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批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议案遭否,引发市场关注。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已有18家公司的67项议案在股东大会上被否决,主要涉及关联交易、大股东承诺延期等议题。
为何否决频出?中小股东的积极行权成为关键因素,尤其在涉及关联交易的议案表决中,其投票结果往往直接决定议案成败。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分析认为,这一现象既是资本市场法治化的体现,也是中小股东权利意识觉醒的结果。上市公司需通过完善治理结构、强化沟通机制保障公平性,构建和谐的股东关系。而中小股东也应提升专业能力,理性行权,以此共同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A股公司的中小股东凭借分类表决、关联方回避等制度工具,正从‘沉默的大多数’转向决定性票仓,倒逼上市公司在交易定价、信息披露和治理结构上给出更具说服力的方案。”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向记者总结。(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