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由Manus×DeepSeek联合发布,从经济、教育、医疗、气候、物价五维度打分,三座南方城市用不同长板,交出“住得舒服”的高分答卷。
广州以448分登顶。经济活力89分、教育99分、医疗92分,三项均居全国前三;全年气温22℃均值、124公里地铁网、三甲医院超80家,让“吃早茶、逛花城”成为日常。更难得的是,广州把房价收入比控制在13倍,低于沪深的18倍,年轻人留下门槛更低,宜居“冠军”实至名归。
香港439分摘铜。医疗98分、教育97分、交通93分,世界级水准;港大、中文、科大三大名校全球前50,公立医院急诊收费仅180港元。短板是物价59分,住宅尺价全球最高,但港府今年推出“北部都会区”2.0,计划十年建33万套公营房,把居住成本拉回合理区间,香港正用“补民生”捍卫三甲席位。
厦门410分入围,排在第17。气候与交通两项拿到90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9%,高铁4小时直达沪深;教育86分,厦大全国最美校园自带“学霸滤镜”;物价71分,房价仅为深圳的45%,岛内外的地铁、BRT、海上自行车道串起“15分钟生活圈”。近年,厦门又引进中航锂电、宁德时代两大千亿项目,新增高薪岗位3万多个,让“宜居”同时兼顾“宜业”。
从广州的均衡、香港的极致,到厦门的小而美,30强榜单说明:宜居不是“一线”专利,而是谁能把经济机会、生活成本、公共服务调成最适合自己人口味的“黄金比例”。下一程,谁能继续微调配方,谁就仍有机会冲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