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陈家运 北京报道
今年上半年,氨纶市场表现疲软,受此拖累,新乡化纤(000949.SZ)、华峰化学(002064.SZ)等化纤巨头的业绩普遍下滑。
8月20日,新乡化纤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其实现营业收入37.38亿元,同比下降1.52%;归母净利润6274.69万元,同比下降58.58%;扣非归母净利润降至3635.95万元,降幅为76.03%。华峰化学也未能幸免,在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
新乡化纤证券部相关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业绩下滑主要源于主营产品氨纶毛利率处于较低水平,加之市场行情持续疲软。
供需格局生变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氨纶生产和消费国,2025年上半年国内氨纶纤维产能约为137万吨。目前,华峰化学、晓星中国、新乡化纤等企业占据市场主要份额。
新乡化纤业绩下滑背后,是近年来化工行业整体处于周期底部、市场需求疲软的现实。在粘胶纤维与氨纶纤维细分领域,竞争愈加激烈,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导致市场供需失衡。
从业务结构看,氨纶纤维业务一直是新乡化纤营收主力,但盈利能力欠佳。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58.51%,毛利率仅0.27%,同比下降1.78个百分点。
同行企业亦面临类似挑战。其中,华峰化学在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1.4亿元,同比下降11.7%;归母净利润为9.83亿元,同比下降35.2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04亿元,同比下降37.8%。
华峰化学人士向记者表示,近年来化工行业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市场供需失衡态势逐渐显现,这直接影响了产品价格和企业盈利能力。
该人士指出,随着新增产能集中投放后,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企业为争夺份额采取“价格战”策略,导致行业整体盈利空间被压缩,这是毛利率走低的主要原因。
“2025年上半年,中国氨纶市场价格涨后回跌,期间价格达到近五年来低点。”卓创资讯氨纶市场分析师张馥丽向记者表示。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1—6月国内华东市场氨纶40D均价为24210元/吨,较去年同期下滑16.92%。尽管6月底价格小幅回升至24000元/吨,较年初上涨1.05%,但整体仍处于低位。
对于当前行业竞争格局,上述华峰化学人士坦言:“目前市场确实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行业正处于优胜劣汰的竞争阶段。一些技术落后、成本高企的产能正逐步被市场淘汰,这是行业自我调整的必然过程。”
差异化转型破局
面对业绩困境,新乡化纤并非毫无动作。
上述新乡化纤证券部人士表示,作为氨纶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正持续推动产品结构差异化、高端化方向转型。
同样承压的华峰化学也明确了应对策略。上述华峰化学人士透露:“公司当前的策略是先完成现有在建产能建设,暂停新的扩建计划。这一调整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变化,避免盲目扩张加剧供需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华峰化学此前规划扩建的项目均聚焦于差别化产品。“我们的扩建项目均围绕差别化、高品质产品布局,旨在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上述华峰化学人士强调,即便在差别化领域,市场竞争依然存在,但经过市场自然竞争的筛选后,行业利润水平有望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此外,推动老旧产能出清也被视为改善行业环境的重要途径。“随着老旧产能逐步退出市场,供需关系将得到优化,这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是利好,公司也将从中受益。”上述华峰化学人士表示。
对于下半年氨纶市场走势,张馥丽向记者表示,预计下半年氨纶价格或低位震荡,整体均价低于上半年。她指出,氨纶价格呈现明显季节性特征:7—8月价格偏弱,9月有所回升,10月相对坚挺,11月再度走低,12月进入传统淡季。
“综合各方面因素及氨纶价格的季节性规律,预计下半年氨纶市场整体震荡走低,均价预估为23492元/吨,较上半年下滑13.02%。期间月度均价运行区间为22000—23500元/吨,7月预计最高约23500元/吨;12月最低约22000元/吨。”张馥丽表示。
(编辑:董曙光 审核:吴可仲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