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变脸王”贝因美(002570.SZ),又更正财报了。
5月6日,贝因美公布了其2022-2023年度财务报表更正事项的专项鉴证报告。
这份报告,对上述年度的财务报表中投资性房地产、贸易业务收付款科目、权益性投资科目三项的分类进行了调整。
此次报告更改涉及2021年年度报告,2022年的第一季度报、半年报、第三季度报、年报,2023的第一季度报、半年报、第三季度报。
上个月,贝因美还收到了浙江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里面列举了贝因美的“三宗罪”,包括定期财报披露不准确、控股股东贝因美集团违规占用资金、信息披露不及时等。
这些问题,暴露出贝因美内部治理存在漏洞,而且这些问题已经存在多年。
贝因美创始人谢宏回归已有七年时间,修补得了报表上的数字,却填不平其中的管理漏洞。
摘不掉“A股变脸王”的帽子
对于贝因美来说,更正财报、修正业绩可以说是“家常便饭”。
自2013年以来,贝因美已有多次业绩修正,被市场戏称为“A股变脸王”。深交所网站显示,贝因美包含“更正”的公告共有37条,其中针对年报、季报等业绩内容的更正公告20余条。
例如2016年,贝因美年报的业绩预告是亏损3.8亿元-4.1亿元,结果修正后的业绩预计是亏损7.5亿元-8亿元;2017年,其年报的业绩预告是亏损3.5亿元-5亿元,结果修正后的业绩预计是亏损8亿元-10亿元,并提示了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的警示;2020年年报的业绩预告是盈利5400万元-8000万元,结果修正后的业绩预计是亏损约3.3亿元。
财务数据异常也多次引发监管关注,其中2024年5月,深交所对贝因美2023年年报发出16条问询,财报更正背后动因成为监管质疑的核心问题。
自上市以来,除了频繁修正财报外,贝因美还存在管理层动荡问题。
2011年,贝因美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上市仅3个月后,贝因美创始人谢宏便以“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之职;朱德宇火线接任帅位,然而仅仅9个月后,他也以“个人原因”辞职;此后,独立董事黄小强接任,但2014年初,黄小强同样以“个人原因”辞职,原总经理王振泰走马上任。短短三年时间三次更换董事长。
王振泰掌舵4年零3个月,一度将贝因美带到了退市的悬崖边。2016年和2017年,贝因美分别亏损7.81亿元和10.57亿元,连续两年亏损触发了退市风险警示条件,濒临退市。
2018年,已经退休的谢宏回归,通过变卖资产、融资、加强主营业务等多种手段,贝因美在2018年实现扭亏为盈,成功摘帽。
谢宏复出后,贝因美的壳是保住了,但业绩并没有多大好转。从2016年开始,贝因美的主营业务便常年亏损,2016年-2022年,贝因美累计亏损29.88亿元。2023年和2024年虽开始盈利,但盈利金额较小,分别为1825.48万元和7930.61万元。
根本原因是,贝因美的内部治理问题始终没能解决。
谢宏复出7年,内部“顽疾”仍在
2018年3月,谢宏高调回归贝因美,决心放手一搏,他直言“上市公司闪了腰,我义无反顾回到奋斗一线”,并号召全体员工“而今迈步从头越”。
回归后,谢宏为贝因美开出了三剂“药方”:引进国资以优化股东结构、重塑管理团队、回购股权实施管理层激励。
同年7月,他以900万元的年薪聘请了曾在娃哈哈、百事可乐、惠氏等知名企业任职,并担任过荷兰皇家菲仕兰首席营销官的包秀飞担任总经理。谢宏与包秀飞携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希望扭转公司业绩。
然而结果并不理想。贝因美在2018年短暂盈利后,又开始持续亏损。而且,公司高管层依旧频繁变动。
2021年,董事许良军、总经理包秀飞、副总经理王云芳以及副总经理陈滨四位高管在一年之内相继离职。在高管相继离职、无人可用以及业绩持续下滑之际,谢宏不得不担任总经理一职。
当时,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时表示,近几年,贝因美管理层饱受折腾。虽然变换了很多管理层,但贝因美的运营发展没有太大的起色,业绩一直不理想。从另一层面来说,管理层频繁地更换也与其业绩有着一定的关系。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贝因美面临内部管理混乱、外部市场竞争加剧以及缺乏长期规划等问题,导致短期业绩表现不稳定。谢宏未能洞察到贝因美的深层困境,仅寄希望于浅层次的调整来解决问题。
谢宏回归的这七年,除了没能解决管理层动荡问题外,公司财务报告披露不准确的老毛病也一直没解决。谢宏及其他高管还因此多次收到证监局的警示函。
2021年7月,因2020年业绩预告与实际净利润差异巨大且由盈转亏,贝因美及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谢宏、财务总监陈滨、时任董事会秘书金志强等被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2025年4月16日,因财务报告披露不准确、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财务资助披露滞后等问题,贝因美及其董事长兼总经理谢宏等6名相关负责人再次被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频繁的监管问询和警示函,暴露了贝因美在公司治理与信披方面存在系统性漏洞,贝因美如果不能实质性地对内控进行完善,业绩怕是难以重回巅峰。
300亿遥遥无期,谢宏要何年才能退休?
7年前谢宏回归时,曾放下豪言:“不做到年营收300亿元,市值达不到1000亿元,我不会考虑退休!”那一年,谢宏53岁。
今年,谢宏已经60岁了,贝因美的营收和市值,与他当初定下的目标都还差很远。
这7年时间里,贝因美的营收几乎没怎么增长。2018年至2024年,贝因美营收分别为24.9亿元、27.9亿元、27.6亿元、26.6亿元、25.09亿元、25.28亿元、27.73亿元,对应增速为-6.38%、11.83%、-4.32%、-11.99%、6.98%、0.76%、9.70%。
这七年时间里,贝因美的营收几乎在原地踏步。2013年贝因美营收曾突破60亿元,但从2016年至2024年,贝因美营收却从未再超过30亿元。
贝因美的盈利能力更不稳定。2018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0.411亿元、-1.031亿元、-3.243亿元、0.733亿元、-1.76亿元、0.47亿元、1.03亿元,起伏巨大,净利率更是常年在5%以下徘徊。
▲贝因美的净利润情况,镁经小组制图
在这种情况下,在贝因美2025年的年度战略发布会上,谢宏喊出“只赚5%”的口号,称要将部分利润让给消费者,以赢得消费者好感和信任。
从贝因美历年的财报来看,贝因美上次净利率高于5%,已经是2013年的事了。因此,他的这一举动被吐槽是营销噱头,是在模仿京东的刘强东。
贝因美的衰落,尤其体现在市场份额上。2013年其婴配粉市占率高达8.5%,但2023年已暴跌至1.7%,跌出行业前十。
市值就差得更远了。截至5月16日,贝因美的市值约为64亿元。按照这个情况,谢宏不知道何年才能退休。
面对增长困局,贝因美也曾试过以多元化破局,包括积极开拓成人奶粉系列和加快中老年营养品布局,以及研发特殊医学配方食品、加大高端奶粉的发力等,贝因美已经尝试了许多方向,但始终未打造出第二增长曲线。
贝因美的渠道管理也存在问题,跟经销商的矛盾开始显现。贝因美还跟自己的经销商对簿公堂。去年12月,贝因美发布公告称,贝因美与浙江科露宝食品有限公司(下称“科露宝”)关于销售代理合同纠纷一案已立案。科露宝诉讼请求金额为1.85亿元,贝因美提起反诉,要求科露宝支付各项损失合计2.02亿元。
贝因美已经开始渠道转型。去年它淘汰了230家经销商,发力线上转型,然而,贝因美2024年电商收入却同比下降15.08%。对此,贝因美解释称,主要因品类结构调整与销售模式变化所致。
未来,贝因美明确将加码小红书、抖音等线上平台广告投放,推动向专业消费品互联网营销转型,想靠线上渠道重拾增长。
对于贝因美而言,除了布局多元化业务以及渠道转型外,更急迫的或许是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杜绝违规行为再次发生,以更加稳健的姿态迎接市场挑战,至于业绩增长,恐怕得等到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