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涨价潮来了?多地水价上涨,发生了什么?
今年3月,深圳发布公告,要在4月召开自来水价格调整听证会,并且公布了两个调整方案。从调整方案来看,深圳自来水综合价格拟由3.449元/立方米调整为3.8991元/立方米,涨幅13.05%。
如果是4人家庭,按第一阶梯22立方米的用水量来算,每月支出增加5.94元。
无独有偶,另一个一线城市广州,宣布从6月1日起,对中心城区自来水价格进行调整。广州在去年已经召开了听证会,现在是直接执行调整方案。根据方案,第一阶梯价格从1.98元/立方米上涨至2.55元/立方米,涨幅为28.78%,比深圳涨幅还大。
实际上,今年以来,已经有多个城市开启了水费涨价键。比如南京涨26%,北京迈入5字头。
至于涨价的原因,官方的说法一般是好多年没涨了,现在成本上来了等等。其实,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就发现,这几年,水、电、气这些基础设施服务的价格,都迎来了一轮涨价潮。
2023年一年,全国至少52个市、县上调居民用气价格。2024年,四川、重庆、江苏等省份的城市燃气价格上涨。同年,武广高铁、沪杭客专、沪昆客专等高铁票价上涨。
为什么水电气这些基础设施的价格都开始上涨了?有一句话说得挺好,当你在享受低价服务时,一定有人在背后默默买单。
实话实说,我国水电气这些基础设施的价格真的很低。咱们的水价在全球处于倒数位置,电价也长期处于国际较低水平,还有地铁、高铁这些公共交通的价格,都是比较低的。
之所以能够保持这么低的价格,原因就是靠财政补贴,说的更直白一点是土地财政补贴。过去20多年来,我国房地产蓬勃发展,卖地收入为各地贡献了丰厚的财政收入。
就拿地铁来说,30多个城市的地铁公司,扣除财政补贴,基本上都亏损。主要原因是票价太低,导致票务收入很少,根本就覆盖不了成本。
但这几年,房地产市场跌入低谷,土地卖不动了,收入大幅下降。2024年土地出让收入为4.87万亿元,相比巅峰时期,几乎腰斩了。
所以,我们看到一些公共设施暂停了,不少城市公交车出现了停运,很多有轨电车,地铁线路被砍。而像水电气这些基础服务肯定不能停,那就只能涨价了。
随着土地财政收入大幅减少,补贴时代结束,基础设施的成本自然就要上演大挪移。
除此之外,有人说涨价是为了拉动内需。我觉得有这方面的考虑,但不一定能成功。从2023年以来,我国CPI长期在“0”附近徘徊,今年一季度CPI同比下降0.1%。
CPI这么低,意味着处于通缩的边缘,简单理解就是大家消费积极性不高。但靠公共基础服务价格涨价,作用似乎不大,毕竟从2023年就开始上涨了。
想要让大家消费,其实只需要从三个方面努力,一个是稳定就业,比如人社部说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就是不错的稳定就业措施。
另一个是增加收入,比如今年各省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就是方法之一。还有一个加强社会保障,比如今年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核心是让大家有稳定的工作,工资还得涨,还没有后顾之忧,那大家肯定就愿意消费。所以,公共基础服务价格上涨,最核心的原因就是补贴减少。如果楼市不回暖,卖地收入不涨,恐怕还有更多地方的水电气等基础服务价格会做出调整。
上一篇:巴菲特掌舵伯克希尔60年后将卸任CEO,库克:认识他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的演讲 巴菲特伯克希尔
下一篇:听我一句劝:燃油车尽量别买了!非要买就看这9款(含高中低档) 最不建议穷人买的四种车燃油车 燃油车到底值不值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