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 贾东旭 侯倩楠(赵伟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报告正文
事件:5月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情况。
本次发布会的变与不变?三大部门负责人出席,更侧重详细阐释政策落实情况
继"9.24"金融政策发布会后,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负责人再度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详解本轮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进展。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部署后,多部门已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落实举措。 5月7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负责人进一步详解稳市场强预期的一揽子金融政策。与"9.24"发布会相似,本次发布会仍为三大金融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出席;不同在于,此次发布会紧跟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侧重对政策执行细则的深度解读。
本次发布会,央行重点介绍推出三大类型货币政策措施、十项具体举措。三大类型包含,数量型政策,通过降准等措施,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价格型政策,下调政策利率,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也就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的利率,同时调降公积金贷款利率;结构型政策,完善现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创设新的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
金融监管总局则针对支持地产、资本市场和民营经济推出八项增量政策。一是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融资制度;二是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三是进一步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四是尽快推出支持民营企业融资政策;五是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政策;六是修订出台并购贷款管理办法;七是扩围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主体;八是构建科技保险体系。
如何理解本轮降准降息?超预期降准等,或响应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
基于当前楼市与股市运行平稳,经济基本面表现相对稳健,此次超预期降准或响应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4月14日在《金融时报》访谈中提出,“择机降准降息”需综合考虑三重因素:宏观经济稳定性、财政货币协同及资本市场稳定需要。结合近期A股基本收复4月7日以来失地、二手房成交维持韧性、一季度GDP同比增速达5.4%等信号,央行此次行动可能重点着眼于4月政治局会议“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等表述。
本次“全面降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降息”组合拳缓释商业银行负债压力。50BP全面降准释放的万亿长期资金,可有效“置换”高成本的MLF存量,节约金融机构利息支出。更值得关注的是,央行本次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包括各类专项结构性工具利率、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预计每年可节约银行资金成本大概150-200亿元,进一步缓解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
上述政策有效压降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为本次贷款利率下行打开一定空间。需注意,我国银行业净息差自2022年起持续收窄,2024年四季度已降至1.52%,制约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此次通过负债端成本压降释放的政策空间,使LPR与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成为可能。考虑到为后续不确定性留足政策空间,本次潘行长还宣布“将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相应下调存款利率”。
本次发布会的三大主线?稳股市,稳楼市,强化对民企、科创企业的金融支持
“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三部门多方面协同发力。稳市场政策聚焦三大重点,包括完善央行-汇金协同稳市场机制,坚定支持汇金公司在必要时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并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等;发布新版重组管理办法激活并购市场,创新科创债券融资服务体系;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实施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方案等。
支持民营经济、科技创新发展,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或是后续重点。稳就业稳经济发布会中,央行已指出将运用科技创新再贷款等工具,持续加大对科技等领域民企的信贷支持。本次发布会,金融监管总局进一步提出将推出支持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并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主体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同时,健全科技金融体制,包括建立信贷支持专项机制、制定科技保险发展意见、扩大股权投资等。
稳楼市,供需两端金融政策均有加码。供给端重在保障房企融资。金融监管总局指出,将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包括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并指导金融机构继续保持房地产融资稳定等。需求端,央行指出,将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预计每年将节省居民公积金贷款利息支出超过200亿元,有利于支持家庭刚性住房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