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元/斤的知了猴,快被山东人薅没了
创始人
2025-07-29 08:23:46

在山东的一些地区,知了猴成为了备受追捧的美食。其价格高达 180 元/斤,然而,这种高价格并未阻挡山东人对知了猴的喜爱。每到知了猴出没的季节,山东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纷纷出动去寻找、捕捉这些小小的生灵。知了猴的数量在山东人的“薅”取之下,似乎也在逐渐减少。从山林到田野,从河边到树下,到处都有山东人追寻知了猴的足迹。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山东人对美食的追求,也让人们开始关注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刘车仔,编辑:陆一鸣


最近,每当夜幕降临,不少城市的郊野、公园甚至是绿化带里,都会出现一群手提塑料桶,打着手电筒来回寻寻觅觅的人。


随着盛夏来临,全国各地的“捕猴人”开始出动,他们的目标是刚从地里破土而出的知了猴。知了猴即蝉的若虫(即幼虫),学名叫作“金蝉”。


“夜捕知了猴”的壮观场面,从天空中往下看更加明显。在大连,有个小伙用无人机本打算航拍城市夜景,无意间看到绿化林里发出闪闪亮光,就像萤火虫群一样。


在山东、河南、四川等不少地方,知了猴是一道传统小吃,油炸后“一口一个嘎嘣脆”,在山东夏日的烧烤摊上,也少不了知了猴烤串的身影,不少商家还顺势推出了季节限定的知了猴面包、知了猴卷饼。


新鲜捕捉的知了猴被炒到180元/斤,平均价格达到1.5元/只。因此,还有人携全家出动,在绿化带里进行地毯式搜索,不愿错过这个既能带孩子做博物学观察、重温乡村童年回忆,还能赚点零花钱的机会。


不过,随着捕捉知了猴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也开始担心,知了猴会不会从此被薅灭绝了?


抓知了猴的人,比知了还多


对大多数人来说,蝉鸣阵阵,意味着炎热的夏天来了。当一群人正在为蝉鸣产生的噪音而苦恼的时候,却有另外一群人迎来季节限定的狂欢。


前几天,有上海用户在微博吐槽蝉泛滥成灾,还上了热搜,没想到评论区立马有山东ID前来报道:引进山东人。


网传蝉有两大天敌,一类是喜好吃昆虫的鸟,另一类就是山东人。此说法虽然夸张,但也不是空穴来风,山东人找知了猴的热情,大概可以类比云南人找菌子。


在山东,知了猴还有“节流龟”“马猴儿”“爬叉”“烧老钱猴”“土拉龟”等一系列充满乡土想象力的叫法。它是知了在羽化之前的幼虫,一般蛰伏在地里,等到时机成熟会在傍晚时分,钻出地面,爬到树上……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土,山东一直有食用昆虫的传统,而知了猴甚至被称为昆虫中的“唐僧肉”,可见其地位不凡。将知了猴放在油锅里炸个几分钟,撒上椒盐、辣椒面,一口一个嘎嘣脆,夹在山东大饼里更是口感惊人。


除了美味,在食物相对匮乏的年代,知了猴还凭借自身70%以上的蛋白质含量成为补充营养的好东西,许多山东人的童年记忆,与抓知了猴、吃知了猴是分不开的。


有人提前在网上做好攻略,开车40多分钟,来到指定树林,原本以为知了猴多、人比较少,没想到已经晚了,眼前手电筒几乎把树林照亮了,每一棵树底下都围着三四个人。


一般来说,抓知了猴有时间窗口,就是在天刚要暗下去的一两个小时。金蝉出土后,很快就会爬上树干蜕皮,一旦“金蝉脱壳”,翅膀硬化之后,硬邦邦的就不好吃了。


于是一到傍晚时分,人们便像约好了似地冲进树林,以至于在森林公园里看门的保安大爷都忍不住感叹:“跑得可快了,跟去食堂抢饭一样。”


除了把握时间窗口,方法也颇有讲究。根据网友总结的经验,抓知了猴,大概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在知了猴还没钻出来的时候就截胡,天黑之前,知了猴将要破土,会从里往外挖洞,人可以凭借肉眼分辨树木周围土比较松的地方,轻微一挖,再用小镊子把知了猴揪出来。


另一种方法,就是用手电筒照树干,寻找那些已经从土里钻出来正在往上爬的知了猴,这种方法考验眼力,但速度更快。


捕捉知了猴,一般需要准备的工具就是水桶、水瓶子、手电筒和镊子等。但随着人们捕知了猴的热情高涨,小商品厂家也快速跟进,生产出更厉害的道具出来。在电商平台上,还出现了知了猴探测仪,利用热成像的功能迅速锁定知了猴的位置。


也有网友分享更“阴险”的方法,白天在树干上缠绕一圈胶带,知了猴爬到胶带处就会因为打滑而无法爬到树顶。于是捕猴人可以在晚上再来坐收渔利。


纵观大江南北,热衷“捕猴”的也不只是山东人。在河北、四川、云南、江苏、安徽等地,抓知了猴的行动早已如火如荼地展开。早在2023年,《成都商报》就报道过,“在四川西昌尔舞山,上山抓蝉的人日渐增多,多的时候每晚可达上千人”,抓知了猴的人,早已比知了猴还多。


知了猴的出没时间,大致呈从北到南依次顺延的规律。如今已经是7月底,山东知了猴大概已经被抓得七七八八,接下来,就是华东地区、两广、云南等南方省份,由于海拔的原因,在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区,抓知了猴的时间甚至可以延长到初秋。


于是,在北京、上海的各大公园里、绿化带里,也逐渐有“捕猴人”出没,只不过其中的山东籍北漂、沪漂,大概仍然占据多数。


有娃家庭更热衷全家上阵,既能达到遛娃效果,也顺便给孩子做自然科普,还能赚到钱;就算是没遇到知了猴,也能捡一些知了成功蜕掉的壳,作为中药材,知了壳的收购价也高达几百元。


“捕猴人”里面,有一些是追随潮流的新手,但大多数还是童年就有捕捉经验的那一代人。在社交媒体上,在一众捕知了猴的分享帖中,有不少人借这一热潮回忆童年,写起了借物怀志的小作文,认真讨论小时候各种“抓猴”妙招。毕竟中国大规模城市化不过是这三四十年,人们昔日熟悉的乡土记忆,也在抓知了猴的过程中慢慢苏醒了。


此外,中国人的捕知了猴热情,很可能已经冲出了国门,走向世界。有日本媒体报道,夜晚的江东区猿江恩赐公园里,上演着知了猴大作战,在中国社交媒体也有网友分享在日本抓知了猴的攻略。这些行为让日本人深感震撼,甚至引来公园贴出了中、韩、英三国语言的“请勿采摘产幼虫,孩子们等着听蝉鸣呢”的告示。


在抓知了猴的趣味之余,也有“捕猴人”猛然产生于心不忍的瞬间。比如有一位网友说,“冒着35℃高温,拿着铲子挖了一下午,到五六点钟才好不容易看见一个,发现人家正在努力蜕壳,哎,算了,不打扰它了。”


蝉的蜕变,是一个危险的过程,如果仔细了解蝉一生的故事,大概很难不让人产生共情。


很多人大概只知道蝉鸣总在夏天出现,但从未细想过,蝉为什么突然在夏天出现?实际上,盛夏的叫嚣,是蝉生命的高潮,同时也是它们生命的尾声。在那之前,蝉生命中大部分时间都蛰伏在地下。


全世界有记录的蝉,大约有3000种以上,绝大部分生命周期为4~5年。每年夏天交配结束,雌蝉用锋利的尖刺划开树枝,将几毫米大小的白色蝉卵产入树干里,等到隔年的初夏,卵逐渐孵化成幼虫,身体器官发育成型,慢慢爬到地上,并潜入泥土里,从此开始了漫长的隐居生活。


由于幼虫身体脆弱,也没什么可以抵御天敌的武器,泥土是它们最好的掩护。在泥土里,它们以树根汁液为食,逐渐发育成长。每当身体逐渐长大到一定程度,幼虫就要蜕掉旧壳换新壳,等蜕掉4次壳准备钻出泥土时,已经过去四年。


为什么蝉要在地里生活那么久呢?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蛰伏的策略可以帮助蝉在身体里积攒大量的能量(脂肪、蛋白质),以用于此后羽化繁殖,这大概是为什么知了猴对于人类来说那么好吃的原因。


蝉在度过漫长的童年期之后,接下来破土、羽化的过程至关重要,也充满危险。它们必须趁着夜幕将至,从地里挖出一个洞来,再趁着夜色爬到树上,等待羽化。如果一不小心,就会成为鸟儿的营养餐,也有可能被其他虫儿、甚至真菌吃掉。


在四川会东县,还盛行一道知了猴的“附属食品”——蝉花。实际上就是知了猴在破壳羽化之前,被虫草菌寄生。真菌吸收虫体的营养,再慢慢转化成菌丝体,最终虫体被菌丝完全占据,只剩下一具躯壳,而菌丝体继续转化、生长、从顶端分枝发芽,就这样形成了蝉花。


由于常年待在地下,蝉的爬行速度很慢,即便是树底下到树干不过一两米的路程,也要爬上一个小时。等爬到一定高度,蝉的背部会裂开一道口子,新的肉体从里面慢慢挣扎出来,再等到翅膀逐渐干了变硬之后,就能摇摇翅膀起飞,而这个过程可能要持续几个小时。


也正因此,在古代人心里,蝉就像莲花一样,被赋予“蜕于浊秽”“居高饮洁”的道德意义,在汉代一些官员的头冠上,能见到一些金蝉的装饰。


羽化之后,就是蝉蛰伏数年最终的盛宴。雄蝉会依靠腹部的“鼓室”发出高达100分贝的声响,吸引雌蝉来交配。夏天的蝉海战略,可以让种群的交配效率提高,它们的时间不多,大概只有4~6周,所以它们需要与时间赛跑,一边躲避天敌,一边完成交配、产卵。


当秋风一吹,它们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无论交配与否,它们都会在这个夏天结束之前死去,当它们身体腐烂被大地吸收的时候,蝉卵也正在逐渐发育,进入下一个周期的循环。


在北美,还有一种更神奇的“周期蝉”。它们的生命,甚至以13年或者17年的周期为一个循环,也就是说,周期蝉的幼虫甚至要在土地里待上13年甚至17年才会破土而出,等待了这么久,却同样会在几周内繁殖、死去。


再联想起它们夏夜的狂欢,蝉的这一生,很有些生如夏花的意味。


知了猴会被薅完吗


这些年,每到夏天,总会有人吐槽被知了的声音吵到不得安宁,此外,随机喷洒的大泡蝉尿也让行人困扰不已。


这得益于全国各地的城市绿化面积都在增加,蝉得以生长栖息的地方变多了,蝉自然也就多了。比如上海,十年间的森林覆盖率就从2011年底的12.58%增长至2021年底的19.42%。


但今年的蝉格外多吗?暂时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支持。由于蝉并非害虫,所以国内相关研究还比较少。不过蝉的出现,也存在“大小年”的规律。


有一些年份因为气温、降水等导致蝉的大量孵化,当这批幼虫完成生命周期,蜕变成蝉,就会出现“蝉大年”,同时也有可能几个不同生命周期的蝉都大量存活,并且在同一年钻出泥土顺利羽化,同一时间某个地区就会出现蝉的大量爆发。


虽然尚未发现因为人类大量捕捉知了猴引发的灭绝危机,但是在短时间内,人们大量涌入绿化带和自然保护区等,破坏性仍旧不可估量。


去年7月,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林业局就发布通告称,过度捕捉知了会导致其数量急剧下降,处于食物链上端的捕食性昆虫、鸟类食源急剧减少,影响到食物链的平衡稳定,同时,采挖蝉的行为也会对植被造成破坏。


有的地方因为蝉鸣扰民上热搜,但是像山东这样的吃蝉大省,知了却越来越难抓,因此价格逐渐上涨。通过网络检索不难发现,2016年7月,《青岛早报》曾报道知了猴零售价是60元/斤,到了2025年,海鲜市场和农贸市场上,知了猴价格已突破每斤100元,最近甚至卖出了每斤180元的高价。在电商平台上,知了猴均价达到1.5元/只,销量较好的店铺,回头客已经达到10万人次以上。


野生知了猴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早已有人包下了树林、果园,养起了金蝉。山东、河南、江苏、四川等地都已经有不少养殖金蝉的农户。


山东济南的辛丰村被称作山东最大的金蝉养殖村,根据当地媒体《爱济南》报道,去年7月之后,村里每天都有200~300位从市区或者周边城市的游客前来捕捉金蝉,人们可以免费进园,但捕捉到的知了猴,以每只1.5元的价格收费。有一家四口一晚上能抓到400~500只。


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鹿楼镇,也有多达5万亩的金蝉养殖林。由于地处大沙河畔,松软的土地不仅有利于树木成长,也适合知了猴成长,不仅容易钻进地里,破土而出的阻力也变小了。


在人工干预下,蝉漫长的一生被改写了,不仅孵化存活率提高了,原本在地底下蛰伏的周期也大大缩短,由自然状态下的4~5年变成3年甚至更短。只不过,这些知了猴几年辛苦积累的蛋白质,这下无法再用于奔赴那一场夏日的生殖狂欢了。


在知了猴爆火后,关于“昆虫蛋白经济”的讨论也逐渐升温。所谓昆虫蛋白并不是天方夜谭,201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就开始推动昆虫蛋白在饲料中的替代应用,由于昆虫养殖对资源的消耗远远少于传统畜牧业,2021年,欧盟甚至也批准了在食品中添加昆虫蛋白(面包虫)。


看起来,以后人们减脂健身餐产品里,说不定真的会出现知了猴系列。知了猴沙拉、知了猴三明治的研发,指日可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苹果首次在中国关停直营店,门店... 苹果在中国的首家直营店开业近十年后,首次迎来了关停的消息。这家曾经热闹非凡的门店,见证了苹果在中国市...
国家级“催生”!连锁反应开始了... 文|凯风发钱才是硬道理。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等3央企10名...   中新经纬7月29日电 据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消息,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3户中央企业10名领导人...
官方披露:查处网络主播偷逃税3... 来源:中国新闻社综合自中国网、长安街知事 今天(7月2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
ETF收评 | A股三大指数全... 格隆汇7月29日|A股三大指数全线上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33%,深成指涨0.64%,指涨1.86...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开盘小幅上涨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黄冰玉 陈佳怡)7月28日,Wind数据显示,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开盘小幅上涨...
太原重工融资余额2.09亿元,...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肖文竹 编|深海 东财Choice数据显示,2025年7月28日,太原重工融...
太原重工7月28日融资净买入1... 来源:雷达财经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林宜采 编|深海 东财Choice数据显示,2025年7月...
泡泡玛特王宁:男生只能买出一个... 下一个盲盒,才是惊喜。 LABUBU的全球爆红,让泡泡玛特站在了聚光灯下。这款IP在2025年迎...
光纤龙头重组停牌!光库科技回应... 7月28日晚间,光库科技(300620.SZ)公告称,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方式...
2年拓店350家!“排队王”流... 总第4291期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人人人人从众叕!这个烤肉黑马,火到了南京!还没营业,门口就已...
山姆,亲手摧毁会员制神话 山姆...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作者 | 温颖颖还没从“好丽友风波”中缓过神来,...
36氪反腐通报刷屏:涉案35万... 7月28日,36氪旗下人力平台“氪星事务所”发了一篇《36氪反腐通报》,内容不长,但信息量不小。核心...
35岁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35 岁,那是一段充满回忆的时光。岁月悄然流逝,回首望去,心中满是怀念。35 岁的我,经历了许多起伏...
证监会公开征求意见 上市公司治... 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近日,中国证监会就修订后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向社会公开征...
结婚率下降,行业卷低价,“挣不... 这个夏天,铂爵旅拍突然陷入危机。成立14年,一度铂爵旅拍“想去哪拍,就去哪拍”的洗脑广告语响彻了全国...
收盘丨创业板指表现强势涨近2%... 7月29日,A股三大指数午后震荡上行,截至收盘,沪指涨0.33%,深证成指涨0.64%,创业板指涨1...
一深圳央企被曝:大量员工资金被... 房企跟投事件再次引发了舆论关注。日前,华侨城集团前员工向南都·湾财社记者反映,在企业推行的“强制”跟...
A股收评:创业板指涨1.86%... 市场全天震荡走高,创业板指领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33%,深成指涨0.64%,创业板指涨1.86%...
又见券业违规“飞单”! 又见券... 严监管之下,各类违规行为都被揪出来。近日,重庆证监局披露,天风证券重庆庆云路国金中心证券营业部廖某林...
同洲电子“摘星脱帽” 半年还了... 南方财经记者 吴佳楠 深圳报道7月28日,上个月刚完成“摘星脱帽”的同洲电子(002052.SZ),...
游戏创业的后VC时代 在游戏创业的后 VC 时代,市场呈现出独特的风貌。VC 投资逐渐趋于理性,不再盲目追捧热门项目,而是...
上涨100%!中国创新药赛道迎... 中国创新药赛道正迎来“价值重估”浪潮。7月29日,港股创新药板块再度全线飙涨,港股创新药指数盘中再度...
AI爆款营销的时代,已经来了 ... AI时代,品牌的新考验来了。2025年的消费市场,复苏中透着复杂。能在越来越复杂的市场中搞出声量,A...
原创 世... 在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我们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以便将来能持续收到我们相关内容的推送。同时,这样也...
金博股份:拟向激励对象授予40... 每经AI快讯,金博股份(SH 688598,收盘价:27.23元)7月28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本激励计...
特斯拉排第一,懂车帝“不懂车”... 车圈应该多些较真,少些饭圈。一场测试颠覆大众智驾印象7月23日,懂车帝辅助驾驶大型科普节目《懂车智炼...
和铂医药上半年业绩预增47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今年3月,全球制药巨头阿斯利康宣布以1.75亿美元首付款、最高44亿美元里...
业绩公布前夜,宝洁闪电换帅 在业绩公布的前夜,宝洁公司上演了一场令人瞩目的闪电换帅大戏。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宛如夜空中的一道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