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兴化养殖户手持大闸蟹
蓝鲸新闻9月24日讯(记者 孙煜)秋分过后,江苏大闸蟹核心产区陆续开捕。
9月23日,蓝鲸记者来到被誉为“中国河蟹第一市场”的江苏兴化,从事大闸蟹养殖20余年的董佳贝告诉记者:“相比去年,今年的天气更加适合大闸蟹生长,预计今年产量会有提升,价格将有所下降,此外今年大闸蟹成熟期较长,品质也更好。”
兴化板桥故里水产品养殖基地现场;蓝鲸新闻 孙煜摄
而消费者颇为关心的阳澄湖大闸蟹,则将于9月26日开捕,蓝鲸记者获悉,不同于其他产区大闸蟹价格同比下降,阳澄湖大闸蟹价格将略有上涨。
谈及阳澄湖大闸蟹可能涨价的原因,有业内人士告诉蓝鲸记者:“今年协会对大闸蟹商家做了更严格的管理,并且会给出官方指导价,虽然大闸蟹价格是随行就市,但凡是低于协会的指导价,市场就会默认为是假的阳澄湖大闸蟹。”
螃蟹肥不肥,一验便知
“大闸蟹消费正在回归理性。”董佳贝讲道,“从前大家买大闸蟹多是送礼,现在更多是自己食用,消费者目前对大闸蟹的需求是够肥、够好吃。”
如何判断一只大闸蟹肥不肥呢?养殖人员表示:“大闸蟹饱满度的判断标准是‘肉肥膏满’,在大闸蟹挑选时,首先按照公蟹、母蟹进行划分,再根据不同的重量划分,最后需要有经验的验蟹师判断大闸蟹的品质,蟹壳颜色、蟹腹是否透出黄色、蟹的后缘打开情况……都是验蟹师判断一只大闸蟹品质的考量因素。”
董佳贝介绍道:“验蟹师的经验,直接决定了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大闸蟹品质好不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岗位。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傅,一整个螃蟹季的工钱最高能到30万元,日工资在2000元左右。”
此外,一位验蟹师告诉记者:“工资高,但整个螃蟹季十分繁忙,有螃蟹就要及时验,要保证尽快送到消费者那里,对时效性要求较高。”
实际上,不同验蟹师对螃蟹的判断存在差异,为了有更加量化的判断标准,盒马鲜生与上海水产所和上海海洋大学专家合作,研发出“电子验蟹师”,通过数值测量大闸蟹肥满度。盒马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款机器使用算法计算出螃蟹肥满度(K值),解决了肥满度无法被看见的难题。
盒马水产采购人员在现场展示“电子验蟹师”操作流程,将捆好的大闸蟹放置在仪器上,点击测试按钮,蟹的重量、肥满度、公母蟹的种类等数值都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盒马“电子验蟹师”;蓝鲸新闻 孙煜摄
蓝鲸记者获悉,目前人工验蟹师与电子验蟹师是配合的状态,人工前期进行挑拣,机器的目的是二次检验,避免人工判断误差。
大闸蟹溯源、防伪再升级
据运满满2024年统计数据,全国至少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5个地区具有一定规模大闸蟹养殖。
大闸蟹产区众多,如何判断产地?出现问题后又应该如何溯源?行业常见的做法是“蟹扣”。以盒马为例,在今年上线的每一只大闸蟹身上,都绑上了一枚“蟹扣”。盒马水产采购慕晓表示:“消费者拿到手后,扫描蟹扣背后的二维码,就能知道这只大闸蟹的具体产地。此外,今年按照一周七天设计了七种不同颜色的蟹扣,消费者通过观察蟹扣的颜色,就能辨别每只螃蟹的上市日期。”
阳澄湖作为大闸蟹的重要产区,今年则对蟹扣数量做出更严格的限制。蓝鲸记者获悉,阳澄湖大闸蟹协会为应对此前出现的使用假蟹扣、重复使用蟹扣来假冒阳澄湖大闸蟹的情况,今年将蟹扣配发与养殖水面直接挂钩,每亩不超过600只螃蟹,派发不超过600只蟹扣,蟹扣用完即强制下架,确保大闸蟹的溯源管理。
此外,针对蟹券发售,有业内人士告诉蓝鲸记者,消费者尽量挑选正规渠道进行购买,可以避免兑换高峰不发货、价格高位不发货、缺斤少两情况。苏州消保委此前披露案例显示,有消费者在通过蟹卡提货时遭遇兑换难题,多次协调后商家决定为其提供对等价格商品。
有业内人士告诉蓝鲸记者,有蟹卡商家以次充好,其实是在搏消费者投诉的概率,在他们看来不可能所有消费者都进行投诉、要求赔偿,这样便有了一定的利润空间。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商家在售卖蟹卡时,其实手里是没有大闸蟹的,蟹卡卖出去后才去找蟹,这也造成以次充好、延迟发货的现象。”
大闸蟹的养殖周期历时较长,从春节后将蟹苗投入蟹塘,至中秋节前收获,至少半年,全程投喂小鱼、玉米等。有养殖户告诉蓝鲸记者:“很多低价的大闸蟹,在我们看来连养殖成本都无法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