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下简称《政策举措》)。
5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金融政策有关情况。参加发布会的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介绍,截至去年底,保险业全年提供科技保险保障约9万亿元,投资科技企业超过6000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
郭武平表示,科技保险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具有“减震器”和“稳定器”的作用。金融监管总局主要实施了三项政策举措,并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
第一,完善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布了政策文件,扩大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范围,调整机制流程,优化条款费率。试点启动以来,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万亿元。
第二,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将保险资金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上市股权的风险因子调整为0.4;投资科技板企业股票风险因子从0.45下调到0.4;科技保险适用财产险风险因子计量的最低资本要求,按照90%计算偿付能力充足率。
第三,重大技术攻关保险保障机制试点。会同科技部等部门,在集成电路、商业航天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共保体机制,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提供风险分担方案。截至去年底,保险业全年提供科技保险保障约9万亿元,投资科技企业超过6000亿元。
此外,郭武平还介绍目前正在实施和即将实施的三项政策举措:
第一,上个月刚刚出台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企业重大股权的政策,允许保险公司投资与保险业务相关的科技相关企业。
第二,也是上个月,调整了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将保险资金投资单一创业投资基金的余额占基金实缴规模的比例从20%提高到30%,为更多保险资金投向创业投资基金创造条件。
第三,正在联合科技部等研究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主要是优化科技保险服务体系,更好发挥保险业风险补偿、风险减量、资金杠杆以及链接互通的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