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国内啤酒行业形势在分化中变得更加复杂。8月19日,华润啤酒(00291.HK)公布了半年业绩,在产品高端化升级的带动下,国内啤酒上市公司整体继续呈现净利润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外资啤酒品牌业绩则出现了不同程度地滞涨或降速。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下,国内外啤酒企业纷纷绞尽脑汁破圈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众多的业外资本却在忙着跨界入局。
中外资啤酒业绩分化背后
公告显示,华润啤酒上半年实现收入23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8%,实现归母净利润57.9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啤酒业务收入231.6亿元,同比增长2.6%,普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喜力销量增长20%,带动整体啤酒平均售价上升0.4%。结合原料及采购成本的下降,毛利率提升2.5个百分点至48.3%,带动啤酒业务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了17.3%。
在谈到今年啤酒市场时,华润啤酒执行董事及总裁赵春武认为,业绩增长依然来自于高端化升级的带动,啤酒高端市场还在增容,仍未到天花板。
过去几年,在啤酒高端化的带动下,啤酒上市公司业绩普涨,但2025年上半年,这一局面正在发生改变。国内啤酒企业继续增长,但原本在高端化优势更为明显的外资啤酒品牌则陷入调整。
上半年,百威亚太(01876.HK)中国市场销量减少8.2%,收入及每百升收入减少9.5%和1.4%。重庆啤酒(600132.SH)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8.39亿元,同比下降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亿元,同比下降4%。
相比之下,国内企业的高端化还在进行中,燕京啤酒上半年收入85.6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45.5%,中高端产品收入55.4亿元,同比增长9.3%。珠江啤酒(002461.SZ)预计归母净利润5.7亿到6.2亿元,同比增长15%到25%,原因是啤酒销量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在业内看来,这一方面与国内啤酒企业高端化升级进程启动较晚有关;另一方面,这一变化也反映了啤酒市场渠道和需求的变化。
今年以来,多地进一步严格公务接待相关规定,对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消费者多元化、多场景化消费趋势让啤酒的购买渠道也在发生变化。过往餐饮、夜场等即饮渠道约占到中国啤酒消费的60%左右,但目前啤酒消费场景逐渐从传统的社交聚饮转向家庭消费等新场景。
赵春武表示,啤酒的消费场景大多是大众消费,因此相关规定对于啤酒消费的影响有限,但零售啤酒渠道销量确实在上升,目前已经占到啤酒消费的60%以上,餐饮渠道反而降到40%以下。虽然没有明确的关联,但是否存在一种可能,即部分商务酒饮消费者出于对禁令的担忧,转向家庭消费等场景,这类代偿消费者带动了零售啤酒销售的增长。此外,电商、即时零售的快速发展,啤酒也是其重视的品类,也带动了啤酒在新零售渠道的双位数增长。
从业绩会上公布的消息看,包括百威亚太、嘉士伯都在加速布局非即饮市场。
啤酒专家方刚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确实存在这种代偿消费的可能性,目前啤酒家饮和独饮的占比在提高。与此同时,零售业务尤其是非即饮渠道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新零售、即时零售、折扣店、零食店等一系列新业态的崛起,也带动了啤酒零售的增长。此前外资品牌在高端产品上优势明显,但随着国内品牌高端化和创新升级的推进,外资品牌的优势也在递减。
啤酒企业忙出圈、业外企业忙入局
中国啤酒企业持续增长的业绩数据,也让其他行业艳羡,也让越来越多的业外资本正在涌入啤酒赛道。
今年上半年,包括五粮液、珍酒李渡(06979.HK),好想你(002582.SZ)、三只松鼠等企业纷纷宣布跨界推出相关啤酒产品,特别是在精酿啤酒市场布局更加密集,后者也被认为是下一阶段啤酒高端化的主要方向之一。
但啤酒行业也在经历越来越残酷的存量竞争。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1904.4 万千升,同比下降 0.3%,相比于2013年的峰值期下降了30%。燕京啤酒在公告中称,中国啤酒行业是国内市场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
这两年,啤酒行业的增长更多来自于产品结构性升级带动,销量增长较为有限,为了扩容,啤酒企业普遍选择多元化来应对市场变化,包括推出饮料业务、进入白酒赛道等,希望通过与啤酒渠道和消费场景接近的品类,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赵春武表示,当前市场下,消费品企业把消费者视为资源,希望通过跨行业全方位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也是消费品行业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在他看来,过去消费品企业无法完全摸清消费者的需求,因此采用了大单品战略,以满足消费者的主要需求。但现代零售、新零售等新模式的出现,带来了消费者数据的归集,便利了企业迅速了解市场需求,并研发新品和加快产品迭代,通过小批量投放试错,这降低了消费品牌跨界发展的难度,也造成了包括啤酒市场在内的跨界竞争的加剧。
记者了解到,目前华润啤酒也在作出相应调整,一方面加快精酿和特色产品的推出,比如茶啤、德式小麦、果啤等,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华润啤酒也在操作复活一些此前收购的区域小啤酒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一轮啤酒大发展时期,属于大鱼吃小鱼的时代,几大啤酒巨头纷纷出击收购中小啤酒品牌,才最终形成了目前市场高度集中的top5时代。
赵春武表示,此前华润啤酒也并购了100多家啤酒企业,并逐渐实现了全国品牌统一化,在当时的强品牌时代,很多有地域特色和文化代表性的品牌如“西湖”等被束之高阁,这是在当时市场背景下的做法。但当下市场正在变化,消费者需要更多能够表达其偏好、个性和情绪的品牌形象,这些特色、差异化的品牌也是啤酒高端化的另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