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大军,浩浩荡荡!
2025年以来,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和赤峰黄金等企业率先完成H股上市。紧接着,安井食品、康乐卫士和百利天恒等企业也已通过了备案程序,上市进程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
正在排队等候的阵容也很强大,像三一重工、赛力斯等企业都已正式递交了上市材料,豪威集团、牧原股份等企业也明确启动了H股上市计划,蓄势待发。
最近,港交所再传捷报,三花智控,也成功挂牌了!
而三花智控之所以能顺利赴港上市,看看其交出的成绩单就知道了!
2020-2024年,三花智控的营收从121亿元连年增长至279.5亿元,年复合增速达23.25%;净利润从14.62亿元一路上升至30.99亿元,年复合增速达20.66%。
到了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延续了过去的增长态势,营收同比增长了19.1%,净利润则是实现了39.47%的同比增幅,增长态势强劲。
要知道,近年来国内汽车的产销量增速趋缓,2025年一季度,同行拓普集团的净利润都呈同比负增长的态势。这一背景下,三花智控依旧能实现业绩向上,很是难得。
当然,这样的业绩表现也让三花智控获得了强烈反响。
6月23日,三花智控成功发行了4.14亿股H股,在扣除1.59亿港元的发行费用后,总共募到了91.77亿港元(约84亿元人民币),也让公司正式构建了“A+H”的双平台架构。
那么,手握重金的三花智控,下一步如何走呢?
答案或许就在公司的扩张计划中!
三花智控在H股招股书中披露,未来公司会将此次超一半的所得款项用于海内外的产能建设。
事实上,近年来三花智控一直没停下过加码产能布局的步伐。
截至2024年底,三花智控在全球共有48个生产工厂,其中13个海外工厂撑起了公司总收入的半壁江山。
同时,其在建的项目依旧众多,包括年产1200万套热管理部件的改造、年产400万套新能源汽车热泵部件改造等在内的项目达20几个,其2024年的在建工程总额高达21.72亿元。
虽说这次上市募资成功,给三花智控对后续项目的资金投入方面带来保障。但是,这些大规模的产能扩张计划却仍给人心理蒙上一些疑虑。
毕竟,若市场增长有限,三花智控要想消化产能得去抢同行的客户,价格战这种方式就难以避免,从而会给公司的利润增长带来隐患。
那么,其新产能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去消化吗?
如今,三花智控的经营格局是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汽车零部件双主线。2024年,其这两块业务的营收比例分别达到59.26%、40.74%。
从需求空间来看:
虽说国内空调零售市场的增长趋缓,但放眼海外,东南亚、中东和拉美等地区的空调渗透率比较低,像印尼2024年的空调渗透率不到30 %。
根据数据,2024年全球空调市场的规模约2017亿美元,预计2032年有望突破2800亿美元,年均增速约6%,可见未来的市场空间还很广阔。
不仅如此,海内外对高附加值的汽车集成化热管理模块的需求正在逐年释放。预计2028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的市场空间有望达1500亿元,2025-2028年的年复合增速超13%。
这对早已和全球多家空调厂商、车企建立了合作关系的三花智控来说,或许便是机遇。
按照收入计算,2024年三花智控在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市场的市占率约为45.5%,排在第一,在汽车电子膨胀阀、集成组件等细分领域的份额也稳坐第一。
三花智控也明确表示过,会在接下来重点布局墨西哥、波兰和越南等海外市场,以形成对北美、欧洲和东南亚市场的辐射。
所以,未来三花智控也有望凭借份额优势承接全球范围内的零部件需求。
从产能利用情况来看:
2024年,三花智控的总产能利用率为91.2%,可见现有业务的需求还是很旺盛的,虽然没到100%饱和,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也已经算很好了。
而且,一般企业的剩余产能也起到缓冲垫的作用,需要用于应对产线维护、突发订单和新产品试制。
再加上头部厂商会要求供应商具备产能弹性,并承诺未来的供应能力。那么,三花智控的扩产计划,也正是为抢占未来市场高地下的先手棋。
所以从现有的产能利用情况、未来的需求空间两个角度出发,三花智控想要更大的突破,开足马力扩产的合理性是能站住脚的。
不能忽视的是,三花智控还明确表示会将募来的资金用于机器人领域。
据悉,三花智控会将约30%的资金用于产品组合的持续全球研发及创新,其中约10%将专门用于仿生机器人领域的研究。
三花智控对人形机器人的布局聚焦在执行器领域,而执行器技术和公司现有的汽车热管理技术同源,都涉及精密电机控制、流体传动等,就使得公司能快速实现技术迁移。
而且,执行器也是人形机器人价值量最高的部分,相当于机器人的肌肉,给关节的运动提供动力。
从进展来看,早在2023年4月,三花智控就和绿的谐波在墨西哥合资设立了企业,以开发谐波减速器。
2024年1月,三花智控又公告计划投资不低于38亿元,建设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和域控制器的研发生产基地。2025年1月,其和峰岹科技更是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空心杯电机的研发。
目前,三花智控已形成“电机+减速器+执行器”的完整布局,进展在行业中算快的。未来依靠技术同源优势和先发布局,三花智控便有望吃上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这口蛋糕。
最后,总结一下。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想着田里”。这句话形容三花智控赴港上市募资的棋局,再合适不过了。
眼下,三花智控开足马力扩产或许只是这盘棋的第一步,长期来看,公司落子人形机器人领域,或许就是在播种下一轮增长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