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营销轻研发”,丸美生物靠什么押注胶原蛋白
创始人
2025-05-03 08:56:24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丸美生物交出了一份收入、净利润双增长的成绩单,但与同类型企业相比,或正在“掉队”。根据丸美生物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其研发投入仅为0.74亿元,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为2%,在同类型企业中偏低。需要注意的是,过去一年,该公司在营销上与胶原蛋白深度绑定,且在业务上增加了“医美”标签,但是新的成果迟迟未上市。

研发费用一直未过亿元 销售费用不断增长

根据财报,2024年,丸美生物的研发费用为0.74亿元,销售费用为16.35亿元,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22倍。2024年,丸美股份改名为丸美生物。在宣布改名时,丸美生物表示,公司深耕生物技术的科学研究,推进生物科技的创新和应用。

综合财报数据,丸美生物自上市以来,研发费用均未过亿元。2024年,丸美生物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上美股份的研发费用达1.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约为3%;贝泰妮研发投入达3.3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约为6%;华熙生物的研发费用为4.6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约为9%。可见,丸美生物研发费用在营收中的比重在行业内偏低。

过去一年,丸美生物将自己与重组胶原蛋白深度绑定,但是其针对重组胶原蛋白的开发仅停留在眼霜等涂抹类产品中。行业数据显示,已有1.6万个美妆品牌推出含重组胶原蛋白的产品。

夏至良时咨询管理公司高级研究员、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表示,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重组胶原蛋白市场,推出的产品在品类、胶原蛋白型别等方面较为相似,多数集中在次抛精华、面霜等品类上,这些产品研发门槛不高、较为相似。对于丸美生物来说,其还需要在核心产品和渠道方面建立核心竞争优势。

与研发投入相比,丸美生物在营销上投入的费用更多。2025年一季度,丸美生物的销售费用同比增幅达32.73%,其营收同比增幅为28.01%,小于销售费用增幅。在年报中,丸美生物表示,销售费用增长是因为线上市场竞争激烈,流量成本高涨,同时公司在推进品牌建设和科学传播上也进行了投入。

在投资者论坛上,有观点认为,丸美生物对重组胶原蛋白的投入也仅停留在为“科学传播”花钱上,而并未为“技术研发”花钱。对于上述问题,截至发稿,丸美生物未给出明确回复。

现金流负增长 Ⅲ类医疗器械后续投入大

虽然丸美生物交出了一份收入、净利润双增长的成绩单,但是在年报上,该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为负值。根据财报,丸美生物应收账款同比增长60.67%,短期借款同比增长689.53%。另外,丸美生物的存货也同比增长10.63%。

在当前的财务状况下,2025年开年,丸美生物出资22.67万元投资了一家再生医学赛道的公司,该公司旗下注射用ECM生物凝胶产品已进入Ⅲ类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阶段,何时上市仍是未知数。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Ⅲ类医疗器械是医美产品合法上市的“通行证”,获批企业可通过独家产品形成行业技术壁垒。但是,国内相关部门对Ⅲ类医疗器械审批流程严格,企业的研发投入也大。资料显示,丸美生物想在2026年推出包括医美重组胶原蛋白水光针在内的Ⅲ类医疗器械,并将在2028年推出进阶版的填充用重组胶原蛋白。

杨怀玉表示,创健医疗的重组胶原蛋白冻干纤维、医用重组胶原蛋白可吸收修复敷料等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正在注册申报阶段;华熙生物的三类医疗器械胶原蛋白终端产品进入临床阶段;敷尔佳、福瑞达等企业的三类医疗器械产品也处于申请的不同阶段。与上述企业相比,丸美生物的进度有些落后。

在三类医疗器械未见着落的情况下,丸美生物对旗下产品进行了涨价。根据财报,丸美生物旗下眼部类产品的平均售价在一至四季度均在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15.11%、16.41%、9.49% 和82.6%;护肤类产品的平均售价在一至四季度的增加幅度分别为37.89%、42.21%、43.07% 和 34.88%;洁肤类产品的平均售价增加幅度分别为28.53%、8.06%、11.22%和15.72%。2025年一季度,丸美生物旗下眼部类、护肤类、洁肤类产品价格再次同比增加。

同时,记者注意到,在丸美生物合作伙伴维琪科技递交的招股书上,丸美生物向其采购了包括眼膜、面霜等核心产品的ODM(原始设计制造商)成品。这也意味着,丸美生物的部分产品是由维琪科技代工完成的。

在投资者论坛上,有观点认为,丸美生物通过增加营销投入强行推高客单价。杨怀玉表示,涨价是一把双刃剑,频繁或大幅地涨价可能会令消费者厌烦,从而影响品牌销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嘉实回报精选股票:2025年第... AI基金嘉实回报精选股票(008958)披露2025年一季报,第一季度基金利润932.52万元,加权...
工银新蓝筹股票A:2025年第... AI基金工银新蓝筹股票A(001651)披露2025年一季报,第一季度基金利润79.61万元,加权平...
重庆查处一起非法经营柴油案 【加油站商会,加油站问题找商会】 日前,重庆市涪陵区应急管理局接到区公安局移送线索,在马鞍街道二十一...
上汽集团2024年少卖100万... 红星资本局5月3日消息,日前,上汽集团(600104.SH)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
桂林银行双增财报解读:经营持续...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桂林银行对自身结构的优化,是对金融主业的聚焦。文/每日财报 仲宇去年国际环境复杂...
初级投行家,每周工作110小时... 来源 | 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 据《华尔街日报》等媒体报道,总部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
天风证券:给予报喜鸟增持评级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孙海洋近期对报喜鸟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费用增长致业绩短期承压》,给予报喜鸟...
精伦电子现在有点慌了! 精伦电... 5月了,这意味着2024年财报披露已经结束。是骡子是马,总归要面对公众投资人的。4月25日晚,武汉老...
A股“史上最贵新股”,太诡异了... 大家还记得“史上最贵新股”——万润新能吗?2022年9月,万润新能(688275.SH)登陆科创板,...
烟台银行2024年财报:营收利... 近日,烟台银行发布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8.0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
刚刚,43万股民喜极而泣!伊利... 乍一看伊利股份(600887.SH)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简直令人“眼前一黑”。 202...
又一个日本大牌落魄,关闭两家中... 日本马桶行业霸主落魄,关闭两家中国工厂。前几天,日本卫生陶器巨头TOTO宣布,决定关闭位于北京和上海...
“试图给投资人上课的投资人”丨... 风险投资是一份理性主导的工作吗?理论上,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毕竟本质上风险投资诞生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建...
那些加入京东外卖的骑手,他们发... 记者 何畅 编辑 高宇雷 整个4月,外卖领域进入了“美东时间”——京东携“百亿补贴”入场,与美团在营...
三店同开强攻一线市场!孩子王坪... 在母婴行业增速放缓、线上冲击加剧的背景下,其重规模轻效益的扩张模式正面临严峻考验。虽然战略布局看似宏...
A股上市城商行一季报出炉:北京... 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一季度全部出炉。 从营收看,2025年一季度,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有14家...
芦哲:美债天量的到期vs供给,... 芦哲 张佳炜 韦祎 (芦哲系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核心观点核心观点:近期市...
“五一”入境游火热,成都、厦门... 红星资本局5月3日消息,今年五一,144小时免签+购物退税“即买即退”,全面助推入境游。五一期间,去...
多图直击!25家公司亮相巴菲特... 当地时间5月3日,一年一度的全球投资界“春晚”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下称“伯克希尔”)的股东大会将在...
虚拟电厂交易业务加速跑,成为电... 虚拟电厂交易业务正加速奔跑,宛如电力市场中活跃的交易员。它如同一位智慧的调度师,巧妙地整合分散的分布...
4月基金业绩靠前的几只“老面孔... 经过前四个月的交易,不同类型公募产品的业绩分化越发明显。有产品四个月大赚超过60%,也有产品年内亏损...
全球投资界“春晚”即将开启,股... 2025.05.03本文字数:846,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导读:当天现场有大约25家伯克希尔旗下的公司...
A股:股民朋友不用猜测,权重回... 五一前的最后一天,大A悄咪咪干了两件大事——央行4天狂撒9000亿“红包”,制造业PMI数据却掉到了...
退税加速度,消费添活力(环球热... 商务部等6部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下调离境退税起退点。 曹 一作(...
火箭再续一命勇士慌了?范乔丹终... 一种宽容的看法认为,系列赛G5,勇士客场的脆败是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的。 毕竟,在G5之前,勇士队已早早...
中信集团领导有调整 中信集团领... 中信集团网站“集团领导”一栏最新信息显示,鲍建敏已任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公开信息...
8%的比特币被机构购买,谁在持... 论及加密世界的价值观,去中心化理念是最广为人知的一个。追本溯源,加密货币的出现正值雷曼兄弟破产后不久...
消费持续升温,这个“五一”假期... 五一假期已经开启,各地旅游消费的实际效果怎么样呢?在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当地以“动态巡游+静态展演”...
特斯拉要更换CEO?马斯克怒喷... 周三有报道称,随着特斯拉的销量急剧下滑,利润消失得无影无踪,该公司正开始悄悄地寻找CEO埃隆·马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