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投财经」获悉,2025年上半年,家居行业陷入低迷,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与消费需求疲软的双重夹击,全行业步履维艰。在此背景下,曾肩负数智化转型重任的“居然智家”品牌被悄然弃用,公司名称恢复为“居然之家”,此举折射出传统家居企业在数字化进程中的深度探索与阶段性反思。
作者 | XJ
01
财报承压
行业寒冬下,居然之家的线下布局加速收缩。2024年,居然智家卖场总数较前一年减少7家至407家,其中加盟店关停4家,延续了自2022年达到428家峰值后的连续两年下滑态势。
进入2025年,收缩趋势进一步加剧,上半年新增门店数量难以弥补关闭门店缺口,净减少门店集中于一二线城市的大型卖场。以昆明为例,当地门店数量已从高峰期的5家锐减至2家,部分区域出现市场空白。这一现象直接映射出经营压力——高企的租金成本与不断流失的客流量矛盾激化,部分门店已连续多个季度亏损。
2025年中期财报更直观暴露了公司的经营困境。数据显示,居然智家上半年营业收入64.45亿元,同比增长1.54%;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同比下降45.52%。尽管营收增幅有限,但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负增长,仍实现2.4个百分点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电商的激烈围剿下,传统卖场能取得如此业绩实属不易。由于去年同期存在0.88亿元亏损,今年上半年勉强实现“扭亏”。
当前困境源于双重挤压:一方面,线下卖场出租率下滑导致租金收入缩减;另一方面,为维持客流开展的促销活动拉低了整体毛利率。费用端压力同样突出,数智化转型的研发支出与线下门店的固定成本形成双重负担,致使净利润承压更为显著。转型阵痛叠加行业需求萎缩,共同构成中期财报的严峻局面。
02
转型未达预期
面对传统卖场模式的衰退,居然智家于2024年12月启动品牌焕新并加速数智化转型,试图通过“洞窝”“居然智慧家”“居然设计家”三大平台构建新生态体系。
2024年12月9日,居然之家发布公告,将中文名称由“居然之家新零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居然智家新零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然而仅9个月后,2025年8月27日,这家行业龙头便宣布恢复“居然之家”原名。短时间内两次更名,外界普遍推测与企业数智化转型未达预期密切相关。
早在2022年,居然之家便高调升级为“居然智家”,斥巨资搭建数字化基础设施,与火山引擎等科技企业深度合作,推出“居然设计家”“洞窝”等线上平台。尽管投入巨大——“居然设计家”平台注册用户已达1892万,积累了海量商品模型与设计案例;“洞窝”平台GMV也曾快速增长,但这些线上数据始终未能有效转化为实际业绩支撑。
随着行业压力增大,公司开始重新评估资源投入效率。2025年二季度起,研发费用增速明显放缓,部分数字化项目遭搁置或缩规。此次品牌名称回归,表面是策略调整,实则标志着战略重心从激进的数字化扩张转向线下零售基本盘的巩固。
从“居然智家”到“居然之家”的名称变迁,浓缩了传统家居企业在数智化浪潮中的探索历程。在行业净利润普遍承压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创新投入与经营实效,仍是居然之家及同行企业亟待破解的难题。这场战略调整的实际效果,终将在未来的财报数据与市场竞争中见分晓。
本文来源虎投财经,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青年创业合伙人社区 | 青伙App
创业大数据平台 | 虎投财经、汇企通小程序
大学之城直播基地 | 武汉
虎投众创空间 |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