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Circle寻求上市,后有Pump.fun链上发币。
最近一周,市场最关注的TGE,非Pump.fun莫属。这场发币大事件从6月开始,在期待与吐嘈声中持续发酵,直到7月12日,这币,总算是发了。尽管市场对其估值40亿美元质疑不断,但从数据来看,投资者用脚跟票很是明显,公募额在12分钟内迅速售罄,甚至还有投资者因为没抢上在社媒大爆粗口。
就目前而言,Pump.fun还是交出了一份相对满意的答卷。上线后,价格稳定拉涨中,而就在今日,Pump.fun还用手续费实现了首次代币回购。但币价真的能维持住吗?在很多人的心中,这个问题仍旧存疑。
说起本轮牛市的应用之王,Pump.fun即便不在首位,也是高居前列。毫不夸张的说,Pump.fun的出现,成功将MEME带上了新高度,其公平发射的理念与便捷的操作形式,彻底打破传统发行模式的高门槛,仅需3美元就能建立一个代币的诱惑,即便在MEME走下坡路的如今,也仍有极高的吸引力。
从机制来看,没有预售和私募,全程智能合约定价,甚至还设置了毕业机制,在市值达到6.9万美元后自动在DEX上创建流动池,宛如全自动的上币流程广受市场欢迎,也让Pump.fun成为了本轮市场中的最强印钞机。
自2024年1月上线以来,Pump.fun总发行代币数达到1144万,使用地址超过2200万,已实现累计收入近7.2亿美元,其中最高的单日手续费甚至达到了543万美元,单日收入峰值甚至达到了令人乍舌的1588万美元。基本可以认为,本轮MEME的市场红利,全都被Pump.fun收入囊中,并进一步带动了Solana生态的发展。
正是这样一个以MEME起家的项目,突然要发币,引发了市场的广泛热议。Pump.fun发币传闻始于今年2月,当时,吴说爆料称Pump.fun计划在中心化交易所发币,甚至准备了完整的发币文件,但后续由于特朗普一家子频发MEME导致流动性枯竭而作罢。6月,发币传闻卷土重来,Blockworks援引多位知情人士报道,Pump.fun计划通过代币销售融资10亿美元,估值达40亿美元,代币将面向公众和私募投资者出售。
7月10日,Pump.fun终于放出消息,宣布将于2025年7月12日22:00正式启动原生代币PUMP公售,PUMP 空投即将到来。此次将发售 1500 亿枚代币,单价为0.004 USDT,占总供应量(1 万亿枚)的 15%。按40亿美元估值,融资 6 亿美元。由于合规原因,英国和美国的参与者不得参加此次销售。在PUMP代币经济学上,33%用于公开发售,24% 用于社区和生态激励,20% 分配给团队,2.4% 用于生态基金,2% 归基金会所有,13% 分配给现有投资者,3% 用于直播相关,2.6% 用于流动性及交易所。
但相比此前发币的期待,真要发币时,却被市场集体唱衰了一番。争议集中在40亿美元的估值,要知道,上一个在纽约敲钟的稳定币第一股Circle,估值也仅在70亿美元,正规军尚且如此,一个链上赌场却扬言要40亿,甚至估值超越了如今大部分DeFi 蓝筹协议,让市场直言透支流动性。
更为关键的是,今时不同往日往日。从市场来看,纵观如今的币圈,除了这两日龙抬头外,大多数山寨币与MEME币的走势只能以低迷论之。此点从交易量就可一窥究竟,根据Dune的数据,在2025年1月23日达到544万美元交易量峰值后,Pump.fun交易量基本呈现断崖式下跌趋势,近日的日交易量基本稳定在70万美元以内,据高点跌幅87.2%,而从代币创建来看,单日代币创建从7万的峰值降到3万,几乎腰斩。代币毕业率更是低的惊人,在2024年还有曾有1.6%的毕业率,但来到如今,毕业率已然低至1%以内。足以看出,造福效应减弱,MEME市场正在变“冷”,用户的热情也正在快速消退.然而,Pump.fun如何厉害,也仅仅是一个工具,需要背靠MEME市场热度,这也让市场对其估值产生了质疑。
另一方面,市场在萎缩,竞争对手却在崛起。曾经放眼市场无敌手的Pump.fun,最近也遇到了压力。就在最近,以BONK为主体的对手letsbonk.fun发展迅速,期间多次在代币发射数量中占据首位,力压Pump.fun登上了市占率第一,尽管Pump.fun迅速反击,但两者竞争仍焦灼不断,不得不承认,Pump.fun龙一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正是在种种理由下,Pump.fun的40亿美元估值受到了严峻拷问,在6月发币传闻后一度激发了市场的避险情绪,Solana生态中的热门MEME币大面积回调,资金快速流出。IOSG Ventures合伙人jocy甚至直言本次ICO更像是退出流动性而非长期发展计划,加密研究员@rezxbt更是指出,Pump.fun正在上演一场彻底的“收割行动”。
颇有趣味的是,在2024年3月,Pump.fun联合创始人alon曾在社媒上表示每一次,预售都是骗局。而好巧不巧,Pump.fun正好就以预售的形式发售,现场演绎打脸操作。代币发行募集总供应量的33%,面向机构的私募轮占比18%,公募轮占比15%,所有代币在上线首日全额解锁。
从最终结果来看,行业人士虽不看好,支持者和机构显然不这么看。从公募情况来看,仅仅12分钟,PUMP代币就完成了公募 5 亿美元额度,其中含Kraken、Bitget、Bybit在内的6家大型交易所都参与了PUM公募,据Dune面板数据显示,参与 Pump.fun 官网预售并完成 KYC 的钱包地址数为23,959个,成功买入的钱包地址数为 10,145 个,平均申购额 44,209 美元。PUMP 代币预售的 89.7%通过官网完成,各CEX出售总额占比仅10.3%。在官网预售地址中,小额用户是主要群体,有5758个用户申购1000美元以内的PUMP,而申购额超过百万美元的地址数为202个,也显示出机构的热情偏好。
整个流程完美的诠释了币圈特有的口嫌体正直,由于交易所公售出现了部分技术问题导致用户难以完成申购,甚至让多个用户在社媒上直呼不满。在当时,对于Pump的后续表现,社区也产生了较大的争议,一面是认为估值过高,聚光灯效应结束后必将迎来崩塌,另一面则认为Pump作为MEME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有完整的收入逻辑与认知基础,不会轻易插针。
仅从现阶段来看,后者似乎暂时取得了胜利。在7月15日上线GMGN后,Pump虽短时从0.0065美元跌至0.0042美元,但震荡后开启了上扬走势,现报0.0066美元,相比0.004美元的募资价格,上涨55%,FDV价格也从40亿美元涨至66亿美元,给申购者带来了一定财富效应。
当然,这部分涨幅也有表演的成分,根据@EmberCN的链上分析,截至今晨8点,pump.fun在发币后,开始用手续费收入回购PUMP。在过去7小时里把 187770枚SOL的手续费收入转到 3vkp...3WTi 地址,购买成 PUMP后再把购入代币转至G8Cc...kqjm 地址存放。目前已经使用111,953 SOL (约合183万美元) 购进30.4亿枚PUMP,均价在0.006美元。回购可以支撑价格,但也难逃左手倒右手的嫌疑,当然,对于持有者而言,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只要拉盘,终是好事。
退出流动性也好,单纯build造福也罢,这场Pump.fun的估值争议,映照的正是当前的市场现状,曾经以流动性著称的MEME正在集体走入困境,爆火的注意力经济似乎逐渐成为了一个伪命题。走到如今,就连最具代表性的应用都要走上发币之路,隐隐的透露出了叙事尾声的信号。最终MEME会走向何方,代币Pump就是一个风向标,市场对其的押注将是一次市场对注意力经济价值判断的有效观测。代币拉涨,至少代表市场认可其定价,而代币跌落,大众就要思考MEME市场的真正内涵,连带着会产生更多抛售的情绪。而这,或许也是Pump采取回购的原因之一。
回到标题的问题,Pump.fun发币,到底谁赚了?毋庸置疑的是项目方赚了,公募与私募的参与者目前来看也赚了,短期做多的投资者也赚了,但能赚到何时,项目方能维持币价到何种地步,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部分巨鲸已经开始选择落袋为安,据 Lookonchain 监测,某鲸鱼8a5nSU通过5个钱包花费 500 万枚 USDC 参与 PUMP 公开销售,购买了 12.5 亿枚 PUMP,今日其以均价 0.0067 美元全部卖出,利润达341.6万美元。
另一方面,回归到现实背景,当前宏观市场的转好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对MEME产生影响。以太坊叙事强劲,以以太坊为首的主流代币也持续拉涨,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以太坊蓝筹山寨爆发,以ENS为例,随着今日上涨超过18%,创下了今年2月来的新高。从长远来看,即便如今的市场不确定性稍强,可预见的降息也已然在路上,山寨市场或许也有望迎来一波小高潮。MEME则更多体现出两极趋势,优质MEME受板块轮动上涨,剩余MEME流动性被虹吸,多数会呈现出无人问津的局面。
若以此路径演绎,性质与口红经济与彩票经济类似的MEME虽将会永远存在,但也再难在市场上搅动如2024年般的钱潮风云。
陀螺财经的联系方式
小黄(微信号 1892529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