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厂”押注AI:先改变工厂,再改变东莞 世界工厂ai视频 世界工厂改变
创始人
2025-08-05 15:51:52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晨婷

一座人工智能岛,会是什么样子?

或许会有巨大的算力云团漂浮在半空中,中控整座岛屿的资源分配;井然有序的街区由智慧系统接管,根据车流潮汐调度避免拥堵;无人设备穿梭运作,人类与AI助手和谐共生……

这些想象或许很快在东莞得到落地。集技术研发、产品制造、数据服务于一体,东莞预计用6年时间打造全国人工智能全域应用先导区“灵犀岛”。

从“三来一补”初创起步的太平手袋厂,到“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的世界工厂,这座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正悄然向“智造名城”升级。

现在的东莞,正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引擎,为中国制造业升级提供独特样本。


东莞松山湖一座大楼里的AI企业们(图源:时代周报 王晨婷/摄)

10年,两份“一号文”

2025年春节后的第二个工作日,东莞发布了今年的“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高调宣告了东莞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路径——赋能制造业。

东莞计划,未来3年统筹超30亿元财政资金,设立规模不少于50亿元的人工智能子基金群,目标至2027年推动核心产业和相关产业规模分别突破300亿元、3000亿元。

选择将AI押注在制造业,对于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来说,不仅是从本地产业结构出发,也是直面现实压力的放手一搏。

改革开放初期,凭借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三来一补”,东莞迅速打开了全球化的大门。这个北接广州、南邻深圳的农业小县,以其大胆创新的发展思路,让“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外向型发展模式一度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

巅峰时期的东莞汇聚了数万家工厂,“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电子、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尤为突出,世界95%的IT配套产品都可以在东莞配齐。

但随着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代工模式的问题逐渐凸显。大企业缺工、小企业缺单,依靠低廉劳动力发展的模式不再适用于新时代,东莞面临着转型的必要。

事实上,早在2014年9月,东莞就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机器换人”计划。东莞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2亿元对企业进行资助、设立机器人产业基地和创投基金,以推动东莞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及实体企业的转型升级。

2015年,东莞“一号文”提出了《关于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意见》,要求加快“机器换人”,目标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翻一番,实现由1万亿向2万亿跨越,拥有5个千亿元产业集群、25家以上百亿元企业,稳居全国制造业城市第一梯队,提出了“争创中国制造样板城市”的目标。

站在2025年回望,东莞基本完成了十年前定下的目标。2024年,东莞工业总产值突破2.5万亿元,逐步探索出“人工智能+制造”的模式。


东莞本土企业OPPO最新打造的算力中心(图源:时代周报 王晨婷/摄)

“‘一号文’明确鼓励企业部署智能系统。制造业可以说是东莞的支柱产业,AI在智能制造上的应用空间很广阔,作为提升企业效能的工具,能为企业的创新注入力量。我们企业包括很多制造业的朋友都开始相关的探索,当然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尝试。”广东车卫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文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今年3月,全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开服,车卫士就是首批参与应用的企业之一。截至目前,大模型中心已与超10家莞企展开深度合作,在大模型构建、AI智能客服、AI智能质检等三大领域率先完成验证性测试。

大模型中心是如何赋能制造业的?

举例来说,生产流水线涉及各个环节,如在质检方面,工人平均每分钟需完成5次精度达0.5毫米的识别作业,肉眼疲劳导致的漏检率高达15%,且优秀质检员的培训周期长。

AI在质检方面就有明显的优势。在引入AI视觉检测技术后,广东旺盈环保包装实业有限公司实现了产线质检的全面智能化升级。AI质检系统能够快速、精准地识别产品缺陷,如刮花、墨点、色差等,检测准确率提升至99%,漏检率降低到0.5%以下。

另一方面,制造业后端有大量的客服需求。AI智能客服系统通过工单形式将回访信息直接同步至相关部门,并以短信或电话提醒工程师及时处理,有效降低了售后回复时间。

郭文艺以自己的公司举例,车卫士日均有5—10万用户在平台上使用各项服务,涉及大量客服问题。引入客服系统后,客服人力需求从20多人减少到2人,且针对客户的响应速度明显提升,可以做到24小时不间断服务。

AI赋能制造的下一步

目前来看,AI赋能制造业,前景广阔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难题。

在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徐晨看来,AI赋能制造当前面临几个重要挑战:

一是“数据不出厂”,企业核心数据无法上云,算力中心赋能制造业一线难度较大;二是“决策边端化”,制造业算法以小模型为主,在生产线的决策执行要求能够高精度、实时,但是工业装备的终端缺乏智能计算能力;三是“产品换型快”,工业产品的品类和型号越来越多,产线的AI小模型无法适应变化;四是“知识传承难”,老师傅经验很难数据化,知识传承无法标准化。

“企业AI应用场景是当前的难点,大多数企业无法准确描述自身AI需求,或者他们提出的单一需求,容易缺乏行业大范围推广前景。”因此,徐晨建议,由政府支持设立“工业AI需求诊断技术中心”,专项推动AI赋能工业场景归集、凝练方向。

那么,AI赋能制造的下一步是什么?在东莞,一座“共享工厂”或许提供了可被复制的答案。

在松山湖XbotPark基地的“共享工厂”里,十几台中型自动化设备安静运转,正在完成新产品的打样流程。不同于传统工厂“接单—排产—量产”的固定节奏,这里更像一个制造版“试验场”——初创企业可以直接拎包入驻,从设计验证、工艺调试,到批量试产,一站式完成。


XbotPark提供的完整创业支撑(图源:XbotPark官网)

这家“创业梦工厂”由香港科技大学与长江商学院的三位教授于2014年联合发起,十年来已孵化出140多家硬科技公司,团队存活率超过80%。其中6家企业估值跻身独角兽行列,总估值突破100亿美元。

如今,XbotPark所孵化的企业多集中在智能家电、消费机器人等领域,AI正深度嵌入这些产品的控制算法、交互设计和测试验证中。值得关注的是,“共享工厂”正在重塑东莞制造的生态逻辑。

大量产品具有共性零部件需求,共享工厂通过积累经验,提前建立了覆盖注塑模具、摄像头、传感器、电机、电池等环节的标准化供应链资源池。这意味着在产品开发启动之前,70%-80%的通用工作已可直接调配,仅需为剩余20%-30%定制开发,极大降低了制造成本与试错门槛。

换句话说,AI不仅正在嵌入产品,更在重构制造的组织方式、供应模式与生态体系。

与第一梯队还有多远?

“制造+AI”双轮驱动带来效率的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东莞要做的还有很多。

在2024年9月发布的《中国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指数报告(2023-2024)》中,东莞的人工智能发展指数在全国排名第23位。

要成为真正的“人工智能之城”,押注制造业只是一个切口,并非唯一的法宝。“人工智能之城”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技术研发、更丰富的应用场景以及更有活力的人才和制度环境。


东莞街头招揽AI企业入驻的广告牌(图源:时代周报 王晨婷/摄)

首先是补齐人才短板和科研实力。

在不少受访企业看来,东莞对外地优秀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较弱。

新近落地东莞的大湾区大学或能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局面。今年6月19日,经批复同意,广东将设立大湾区大学,以理工科为主导。在学科设置上,重点聚焦物质科学、先进工程、生命科学、新一代信息技术、理学、金融等6个方向。

其中,松山湖校区主要建设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关大科学装置、新型研发机构融合办学的学科领域,设立相关领域研究院。

选址毗邻华为、vivo、OPPO等本地龙头企业,大湾区大学“近水楼台”,尤其注重产学研结合。

此外,大湾区大学在2024年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鹏城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入推动“大学+重点科研机构”合作,聚焦信息技术、半导体技术及相关领域,共同建设新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联合承担重大科研项目。


东莞对于灵犀岛的规划(图源:时代周报 王晨婷/摄)

另一方面,东莞本地AI核心企业数量有限,算法、算力、数据三大基础能力大多依赖深圳、广州等周边城市。

在中科云遥科技总经理司艳红看来,东莞相对更重视硬件制造,对软件业的重视相对有限。

“我认为,先有硬件原型再开发软件的模式已经改变了。例如我们云遥的智能大脑,并不局限于某一种硬件,而是在三栖飞行器、机器人等各类硬件上都能应用。要做智能制造的前提一定是有几家核心的软件企业,东莞制造业企业云集,但还缺乏主体将制造业引向智能制造。”她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作为GDP总量突破万亿、人口突破千万的“双万”城市,东莞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承载更多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以“制造业需求”为牵引,培育或吸引更多AI企业落地生根,打造“以用促研”的生态;另一方面,也在教育、金融等板块开始探索更广阔的AI应用版图。

东莞作为“人工智能之城”的故事,可能刚刚开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京东外卖的三笔账|智氪 京东外... 作者|范亮编辑|丁卯封面来源|视觉中国8月14日晚,京东集团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根据财...
7月进出口增速创年内新高,暑期...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杭下半年的第一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发布,7月总体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8月...
68岁知名大佬被判7年9个月,... 8月15日,中国胶粘剂龙头企业回天新材(300041.SZ,股价10.85元,市值60.70亿元)公...
V观财报|好想你上半年净亏近2...   中新经纬8月15日电 15日晚间,好想你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好想你2025年半年度报告...
背靠英伟达,这家惠州企业成长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骆轶琪本轮AI浪潮下,伴随全球“股王”英伟达市值屡创新高,支撑其成长的产业链也在...
中介追讨“造假帮凶”,泽达易盛...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实习生 张长荣 北京报道继行政处罚、中介机构先行赔付投资者后,泽达易...
华发股份上半年净利下滑超八成,... 8月14日晚间,华发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381.99亿元,同比增长5...
高瓴二季度继续重仓中概股:增持... 高瓴旗下基金HHLR Advisors公布了最新美股持仓情况。8月15日,最新13F文件显示,截至2...
影石创新致歉“向员工撒钱”:董... 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影石创新”,688775)就“现金红包”事件发布公告。8月15日晚间...
单日狂扫359亿港元!南向资金... 2025.08.15本文字数:2266,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王方然港股回调之际,南向...
吉利汽车半年营收首破1500亿... 8月14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以下简称“吉利汽车”)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
道指、标普500指数盘中创新高... 美东时间周五,美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道指、标普500指数盘中创新高。截至收盘,道指涨0.08%,纳指...
东方财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今日焦点东方财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7%东方财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68...
中产最爱的酒店,又有大动作! ... 在港股IPO日渐火爆的当下,又一家中概股巨头准备加入回归大军。据消息人士透露,“中产酒店之王”亚朵正...
团建撒钱?影石创新道歉:已全面... 影石创新公告称,2025年8月14日21时,公司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宣布产品开启...
美俄阿拉斯加峰会登场 美股冲高... 南方财经记者 向秀芳 纽约报道在美俄阿拉斯加峰会与复杂经济信号交织的背景下,美股在高位震荡中结束了一...
紫光股份:与生态伙伴紧密合作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紫光股份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与业界生态伙伴紧密合作,推进全栈液冷技术的应用和落地...
彻底引爆!元件、通信设备、医疗...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谢碧鹭 北京报道8月14日,A股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上...
欠兴业银行超3.9亿元!棒杰股...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佳佳 李未来 北京报道8月13日,浙江棒杰控股集团股...
又一券业并购获批!西部证券获准... 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西部证券”,002673)收购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融证券”)正...
新闻发布 | 2025年上半年... 2025年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5年8月6日下午 ∆ 新闻发布会现...
纳指收涨1.21% 苹果领涨大...   中新经纬8月7日电 美股三大股指周三集体收涨,纳指涨超1%。  Wind截图  美东时间8月6日...
联检科技:拟收购深圳中认通测检... 每经AI快讯,联检科技(SZ 301115,收盘价:16.35元)8月6日晚间发布公告称,联检(江苏...
原创 帮... 油价蔫了、铜价疯了、金价稳了——这仨兄弟分道扬镳的背后,是政策、供应与资金在暗地里掰手腕! 各位老铁...
安克创新、自然堂高管坐阵,寻找... 头图 | AI生成作者 | 大鲸助理AIGC技术、AI助手、营销大模型等概念持续火热的2025年,“...
万亿线缆行业破“内卷” 跳出价... 大订单对线缆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出更高要求。 受访公司/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陈澄 电线电缆被喻为国民经...
北京楼市:卖房人开始后悔! 老... 最近不少卖房业主的心态都发生了变化,后悔上半年没有卖掉房子,并且最近几个月价格俯冲的速度超预期。 还...
国产CAR-T涌向实体瘤:管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和观医疗,作者:和光观察,原文标题:《创新药洞察(三):CAR-T 企业研发管线...
中国东航跌0.26%,成交额1...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8月6日,中国东航跌0.26%,成交额1.52亿元,换手率0.23%,总...
京东扁平化管理挑战:5层架构如... 京东集团近期在内部进行了一场引人注目的组织架构调整,这一变革由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亲自推动。在6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