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于娜 北京报道
作为从儿童疫苗向成人疫苗转型的典型企业,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下称“百克生物”)的困境折射出传统疫苗企业在产品迭代、市场开拓与研发转化中的共性难题。
2025年上半年,百克生物交出上市以来最严峻的成绩单: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下跌53.93%;归母净利润亏损7357万元,同比下滑不仅加重了2024年营收增速放缓的颓势,更标志着公司自2023年带状疱疹疫苗上市实现短暂增长后,水痘和带状疱疹疫苗两大核心产品同时失速,使公司陷入“传统产品撑不住、新兴产品接不上”的增长真空。
针对上述问题,百克生物在回复《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外部环境、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受种者疫苗接种意愿下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上半年业绩较同期有所下降。对此,百克生物紧密关注市场动态,结合产品特点、市场情况及医防融合相关政策,持续采取创新营销渠道策略,努力提升公众对相关疾病的认知度,提升疾病预防意识,以激发受种者需求。同时,百克生物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推进在研管线进度,为未来发展储备新的增长点。
双核心失速
成立于2004年的百克生物是一家主要致力于传染病防治的创新生物医药企业,2021年6月在科创板上市,控股股东为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三年,百克生物的业绩波动轨迹背后浮现出其过度依赖单一产品矩阵的风险。
作为百克生物曾经的“现金奶牛”,水痘疫苗在2021年至2023年,营收从10.2亿元降至8.2亿元,销售量从811.35万人份缩水至671.14万人份,三年间销量降幅17.3%。2024年虽实现2.16%的微增,但8.37亿元的营收规模仍难掩颓势,毛利率从2021年88.64%下滑至84.84%,反映出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价格压力。2024年水痘疫苗仍为百克生物贡献近70%营收,市场依赖性未根本改变。
(来源:百克生物2024年年报)
水痘疫苗的困境源于双重挤压:一方面,国内新生儿出生率从2016年的1883万人降至2023年的902万人,直接导致儿童疫苗市场容量萎缩;另一方面,竞争对手从3家增至5家,华兰生物、科兴生物等企业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县域市场,2024年水痘疫苗中标均价较2021年下降12%,“量价齐跌”的风险已成现实。
百克生物水痘疫苗在江苏等地的中标价从2021年的65元/支降至2024年的58元/支。然而价格下降趋势仍在延续,2025年4月深圳市疾控中心公布的公费水痘疫苗中标结果显示,康泰生物以25元/支的历史最低价中标,较2024年江苏省58元/支的中标价降幅超58%。
不仅如此,康泰生物水痘疫苗2024年获批上市后,其2025年产能规划达100万支/年,可能进一步拉低市场价格。
百克生物另一明星产品带状疱疹疫苗的市场表现更具戏剧性。2023年,作为国产首款获批40岁以上人群接种的产品,百克生物带状疱疹疫苗上市首年即实现66.35万人份销售,收入达到8.83亿元,成为公司寄予厚望的“第二增长曲线”。
但好景不长,2024年,带状疱疹疫苗的销量暴跌至20.04万人份,销售量同比下滑69.8%,生产量89.86万人份与销售量的严重倒挂,导致库存激增79.97%。这款毛利率高达96.08%的明星产品,为何在一年间境遇逆转?
“深层原因在于市场教育的系统性缺失。”一位不具名的疫苗专家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与进口产品葛兰素史克Shingrix长期的市场培育相比,百克生物对带状疱疹“发病痛、并发症多”的疾病危害显得不足。
数据显示,国内50岁以上人群带状疱疹认知率不足30%,接种意愿仅为12%,远低于流感疫苗的45%。上述疫苗专家表示,百克生物沿用儿童疫苗的“疾控中心主导”销售模式,对成人疫苗依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私立诊所等终端覆盖不足,容易导致出现“想接种的人找不到渠道,有渠道的地方缺乏推广”的尴尬局面。
百克生物在2024年唯一实现增长的鼻喷流感疫苗,虽实现1.41亿元营收,但仅占总营收的11.39%,难以扛起业绩大旗。并且,迪福润丝生物的冻干鼻喷流感疫苗已提交临床申请,预计2025年上市,或将分流市场份额,同时,四价流感疫苗凭借更低价格和更广覆盖,仍将主导市场。
研发能否破局
在业绩持续承压的背景下,百克生物选择加大研发投入能否成为破局之道?
百克生物2021—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93亿元、1.98亿元、1.99亿元、1.56亿元,占营收比例依次为16.03%、10.85%、10.89%、12.70%。2021年因带状疱疹疫苗等项目集中投入达峰值,随后两年保持高位平台期,2024年受项目推进节奏与资本化减少影响回落。
进入2025年上半年,百克生物研发力度明显加大,研发投入为9820.0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34.47%,较上年同期的8552.99万元增长14.81%。横向对比同行业,康希诺、沃森生物等企业同期研发投入占比约20%—30%,百克生物的研发强度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
百克生物构建了包括mRNA、佐剂技术在内的五大平台,2025年上半年,百克生物主要在研项目共计16项,其中处于已获批临床试验及申请注册阶段的项目11项。在研管线多个产品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佐剂流感疫苗(三价)、佐剂流感疫苗(四价)、百白破-Hib联合疫苗、青少年及成人百白破疫苗共5项申请临床批件,其中,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佐剂流感疫苗(四价)已获得临床批件。另外,百白破疫苗(三组分)、狂犬单抗、破伤风单抗处于临床阶段,冻干狂犬疫苗(人二倍体细胞)、HSV-2疫苗也已启动临床试验。
不过,一位长期关注医药企业的投资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百克生物看似形成了丰富的研发梯队,但研发投入的规模效应并未显现,转化效率问题日益突出。但除带状疱疹疫苗外,8月26日获批上市的液体鼻喷流感疫苗仅是现有产品的剂型升级;而真正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HSV-2 mRNA疫苗等,均处于早期临床阶段。
“研发管线的风险结构值得警惕。”上述投资人表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性疫苗研发属于高风险领域,全球尚无成功案例,研发失败率超90%。而在mRNA疫苗这一前沿赛道,百克生物起步较晚,国内已有斯微生物、艾博生物等企业积累了更多临床数据。
疫苗行业特有的长周期、高风险属性,要求企业在研发聚焦、市场教育与产能规划间找到精准平衡。今年上半年,百克生物推动营销策略创新,努力提升市场占有率。百克生物表示,公司结合基层医生培训和公众科普教育,通过学术推广活动,纠正公众认知误区,以增强带状疱疹疫苗认知度,推动主动预防接种,提升市场占有率及品牌知名度;聚焦社会疾病科普,产学研媒多方协同,开展“带疱者说”系列活动,聚焦带状疱疹疾病防控,填补公众的认知空白,推动疾病预防关口前移,助力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国际营销方面,公司稳步推进已上市产品在俄罗斯等国的注册工作,同时与多方开展合作意向对接。
责任编辑:姜雨晴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