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Simon baily
这两天,长沙出了一个事。
一个小区的100米高层,掉落了一块墙皮,砸死了一名过路年轻姑娘。
这个小区应该还挺知名,房子年限也没有太久。
我看新闻报道:
这个房子,交付到现在也就接近10年。
。。。
看得我心有戚戚。
我自己也是住的高层旧房子嘛,大约也是10多年的房龄。
生娃前做了一番室内装修。
但,室内的我能管,室外的我没法管。
房子总体的老化,已经慢慢体现在各种细节。
小区楼墙皮掉落、小区道路坑洼...物业倒是很贴心,把掉墙皮的那一块,用护栏给围隔开来。
想负责,又心有余,力不足
一
我看有网友发贴问:
“现在的房子,真能住70年吗?”
真的,这也问到了我的心坎。我也好奇,这些房子的归宿是怎样?
以前房价热火朝天时,大家来不及关注这些面子、里子。
上车,是第一要务。
现在必须得关注了。
我一直持续看房。旧房也看,新房也看,普通的也看,高档点的也看...
了解市场情况。
去年、今年以来有个特别明显的感觉:
这一两年的房子,进化特别快。
“好”房子开始不断涌现了。
比如我前段时间看了两套新房,属于高档小区,定价、条件都差不太多。
最大差别是:年份。
A套,大约四五年之前拿地开建的房子——得房率大约80%。
100平的房子,实际住80平。
装修也挺好,但可能是套内面积小,身处里面,有一种局促感。
B套,是今年才拿地开建,图纸刚新鲜出炉。
得房率已经到了95%,层高超过3米,空间会更明亮,户型上也更有优势。
住起来,更敞亮。
感觉——
才过去五年时间,2025年的房子,比2020那会的房子,居住舒适度胜了不少。
甚至不再是一个代际了
我自己偶尔还在网上刷刷其它城市的楼盘。
像成都、重庆...很多人在分享新的、品质很优秀的楼盘,要远胜过北京的房子。
得房率会更夸张,高达110%、120%。
开发商各种赠送面积。
如果预算再添添,卖相更直线上升——
大大的阳台,外立面用上了落地玻璃,铝板这些。
颜值出彩。
二
今年房地产的风向,是有些变化的。
国家对于房地产的提法,明显变了。
房价从今年4月开始,又重新开启了一波普遍性的下跌。
上周高层开了一个经济工作会议,这是很重要的会议。
但——
翻遍了全部通稿,一个字也没提到“房地产”。
倒是最近在“城市更新会议”中,提到了房地产。
说:“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接下来要“建好房子、好小区”,“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可能,大开大建的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吧。
房地产也得更往“消费属性”上靠了。
买房人地位显著提高了。
房价下行,大家能买到的房子,“性价比”提升得很明显。
对于二手房来说——
同样的钱,能买更好、更大、品相质量更好的房子。
对于新房来说——
开发商也很难拿差的房子来糊弄自己了。
我一位读者说:
“去年搬了新房,四居三卫。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空间,甚至独立卫生间,不是凡尔赛,真的挺舒服的”
当房子的升值意义削弱后,大家也更在意,房子本身舒适度。
。。。
另外,毫无疑问,新房会“背刺”老房子。
老破大的旧房子,可能被新房挤压,抢走购买力。
有些新开盘的项目,报价或许比周边二手老房子贵50%。
但考虑到它的真实套内面积更大、又是精装修交付,省去了装修费用。
小区环境优秀、维修基金还没耗费花完...
溢价也变得“合理”了。
当然,虽然新房出彩,但我不住想——
以后会不会更好呢?
现在“四代住宅”的讨论也越来越火,住建部今年也更新了房屋建造标准,要造“好房子”。
那——
房子会不会像电动车?
早买早享受...晚买更有性价比...
我还是继续做等等党吧。
大家也可以多看看,多了解。
无论二手房,还是新房;无论普通、改善、高端各种产品线。
外立面、层高、家电之类的...都看看。
如非特别心动,不用着急下手。
越看,就越门清。
对于房子品质的把握就更具象。
PS.
有读者问:“A股如果走牛,会不会利好房价?”
我之前还想,这两者关联度大么?
但我最近真真实实在售楼处,听到有人在兴奋聊股票:“这个涨了挺多,我赚了30%了。”
很多人,本身既是股民,又有买房需求。
如果未来账户上赚到了钱,那买房改善,应该...
马上会提上日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