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最近三花智控的走势挺让人关注。15号一天涨了3.21%,16号接着涨了1.69%,收在27.15元,五天下来累计涨了6.6%,不少朋友后台问我,这票现在能不能动?今天咱就从里到外扒一扒。
先看资金面,有点意思。11号主力还往里冲了1.25亿,7号却又跑了1.13亿,说明短期多空在较劲。现在关键价位得记一下:26.49元是筹码成本区,撑住了就稳;26.7元是之前的获利抛压区,能站稳了,往上看28到30元就有戏。15号那天换手率3.46%,成交量放大到1.27亿股,量比4.15,资金活跃度明显上来了,这是个积极信号。
再说说基本面,这才是中长线的底气。业绩这块很能打,今年一季度营收涨了19.1%,净利润更猛,涨了39.47%;上半年预告说净利润能有18.93亿到22.72亿,同比增25%到50%,这增速在制造业里算相当亮眼了。机构预测今年净利润能到36.5亿,同比增18%,说明专业机构也认它的成长。
它的核心竞争力在哪?热管理这块是真龙头,电子膨胀阀全球占一半以上份额,特斯拉、华为这些头部车企都用它的货,这护城河够宽。更让人期待的是人形机器人,它切入了机电执行器领域,已经拿到宇树、优必选的订单,这可是个千亿级的新市场,等于多了条增长腿。
当然风险也得说透。港股上市募资93亿港元,不少人担心会摊薄权益,可能暂时压着估值。还有毛利率,一季度26.83%,比去年微降,主要是铜价这些原材料波动,加上行业竞争有点凶。机器人订单能不能持续放量、海外工厂投产顺不顺利,这些也得盯着。
技术面看,现在趋势不错。日线已经突破26元阻力,MACD金叉往上走,短期均线也是多头排列;周线更明显,之前跌了五个月,现在站上关键支撑位,反弹的劲儿越来越足。筹码平均成本27.04元,现在股价27.15元,大家差不多都在盈亏线上,抛压不算大,这点挺舒服。
主力和机构的态度也得参考。15号主力净流入2.56亿,明显在加仓。近60天14家机构给了“买入”评级,目标价平均38.99元,比现在还有43%的空间。公司自己也给力,去年就推出3到6亿的回购计划,上限36元,等于给股价托了个底。
操作上得分情况看。手里套着的朋友,先拿着观察,要是回踩26.5元能稳住,不妨补点仓,涨到28元先减一部分;要是跌破25.7元,该止损就得果断。空仓的朋友,要么等放量突破26.7元再追,仓位别超10%;要么跌到26元以下分批建仓,更稳妥。轻仓的就持股待涨,盯着28元压力位,要是涨不动了先止盈一部分,还能利用每天5%左右的波动做做T,降降成本。
风控得记牢,单股仓位别超15%,毕竟港股摊薄的风险还没完全落地。后面重点盯几个节点:8月中报看看净利润增速能不能冲到50%上限;机器人要是有单笔超5亿的订单,可能直接带起主升浪;还有港股那边,要是持续破发(现在24.85港元),得防着A股跟着波动。
最后说句实在的,短期一个月内,反弹概率超过65%,只要每天成交量能维持在30亿以上,看28元问题不大。中期三个月,就看中报能不能超预期、机器人订单能不能放量,要是好消息扎堆,涨到35元很有希望。长期看,全球化产能铺开,机器人业务真做起来,市值突破1500亿(现在1126亿)不是没可能。
所以策略上,首选还是等放量突破26.7元再追,赔率能到1:3;次选就是跌到26元以下分批布局,赌业绩预增和回购托底。中长线投资,关键还是看它的成长逻辑扎不扎实,这点上,三花智控目前的底子,值得多一份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