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一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同时,高度关注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图源:国新网)
其中,在化解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方面,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严肃财经纪律,推动地方政府统筹资金、资产、资源化解债务风险,剥离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功能,转型为市场化的经营主体;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债务重组,降低融资平台流动性风险和利息负担。相关工作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效。截至今年6月末,与2023年初相比,融资平台数量下降超过60%,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总体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水平大幅收敛。在金融支持房地产风险化解方面,人民银行立足宏观审慎管理的职能,优化调整首付比、房贷利率等多项政策,并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每年可为超过5000万户家庭减少利息支出约3000亿元。在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方面,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综合采取在线修复、兼并重组和市场退出等方式,推动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较峰值明显压降。
在外汇市场方面,人民银行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之中的决定性作用,面对多变的外部环境,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外汇市场参与主体更加成熟,汇率避险工具的使用也更加广泛,市场更具韧性。债券市场方面,人民银行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强化监管协同,及时向市场参与机构提示风险,有效弱化和阻断风险的累积。债券违约率保持低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资本市场方面,探索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货币政策工具,会同证监会创设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不断健全支持资本市场的长效机制。
“总体看,‘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潘功胜称。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