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A股还在休市,港股已经杀疯了! 10月2日,恒生指数一举突破27000点大关,恒生科技指数狂拉3.54%,中芯国际单日暴涨12.7%,黄金、锂电板块集体飙涨——这波“假期嗨翻天”的行情,是不是让你心里直打鼓:会不会又是外资挖坑,等A股开盘就套人? 但猎人可以肯定地说,这次剧本真的换了!
这场暴涨不是游资短炒,而是实打实的长期资金布局。 美联储10月降息概率飙升至100%,12月再降概率高达88%,全球流动性闸门彻底打开。 更关键的是,这波港股上涨发生在沪股通休市期间,完全是外资主动扫货,而不是为了“割A股韭菜”。 数据显示,外资多头基金8月流入中国股市规模达10亿美元,而2024年全年曾流出170亿美元,全球基金对中国股市仍“低配1.3个百分点”,补仓空间巨大。
科技股成为绝对主力:阿里巴巴年内涨幅已达125%,腾讯股价创四年半新高,摩根大通将阿里目标价大幅上调至240港元。 AI与云计算正在重构估值逻辑——阿里云收入连续8个季度加速增长,腾讯的混元3D模型精度提升3倍,研发投入同比激增119%。
港股的盘面就是节后A股的预演。 半导体板块中,中芯国际单日暴涨12%,华虹半导体涨7.12%,背后是全球AI服务器拉动的存储芯片需求爆发。 美光科技宣布存储产品涨价20?0%,三星计划第四季度DRAM价格上调15?0%,摩根士丹利预测HBM市场规模四年内将激增17倍。 中芯国际当前动态市盈率约35倍,仍低于台积电的42倍,国内半导体自给率目标50%的政策红利还在后头。
有色资源板块同样炙手可热。 伦敦铜价突破10500美元/吨,黄金冲上3895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 美联储降息打开大宗商品涨价空间,而供给端却卡得死死的:缅甸锡矿出口管制未松,国内铜矿库存降至五年低位。 港股力勤资源、灵宝黄金跟涨,A股的洛阳钼业、华友钴业节后大概率直接高开。
数据不会骗人。 近十年统计显示,A股国庆后5个交易日上涨概率达60%,而在牛市年份,这一概率升至66.67%。 恒生科技指数节后上涨概率更是高达72.86%,且与A股共振效应显著——2017、2019、2020年牛市中,恒生科技指数节后涨幅比恒生指数高出2.49%至5.18%。
私募排排网调查显示,65.38%的私募选择重仓或满仓过节,仅有5.77%的机构轻仓。 节前主力资金净流出346亿元,但北向资金逆向净买入28亿元,重点加仓半导体和新能源。 历史经验表明,节前流出的资金通常在节后回流,2024年国庆后首日就回流186亿元。
这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是“全球水牛”。 美联储降息导致美元流动性溢出,新兴市场成为蓄水池。 南向资金已连续增持腾讯,持股占比达11.03%;高盛、富达国际等机构明确“超配中国科技股”,摩根士丹利将MSCI新兴市场指数目标上调,其中中国资产贡献超60%的上涨空间。
板块轮动并非杂乱无章:7-8月AI算力、创新药先涨,9月新能源、存储芯片跟进,10月有色资源爆发。 这是典型牛市中的“主线轮动”,而非热点散乱。 计算机、美容护理、环保等行业节后涨幅中位数居前,消费、高β和成长板块在港股假期上涨概率达80%。
尽管行情火热,但隐患仍在。 海外市场波动是首要风险:若国庆期间美股因美联储政策预期变化或地缘冲突回调超2%,可能冲击A股开盘情绪。 国内基本面验证同样关键:若国庆消费数据(旅游、零售)不及预期,顺周期板块的修复动力将受削弱。
部分机构已提示理性投资。 明泽投资基金经理胡墨晗指出,市场普涨行情可能难以持久,基本面并未完全稳固。 英大证券原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提醒,行情越火爆越要控制风险,切勿盲目上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