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美贸易战,现在大伙都盯着芯片、人工智能这些高科技领域较劲。特朗普却总在各种场合翻来覆去念叨,核心就一个诉求:希望中国多买点美国的农产品,尤其是大豆。这颗不起眼的豆子,到底藏着多大的杀伤力?
先说说经济上的事儿。美国大豆这东西,一半产量都得靠出口才能消化。以前中国是美国大豆最大的买家,最多的时候能占美国大豆出口量的 60%。但这几年,中国买大豆的路子变了。
到 2025 年,巴西早就把美国挤下去了,成了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方。美国大豆占中国进口市场的份额,从最高时候的 40% 一下子掉到了 18%。就说今年 5 月到现在,咱们中国这边连一粒美国大豆都没买过 —— 这事儿近 30 年都没发生过。
美国农民这下可惨了。2025 年美国农业倒是丰收了,可大豆价格跟着就暴跌,农民的收入直接腰斩。
再看政治这头。美国中西部那几个州 —— 伊利诺伊、艾奥瓦、明尼苏达,都是大豆主产区。这些地方可是共和党中期选举前的关键票仓。
以前这些州的农民都是特朗普的死忠粉,只要他说话,基本都跟着投票。现在不一样了,农民们开始对特朗普的政策犯嘀咕,甚至有点不满。
“政客新闻网” 也说了,这次中国停购美国大豆,最吃亏的就是美国豆农。因为之前特朗普第一任期搞贸易战,他们的大豆就没法顺利进中国市场,到现在都没缓过劲来,这次又遭了重。
白宫也想过办法安抚农民。他们说要在跟其他国家签贸易协定时,逼着人家必须买美国农产品,还承诺给本国农民发补贴。可这些招根本不管用。
就拿美日贸易协议说吧,美国逼着日本每年买 80 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可这 80 亿还没到 2020 到 2024 年那几年,日本每年平均买美国农产品 143 亿的零头呢,等于没涨反而降了。
共和党人还想在 “大而美法案” 里动心思,打算削减美国公民的营养补贴,把省下来的 600 亿美元给农民当援助。但就算这钱能批下来,也得等下个种植季才能到农民手里,远水解不了近渴。
还有全球定价权这块。美国本来是世界第二大大豆生产国,也是第二大出口国,全球大豆定价权一直攥在他们手里。全球大豆价格怎么定,主要看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行情。
而且全球粮食贸易里,美国的 ADM、邦吉、嘉吉,再加上法国的路易达孚,这四大粮商就垄断了 80% 以上的份额。他们经常操纵大豆价格,从其他国家身上捞钱。
但咱们中国也没闲着,一直在想办法破局。这些年,咱们通过期货这类金融工具,在国际上慢慢争到了一些话语权。
2002 年的时候,大连商品交易所就把大豆期货拆成了两种:黄大豆 1 号是是非转基因的,能直接当食材用;黄大豆 2 号是转基因的,主要用来榨油。然后把这两种期货都推上市场,给全球提供咱们中国优质高蛋白大豆的价格参考。
慢慢的,国内大豆期货价格不再跟着美国芝加哥的价格走了,国内外大豆价格的关联度越来越低。
咱们还在拓宽大豆进口的渠道,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除了巴西,咱们还从阿根廷、俄罗斯,还有非洲一些国家买大豆。现在基本形成了 “主要买巴西豆,美国豆只是偶尔补点货” 的格局。
另外,咱们还在优化饲料配方,比如用豆粕和其他原料混搭,减少对大豆的依赖。同时也在提高自己的大豆产量,比如在东北、华北这些适合种大豆的地方,扩大种植面积,增加自给能力。
其实在这场大豆较量里,特朗普翻来覆去念叨着让中国买豆,看着像笑话,实际上正好说明美国离不开中国市场。这小小的黄豆,不只是关系到美国农民能不能活下去,还牵扯着美国的经济、政治,还有全球定价的权力。
咱们中国通过多找进口渠道、发展自己的期货市场这些办法,正在一点点打破美国对大豆市场的垄断。
以后随着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的变化,这颗不起眼的豆子,说不定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毕竟粮食安全是大事,谁能握住关键农产品的主动权,谁就多了一份底气。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美国农民丰收季抗议 白宫对华关税战让大豆卖不掉
环球网:美国农民丰收季抗议 白宫对华关税战让大豆卖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