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尼斯,千万不要轻易选择在当地餐厅吃饭。这里的餐饮价格往往高得离谱,菜品的性价比极低。如果你非要在威尼斯吃饭,那麦当劳或许是个相对不错的选择。麦当劳在威尼斯也有店铺,它能提供相对较为稳定的口味和服务。尽管不能完全体验到威尼斯当地的美食风情,但至少能满足基本的饮食需求,而且价格相对较为亲民,不会让你的钱包在一瞬间瘪下去。所以,在威尼斯的美食之旅中,若不想被高昂的餐饮费用所困扰,麦当劳不失为一个较为稳妥的就餐之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闻旅 (ID:wenlvpai),作者:禹佳言,编辑:Sette
1
最近,朋友贝玛向我吐槽了他在威尼斯遭遇餐厅“刺客”的经历。
事情的经过是,他和妻子去欧洲休假,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深度漫游德、意、瑞、法四国。
结束了罗马的行程之后,7月2日他们和朋友一起前往了威尼斯。因为很多年前就来过,所以对这次重游故地也充满了期待。
当晚他们找了一家名为RISTORANTE RIO DE LA VESTE的西餐厅用餐。用餐过程还算顺利,一切的转折是出现在结账时。
贝玛从服务人员手上接过账单的第一眼,就发现了Sassicaia红酒价格从菜单标价500欧元翻了三倍,变成了1500欧元。
贝玛开始和餐厅服务人员交涉、协商,希望对方能够合理调整价格,但他们态度非常强硬,几乎毫不让步,不仅没有得到解释,反而遭受到侮辱与羞辱。
强忍愤怒完成支付后,贝玛当即向餐厅索要消费凭证,却遭断然拒绝。于是在离开餐厅后,他立即联系了当地导游,询问遭遇这种情况如何投诉。
导游得知情况后很快赶到了餐厅,并进行交涉。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导游到达餐厅后,餐厅老板也出现了,而且还是个中国人。其实老板一直都在,且目睹了整个过程,但自始至终都没有表明身份。
据贝玛回忆,通常来说,在国外能够遇到中国人大家都会倍感亲切,打个招呼。但这次发生争执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发来友善的关怀,反而与现场的几位外国人在一旁偷笑。
面对餐厅方的冷脸与嘲讽,最后双方也没有达成共识。
因为这次不愉快经历,贝玛和爱人也没有了继续游玩的心情,随即取消了后续意大利行程,直接转去了瑞士。
要知道,贝玛是一个有着非常丰富旅行经验的人,这些年无论是出差,还是旅行,已经来过欧洲很多次,包括这次的威尼斯,即使这样,也没躲过餐厅“刺客”。
不要以为贝玛只是意外“中奖”了,换个人也未必能躲得过。威尼斯餐厅“刺客”、天价账单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社交媒体上关于在威尼斯餐厅如何被坑的吐槽也是一片一片的。
套路不只是酒水,菜单另有玄机。很多餐厅有三种菜单:一本是给本地人,一本是给意大利人的,还有一本是给游客的,价格肯定一本更比一本高。
尤其是不能吃鱼。因为威尼斯很多餐厅的鱼不按条卖,按克卖。但“克”的标识那叫一个隐蔽,不拿放大镜都看不见的那种。甚至流传一种说法是,在威尼斯旅游,别在岛上吃饭,实在饿了用意大利面垫一下肚子就行。如果一定要下馆子,麦当劳是最安全最稳妥的。
2
贝玛的经历让人想起日前刷屏的意大利整车盗窃案:30余人旅行团在意大利旅游,仅因20分钟午餐间隙,大巴遭洗劫一空。
事发前,不少游客都在法国老佛爷百货买了奢侈品,有人丢了劳力士,有人丢了1千欧现金……整个团损失大约几十万元。报完警后,大家也无心后续旅行提前回国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起事件仅相隔72小时,却撕开了欧洲游同一道伤疤:中国游客正沦为欧洲游灰色产业的“KPI燃料”。
事实上,意大利的盗窃犯罪问题由来已久。尤其是像米兰、罗马和佛罗伦萨等热门旅游城市。
米兰警察局数据显示,2024年针对游客的盗窃案报案量同比增长37%,但破案率不足5%。米兰警方也曾透露,赃物追回率不足3%。
更讽刺的是,当地法律的监管缺失也在变相为小偷“铺路”。报警后很少会有处理,也没有跟进,就写口供记录事情经过。
其实不只是意大利,整个欧洲都存在着这些问题。
明枪易躲,暗“骗”难防:街头“免费”系绳后强索10欧元、假递鸽食后收费、火车站“热心”搬行李实为骗钱、埃菲尔铁塔下“赠花”变强卖……套路层出不穷。
国外媒体根据大数据统计出来的前三名是,假的警察上街查护照,在街上被人系手绳,在餐厅临时被涨价。
似乎抢劫、偷盗、诈骗已经成了欧洲文化的一部分,不偷、不抢、不骗反而不欧洲了。
在欧洲小偷眼里,中国游客简直就是“行走的提款机”:一方面是身上现金足够多,另一方面是奢侈品买得多。
好像中国游客就是欧洲“灰色地带”充KPI的关键变量。
深层次背后原因是,一方面是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较高,导致一些人因为生活原因不得已走上盗窃之路;另一方面也与欧洲对盗窃等行为处罚较轻有关,比如意大利法律对14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无需担责,低成本犯罪使得盗窃行为屡禁不止。
这也导致欧洲部分地区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职业化的盗窃产业链。这些犯罪团伙往往是跨国流窜的、家族式的组织,分工明确、手法专业,尤其是未成年人作案的重要参与者。
经历了这些事件以后,无论是贝玛,还是整车被偷的中国旅行团客人,估计大家短期内都不会想要再来意大利旅行了。
当抢劫、偷盗、诈骗成为欧洲游的代名词,真正崩塌的是中国游客对欧洲旅游的整体信心。
欧洲旅游委员会公布的调查研究数据显示,相比于美国、巴西、加拿大和日本等其他国家的游客对欧洲夏季旅游兴趣下降,中国游客反而对欧洲夏季游兴趣激增:72%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有意愿赴欧度假,比去年同期增长10个百分点。
就以最近频频登上新闻头条的意大利为例,意大利国家旅游局公开表示,随着中国赴意旅游热度持续攀升,2025年夏秋季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据最新预测,今年5月至10月,赴意中国游客量预计同比增长27%。
一面是意大利预测中国游客量增长27%的野心,一面是盗窃理赔占出境游总量40%的残酷现实。这场“输血”与“失血”的博弈中,欧洲游会否重蹈泰国覆辙?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网络截图及受访者供图
上一篇:杭州银行率先发布业绩快报 上半年净利润大增16.67% 杭州银行最新财报 杭州银行业绩大全最新
下一篇: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调整 纳税人销售二手超豪华小汽车不征收消费税 超豪华小汽车加征多少税 零售高档小汽车消费税由谁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