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债,岂敢挪用
创始人
2025-07-18 21:44:43

专项债,岂敢挪用!专项债是为了特定项目和领域而设立的资金,其用途有着严格的规定和监管。这些资金旨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重要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挪用专项债是对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侵害,会导致项目停滞、民生受损,破坏国家发展的根基。它违背了专项债设立的初衷,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必须坚决杜绝专项债被挪用的行为,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每一分专项债都用在刀刃上,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为国家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坚实保障。让专项债真正成为推动各项事业前进的有力武器,而不是被滥用的工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杜涛,原文标题:《专项债,岂敢挪用!》


7月份,一位地方政府投融资人士查看省里最新一批专项债发行数据时,发现部分县区专项债发行量大幅减少。这并非这些县区不想发,而是省里限制了发行。“没想到省里对禁止挪用专项债的监管要求落实得这么严格。”他说。


这些被卡住的县区都存在类似问题,比如老项目支出进度不达标,新项目尚未完成招标、未完成土地证办理等要求。“就是要做到项目等资金,而不是资金等项目,目的是防止资金挪用或趴窝。”


一位地方财政部门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某县往年能发5亿元至6亿元专项债,今年上半年只发了几千万元,导致项目建设全面停滞。


经济观察报获悉,2025年上半年多个省份加大对管理专项债资金使用的管理力度。


比如,部分地区要求设立专项债券资金财政专户,对专项债券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并要求项目单位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应及时在财政部门信息系统填报资金使用、项目建设、项目运营、项目收益、资产等信息,确保全部专项债券项目纳入穿透式监测系统。


经济观察报了解到,一个专项债自审自发的省份,要求专项债有问题的县区在2025年不准发行新的专项债,必须“先整改,再启动”。


专项债严管的原因是部分地区出现了将专项债挪用至其他领域的现象。


2025年6月,审计署公布对9省地方专项债券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结果,发现各类问题金额1325.97亿元。其中92个地区挤占挪用651.8亿元,主要用于“三保”、偿还国企债务等;7省虚报支出完成情况464.35亿元。


中财—安融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专项债明确不允许挪用,其用途是项目建设,起到扩大投资,稳定经济的作用。从制度上来说,专项债依托项目收益偿还本息,挪用后,专项债事实上变成了一般债,也就没有了还本付息的来源,中长期来看风险较大。


温来成说,监管部门此前发现过挪用专项债保“三保”的情况,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较为普遍。他认为,当部分地方财政“三保”压力较大时,当地政府部门应该想办法优化政府的支出结构,而不是挪用专项债,来确保“三保”的支出。


如何挪用


上述政府投融资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地方政府挪用专项债的方式很多。比如,某地方政府旗下分别有一家城投平台和产投平台,这两家平台各自控股一家施工企业,参与地方政府各个部门的专项债项目或金融机构融资项目的招投标。两家企业相互中标对方的专项债项目,以此实现资金的循环。通过这种方式,无论是专项债资金还是金融机构借款,未必都实际投入项目,而是通过国有资本收益上缴的方式回流到地方财政。


上述投融资人士表示,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通过上述循环的方式,无论项目情况如何,流程看似都是完善的,资金最终可以回流到当地财政。但如果施工单位是央企或者民企,资金流向就无法形成闭环。


一位地方财政部门人士表示,专项债发行主体通常是某个具体项目,实施主体则主要是本级的国企。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会要求本级国企、城投上缴利润或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费,通过这种方式,将专项债资金腾挪至财政内部;此外,还可以让国企参与专项债项目涉及的土地拍卖,以土地出让收入的方式让资金回流至财政。


该财政人士还提到,这些问题也被审计部门发现并指出,但考虑到资金主要用于地方“三保”,所以未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为什么挪用


此前,监管部门多次强调专项债不能挪用。2021年9月,财政部发布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途调整操作指引》就提出,严禁擅自随意调整专项债券用途,严禁先挪用、后调整等行为。


202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提出,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遏制违规使用问题,对日常监管中发现的专项债券资金闲置和违规使用等问题,督促各地逐笔逐条建立问题台账,严格落实整改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对违规使用专项债券资金的地区,依法依规采取扣减限额、约谈通报、考核监督等方式严肃处理,并定期通报典型问题案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各级审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专项债券的审计监督,继续将专项债券管理和使用情况作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审计项目的重要内容。


但是,这些规定并未能完全阻止地方政府挪用专项债的行为。


2022年,财政部厦门监管局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文中指出,存在专项债资金被挪用的情况。专项债券要求用于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资本性支出上,但在工作中,存在资金实际投向与计划投向不符、资金用于违规领域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未将专项债券资金用于专门项目形成资产,而是以专项债券的名义获得资金,挪用到无收益项目或负面清单项目,如义务教育学校、景观提升工程、缴交非税收入,以及工资、通讯费、差旅费等经常性支出,违反了专项债券的发行管理使用规定。


多名行业人士认为,挪用专项债的背后是部分地区支出刚性不下与收入增长缓慢的矛盾。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袁海霞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地方政府挪用专项债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财政收支压力。当前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处于紧平衡,根据其测算,今年仍然是地方流动性压力较大的一年。部分地区为了“三保”,不得不挪用专项债资金来填补其他方面的资金缺口。


另一方面,部分地区也存在项目准备不充分以及配套资金相对不足的情况。


温来成在调研中发现,挪用的专项债大部分是用来保障“三保”支出,特别是中西部财政困难的地方。


上述地方政府投融资人士认为,此前专项债的资金监管力度不够也给挪用创造了条件。


监管影响


袁海霞说,今年部分省份特别强调禁止挪用专项债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项债资金挪用可能导致资金无法精准发力,增加债务风险,强调专项债禁止挪用,有利于规范使用地方债券资金,加强债务风险防范;二是今年外部形势更加复杂,需要专项债资金精准发力,发挥稳投资、稳增长的作用。禁止挪用资金可以确保资金用于重点领域和关键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袁海霞认为,短期内,禁止挪用专项债可能会降低部分地方政府可支配资金的灵活性,让这些地区面临资金紧张的局面。但从长期看,规范专项债使用有助于债务资金按照项目建设需求使用,同时有助于加强财政纪律,提高财政资金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经济观察报获悉,某省发文严管专项债后,开始改革专项债券项目谋划机制。比如,以前跨区域项目的专项债券,由所在地区各自争取,改为省市提级统筹;另一方面,优先保障省级项目和跨区域项目,之后再根据各个地方的债务风险、管理水平进行分配。


专项债使用规则的变化对市县影响更大,特别是县区一级财政的财力格局。上述政府投融资人士说:“这也是一个矛盾,财力越紧张的地区越需要专项债带来的流动性,但按照专项债的分配原则,应该是经济越发达,项目收益越好的地区应该获得更大份额。”


温来成认为,近几年,专项债进入了还款高峰期,地方财政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财政收支情况精简政府职能、压缩支出。同时,转移支付也可以给地方更大的自主性。此外,上级政府在严管专项债挪用,减少部分地区专项债发行量时,也应该通盘考虑下级县区的财力情况,及时调配资源,保证地方“三保”,防止部分地区出现债务违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创始人把良品铺子卖了 良品铺子... 围绕这场交易,仍有更多疑问待解。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欣编辑|米娜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曾经的“高端...
消费市场优势凸显,港股消费ET... 本周,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上涨4.4%,中证消费50指数上涨1.0%。 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
央行就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央行官网18日消息,为进一步规范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以下统称反洗钱)监管行为,...
83岁“折叠车之父”带队,大行... 文|号外工作室 全球折叠自行车龙头品牌向港交所冲刺上市了! 7月17日,中国证监会一纸备案通知书,让...
关于实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实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若干措施的通知 发改外资〔2025〕928号 ...
韩国最高法院认定李在镕无罪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最高法院7月17日就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不当合并与会计造假案宣判,表示支持两项下级...
原创 美... 欧盟为何在反击上显得有些犹豫呢?一方面,欧盟在安全、金融和数字基础设施等方面依赖美国。如果全面反击,...
读懂IPO|为何能从停产中绝处... 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丨陆烁宜 编辑丨郑琳 6月11日,广合科技(001389.SZ)正式向香港...
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备案 王兴... 中经记者 曲忠芳 北京报道7月18日,具身智能赛道的“明星”企业——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中概股深夜大爆发,多股涨超8%...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后有所回调,截至北京时间18日23时44分,三大指数悉数涨跌不一。美股七大科技巨...
网传丽江古城增收费,有民宿一夜...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曾思怡旅游业进入存量时代,各景区为吸引游客陆续推行门票减免措施,云南丽江古...
深交所搭桥“双向奔赴”:外资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实习生 宋晨曦 深圳报道7月1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场获悉,深交所...
武汉贷款公司实战融资速成指南 优化信用降负债 嘿,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提升信用记录吧——这可是融资成功的第一步!首先,我们建议定期检...
出资5.72亿元!湖北长江航天... 7月17日晚,浙江杭州上市公司山科智能(300897.SZ)发布公告称,公司实控人钱炳炯等人及相关股...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行政约谈 要求...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
东方财富董事长之父“清仓式”退... 面对每天上千份上市公司公告该看哪些?重大事项公告动辄几十页几百页重点是啥?公告里一堆专业术语不知道算...
指数增强基金能否“锚定基准”又... 《金基研》 陌语/作者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公募基金行业加速转型的背景下,贴近基准、风格稳定、超额收益...
优衣库,被9块9平替「偷家」 ... 订阅 快刀财经 ▲ 做您的私人商学院“平替”,“平”或许比“替”更重要。作者 :槽值来源: 槽值(I...
出口与消费双重带动下 上半年经...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
东方财富其实之父欲变卖1%股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孙永乐 上海报道7月18日晚,东方财富发布《股东询价转让计划书》称,股东沈友根计...
中金财富买方投顾资产规模破10... 2025年7月,中金财富买方投顾资产保有规模跨越1000亿元里程碑。这一成绩不仅标志着中金财富业务发...
原创 拿... 作者:信瀚 2025年上半年,短剧彻底杀疯了 两年不到,一个短剧App轰然崛起:月活逼近2亿,即将...
爱康国宾再回应!患癌律师公开质... 欢迎关注我的好朋友:闺蜜财经图片由AI生成撰文|杆姐&编辑|爱丽丝爱康国宾陷入巨大争议漩涡。2025...
重新定义财富,你会更快乐 重新... 晚上好,一起看看本周发生了哪些大事吧~希望我们的解读,能让你收获有用又易懂的理财知识,逐渐培养经济敏...
连收两家港股公司,“修图教父”... 出品|达摩财经美图公司前董事长蔡文胜,近日动作颇多。7月17日,港股上市公司中国新经济投资(0008...
上市公司持续“加购”董责险,年... 专为保险业 打造的垂直新媒体平台随着市场认知的不断提升,以及新《证券法》、新《公司法》陆续实施的推动...
基石投资触及举牌线,泰康人寿1... 专为保险业 打造的垂直新媒体平台今日,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泰康人寿”)披露举牌公告称,其...
V观财报|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 【V观财报|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事项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中国船舶公告称,公司吸收合并中国重...
读懂IPO|为何能从停产中绝处...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陆烁宜 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丨陆烁宜编辑丨郑琳6月11日,广合科...
滚动更新丨美股三大指数上涨,金... (持续更新中……)21:32 美股开盘|三大指数上涨,金山云涨近7%道指涨0.16%,标普500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