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晚,名创优品发布公告,其将建议分拆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让TOP TOY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TOP TOY已经于当天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早在三年前,名创优品在港股美股双重上市时,创始人叶国富就提出,希望三年内TOP TOY能够单独上市。如果TOP TOY顺利上市,叶国富手中的上市公司将增至两家。
针对名创优品分拆TOP TOY独立上市一事,9月26日晚,南都湾财社记者向名创优品相关负责人进一步了解情况,其表示,以公告为准。
名创优品再造一个上市公司
TOP TOY迈出分拆第一步
TOP TOY品牌创立于2020年12月,定位为潮流玩具集合店,主要售卖授权IP玩具、自有IP玩具和第三方品牌玩具等,产品涵盖盲盒、积木、手办、拼装模型、玩偶、一番赏和其他潮流玩具等主要品类,去年其开始拓展海外市场。今年8月,TOP TOY宣布完成了由淡马锡领投的战略融资,投后估值约100亿港元。
9月26日当天,TOP TOY已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表,迈出了分拆的第一步。香港联交所已初步确认名创优品可以进行分拆,但最终上市还需上市委员会批准。
TOP TOY的分拆方式包括全球发售,即向公众和机构投资者发售TOP TOY股份,以及分派,即向名创优品股东实物分配TOP TOY股份作为特别股息。TOP TOY分拆后将成为名创优品附属公司。
名创优品董事会认为,建议分拆可更准确反映TOP TOY集团自身价值;将使TOP TOY业务更能吸引看好潮玩产业高增长机遇的投资群体;TOP TOY价值预期将获得提升,而名创优品作为TOP TOY 的控股股东,可通过并入TOP TOY的财务业绩,享受TOP TOY业务潜在增值收益。
名创优品进一步指出,通过建议分拆,TOP TOY作为专注潮玩集合品牌的独立市场形象,将有助于加速业务增长;TOP TOY未来在需要时能直接、独立以单独主体进入股权及债务资本市场,并进一步提升TOP TOY获取信贷融资的能力;使TOP TOY管理层的职责与其经营及财务表现的关联更加紧密;为评级机构及有意分析TOP TOY业务的信贷状况并据此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提供更清晰的信用状况。
市场上早有TOP TOY要独立上市的风声。今年3月和6月,名创优品就两度被传要分拆TOP TOY,6月,名创优品发布公告确认,其正在对其以“TOP TOY”品牌运营的潮流玩具业务潜在分拆上市可能性进行初步评估,以期优化股东价值。
更早之前,2022年7月13日,名创优品在港股美股双重上市时,叶国富就表示,会聚焦精力打造名创优品和TOP TOY两个品牌,“希望可以在3年内让TOP TOY实现单独上市”。
TOP TOY收入仍在快速增长
但是今年开店有所放缓
在业绩层面,2024年,TOP TOY收入同比增长44.71%至9.84亿元,GMV同比增长41.04%至11.48亿元,财报中未披露其具体利润水平,公司则公开透露已实现全年盈利。今年上半年,TOP TOY收入同比增长73.0%至7.42亿元,占名创优品总体收入的比例为7.90%。
在门店经营层面,今年上半年,TOP TOY在中国内地门店的交易总量同比增长了53.19%至约720万,平均客单价同比减少2.7元至56.1元,这共同推动TOP TOY中国内地门店GMV同比增长了52.59%至7.95亿元,算上海外市场,TOP TOY上半年GMV为10.48亿元。
不过,今年上半年,TOP TOY同店销售额增长率录得低个位数下降,而去年全年,TOP TOY的同店销售额仍能保持中个位数增长。名创优品在财报中透露,今年第二季度,TOP TOY的同店销售额增长率已经有所改善,同比优化至低个位数的增长率。
TOP TOY开店也有所放缓。截至今年6月底,TOP TOY门店数为293家,半年净增加门店17家,净增加门店数有所下降。2024年上半年,TOP TOY较年初净增加门店47家,2024年全年其净增加门店128家。
对此,名创优品相关负责人曾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解释称,TOP TOY开店更加注重门店质量,虽然上半年门店净增没有去年上半年多,但是TOP TOY 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同比增长(73%)要比24年上半年同比(38%)大幅加速,Q2营收更是实现了87%的同比增长。在开店放缓的背景下,营收超预期高增长。
叶国富透露,TOP TOY今年的业绩增长目标是70%-80%,门店数量的净增长将是50到60家。
对比已经上市的潮玩公司,TOP TOY的规模仍然较小。2025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实现营收138.8亿元,净利润为45.74亿元;同期,布鲁可收入为13.3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2.97亿元。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