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黎雨辰 北京报道
原料混合、铸片拉伸、萃取定型、收卷包装……走进恩捷股份的玉溪基地,一条全封闭、智能化的动力电池隔膜产线正井然有序地运行。
这一产线集群的建成与投产,标志着恩捷股份对5μm超薄高强隔膜的量产能力正式落地。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实地探访恩捷股份位于云南玉溪的生产基地,观摩了其5μm产品生产流程,并与公司有关负责人员进行了交流。
8月18日,恩捷股份正式披露了2025年半年报。报告数据显示, 恩捷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实现20.48%增长,却也同时在净利润、毛利率方面存在一定压力。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持续性的技术创新与对市场的前瞻布局,成为了恩捷股份实现“反内卷”的长期路径。
“一方面,恩捷股份将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巩固自身锂电池隔膜领域行业地位;另一方面,恩捷股份也勇于‘自我革命’,基于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和持续深耕,布局固态电解质领域。”恩捷股份投资总监庞启智向记者介绍称。
恩捷股份5μm超薄高强隔膜产线
伴随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政策的扶持呵护与市场需求的井喷式增长,共同为锂电池技术的迭代升级提供了丰厚土壤。当前,锂电池在新能源车、储能系统、消费电子、机器人等诸多领域,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其中,隔膜是构成液态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核心主材。在锂电池进行电解反应时,隔膜发挥着包裹电解质溶液、隔离电池正负极的功能,又以其多孔结构,为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穿行提供通道。
这一“隔绝”与“联通”的双重属性,让隔膜成为技术壁垒最高、研发难度最大的锂电池材料。“更薄、更强、更快”,成为隔膜产业的共同追求与发展方向。
据了解,目前市场中湿法隔膜(基膜)的常用厚度通常在7-9µm。而日前恩捷股份宣布,公司位于云南玉溪的锂电池隔膜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已投产,形成了恩捷股份5μm超薄高强隔膜产线集群。
5μm的厚度,意味着不到一根发丝的1/10。在针刺强度相同的情况下,新产品相较常规7µm隔膜厚度进一步减少28.5%,能够为电极材料腾出更多空间,进一步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优化能效比。
在“超薄”情况下对高强安全性的保持,则是新产品的关键特征。据公司数据,5µm超薄高强产品针刺强度高达560gf,相较常规7µm隔膜提升了16.7%,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也提升至230℃。
恩捷股份全球产品发展中心落地部部长程旭告诉记者,通常来讲,隔膜厚度的降低与强度的提升往往难以共存,但此次公司5μm产品成功实现量产,意味着锂电池隔膜在厚度、强度和离子通透性之间实现了完美融合,实现了重要技术突破。
“为做到这一点,恩捷股份采用了三方面的协同:一是高精准的结构调控技术,二是多级链协同技术,三是设备与技术的协同创新。”程旭表示。
在玉溪恩捷基地的生产车间,一张张隔膜随着工序的推移不断增宽、变薄,最终又被紧密收纳成卷。在不同工序之间,不断“巡逻”的质量检测仪,则负责在第一时间将产品的各项指标数据传导至技术人员手中。
据庞启智介绍,玉溪基地产线全链路均采用智能化、自动化作业的形式。配合公司的双向拉伸技术、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和纳米涂层等技术,能够使得隔膜产品在厚度均匀性、机械性能和孔隙率等关键指标上,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在线涂布一体化技术和柔性化生产能力在产线中的应用,则可以更高效率地赋予隔膜更多性能,对下游客户不同场景、不同设计的定制化需求实现敏捷交付。据悉,目前恩捷股份的锂电池隔膜产品线已全面覆盖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细分品类超过130种。
8月18日,恩捷股份的2025年半年报正式披露。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 恩捷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7.6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7.83亿元增长20.48%。其中锂电池隔离膜作为核心产品,营业收入达48.20亿元,同比增长24.83%,占总营收83.64%,销量同步增长。
不过,公司同期在净利润和毛利率方面也面临压力。报告期内,恩捷股份锂电池隔离膜产品毛利率为13.66%,同比下降5.82%,同期净利润也承压。对此恩捷股份指出,其主要原因包括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降本压力致产品价格下行,以及营业成本的提升。
自202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强化行业自律后,今年以来,“反内卷”政策导向于多个行业间进一步强化。其中8月12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曾发布《关于锂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书》,直指当前锂行业存在的“内卷式”恶性竞争问题。《倡议书》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措施,核心观点包括抵制无序竞争、合理布局新建产能、加强研发创新等。
而如何打破行业化竞争,保持领先能力,也是恩捷股份当前面对的关键课题。
在庞启智看来,在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持续迭代下一代技术及产品,是恩捷股份保持长久竞争力的关键能力之一。其中在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之外,恩捷股份也在半固态、全固态电池领域持续深耕。
恩捷股份全球研究院固态研发部部长刘洋介绍表示,自2021年以来,恩捷股份下属控股子公司,就已专注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相关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工作,开发了高纯硫化锂、超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高电导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产品。
此外,恩捷股份目前还在玉溪布局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生产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形成年产1000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生产能力,目前十吨级中试线项目已全线贯通。
在商业应用端,刘洋指出,目前半固态电解质膜已经实现了初步的商业化,而全固态电池商业化普及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其问题主要体现在材料生产端和电芯制造端。未来,恩捷股份将根据市场需求扩大相关产能建设,实现从研发(小试)-中试-量产的“三级跳”发展目标。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