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消息,6月25日,欧盟驻华大使豪尔赫·托莱多表示,欧洲请求中方理解欧洲企业的“恐惧和顾虑”,磁铁短缺对欧企造成了“非常、非常严重”的影响。托莱多称,欧盟希望中方可以在下个月解决对欧稀土磁铁出口问题。今年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加征畸高关税后,中方迅速出手反制,包括对一系列关键矿产和稀土磁铁实施出口管制。有业内人士透露,中方正在建立出口许可制度。随着管制影响显现,美西方企业哀号“稀土荒”。
要知道,自从我们落实稀土出口管制后,全球近九成的精炼基础供应骤然收紧,美国军工与高科技企业陷入断供危机,欧洲国家同样如此。而为了让我方取消限制,欧盟直接来了一招“道德绑架”,到处喊冤,认为欧洲“不公平地”卷入超级大国间的贸易和技术战争,将自己渲染成了受害者的角色。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欧洲看上去无意卷入贸易纷争,实际上已经卷入得很深。尤其是近几年来,欧洲不断响应美国,逐步加大对我们的贸易打压力度。
稀土(资料图)
日前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就稀土问题喊话中国,声称中方需要理解“欧洲企业的恐慌和担忧”,还设置了30天的期限,表示中国应当解决稀土的供应问题。从欧盟的表态看,他们对中国存在严重的误判。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强大的“工业巨兽”,但欧盟还摆出“高高在上”的对华姿态。而且北约峰会发生了欧盟“叫爸爸”事件,北约秘书长、荷兰前首相吕特对特朗普的谄媚态度,让国际社会意识到所谓的“欧洲独立自主”几乎不可能实现。
然而,据报道,“中方要求稀土企业上报具有技术专长的人员名单,旨在确保他们不会向外国人泄露商业机密。”当地时间6月25日,《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独家报道称,中方最近几周要求在华稀土企业提供相关人员名单,其中包括专业人员的具体专业知识、教育背景、研究背景和个人信息。此举的目的是,建立一份正式的中国稀土专业人员名录,并密切关注这些人员,以确保他们不会出国泄露机密。报道称,这一名单涉及上游企业。
欧盟(资料图)
作为一项对内的管理规定,透露出的信号很清晰:在全球都盯着稀土这块"香饽饽"的当下,中国对核心技术的守护正变得更细致、更主动。中国对稀土的管控这些年在一步步收紧,从早期对稀土开采总量的调控,到后来将提炼技术列入禁止出口清单,再到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许可管理,每一步都在给这个战略资源加上更精细的“安全锁”。现在首次把目光聚焦到技术人员身上,意味其实很明确:作为技术“载体”的人,自然也成了防护的关键一环。
耐人寻味的是,托莱多在表达诉求的同时,也流露出欧盟对华经贸心态的复杂与矛盾。援引数据声称自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40%而欧盟对华出口却下降30%,抱怨欧洲只想要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而欧盟自身近年来却在不断加码对华贸易施压,如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盟高层在对华策略上更显摇摆,虽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一面计划下月访华寻求对话,却在国际场合如七国集团峰会上,当着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面反复渲染所谓中国经济威胁。
稀土这场博弈,早已超越了矿产本身,它清晰地照出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以及大国竞争的真正焦点,关键技术和战略资源。欧盟想用“恐惧”博同情,用高层访问来施压,甚至不惜暗示期限,这种姿态显然是误判了形势。稀土不是可以随意取用的公共资源,更不是靠政治讹诈就能讨来的商品,中国对稀土产业的战略调整,是在维护自身发展和安全利益,同时也在倒逼全球供应链进行一次更合理、更平衡的重构。
下一篇:学习机拼AI,谁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