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控股79.7%。
作者|宋鹤鸣
编辑|刘钦文
生鲜电商的仓库冷柜、食品干线运输冷藏车、疫苗药物血液制品的仓储与运输、跨境物流多温区仓库及集装箱……只要嵌入这家企业的监测控制仪器,温湿度便会精准锁定在设定值。
这家把冷链物联网做成主营生意的公司,现已向北交所递交《招股书》,如今正在等待上会。根据北交所官网披露,北交所上市委将于8月29日上午,对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创电气”)发行审议。
从修电视的大学生到全球冷链科技领航者,创始人李超飞用30年带领精创电气从泥泞的创业之路走上了国际舞台。如今,精创电气即将接受上市委审议,李超飞与精创电气新一轮的资本故事,也就此翻到下一页。
01
为海尔供应商,
年入5亿要“出海”
精创电气成立于1996年4月,主营业务为冷链设备智能控制器、医药与食品冷链监测记录仪、制冷热泵检测仪表及环境颗粒物检测仪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物联网和基于云的系统解决方案,其中冷链智能控制及监测记录类产品收入占比超过90%。客户包括星星冷链、美菱集团和海尔集团等。
2022年至2024年,精创电气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96亿元、4.35亿元和4.99亿元,后两期营收增速分别达到14.8%和25.85%。同期,精创电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9亿元、0.55亿元和0.59亿元,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不过,2022年至2024年,精创电气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1336.52万元、1365.83万元和1316.39万元,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4.44%、23.59%和19.5%。另外公司收到的税收优惠分别为668.38万元、768.63万元和927.59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2.22%、13.27%和13.74%。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4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83%;归母净利润为0.2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0.58%。
分区域来看,精创电气有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报告期内,精创电气的境外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84亿元、2.04亿元和2.6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8.31%、48.27%和54.34%。
为搭建各地的生产、销售、仓储、售后及运营体系,并以此开拓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市场,截至2025年8月23日,精创电气分别在美国、英国、巴西及泰国设立四家海外子公司进行本土化运营(不具备独立生产能力),旨在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来服务海外客户,同时不断完善海外供应链的布局。
创始人李超飞的目标则是在未来3-5年把国际业务占比进一步提升至70%-80%。他曾对媒体表示,“国内市场卷到拼价格,海外却在拼技术、拼服务,这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不过,境外业务也受到监管问询。北交所曾在问询函中对精创电气设立的境外子公司美国精创、英国精创订单获取方式及其收入情况提出质疑。要求公司说明“美国精创、英国精创订单获取方式,及主要客户类型相同但‘净利润/营业收入’差异较大的原因,销售、采购等业务模式与母公司境外线上销售模式的异同。”
对此,精创电气回应称,美国精创、英国精创净利润率差异主要系产品销售结构不同导致的毛利率差异、期间费用率差异等因素综合影响所致。美国精创与英国精创的销售、采购等业务模式基本相同,且以境外线上销售为主,母公司境外销售主要以线下销售为主。
02
多次违规被处罚
事实上,合规短板才是精创电气上市途中最硬的“暗礁”。
从公开披露情况来看,精创电气在报告期内存在多项违规经营行为,包括超批复产能生产、未批先建、经营用地实际用途与证载用途不符等一系列合规问题。
根据徐州高新区经济发展局于2017年1月5日出具的《通知》、徐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于2020年5月22日出具的《审批意见》,精创电气备案产品及产能为:年产冷链物联网监控系统、冷链物联网远程报警系统100万台(套)。但根据公司的书面确认并经核查,截至2023年精创电气的年实际产量约为500万台(套)。这远超过批准的产能。
另外,精创电气拥有一处坐落于徐州市某地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根据2023年取得的《不动产权证》,其证载土地用途为科教用地。但实际上,上述土地及附属建筑物被精创电气用于研发和生产经营。
2024年11月26日,精创电气完成土地瑕疵整改,重新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土地用途更改为科研用地、工业用地。
精创电气还有一处未批先建的情况。根据《招股书》,公司在园区内设有一幢临时建筑物,用途为员工临时食堂,于2022年下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但直到2023年11月29日,才就此临时建筑补办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除此之外,报告期内,精创电气还因海关申报出口不实等问题多次受到处罚。
《招股书》显示,2022年3月至2023年11月,精创电气接受了来自徐州海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舟山海关、黄埔新港海关、佛山海关的处罚多达六次。处罚事由包括申报总价与实际总价不符、申报币制错误、货物重量申报不实、申报税则号列不实漏缴税款、出口数量申报不实等情况,被海关处以罚款金额低则500元,高则超过万元。
03
家族控股79.7%,
关联交易被问询
多次出现不合规经营背后,精创电气是一家股权高度集中的典型家族企业。
截至2025年8月,李超飞直接持有精创电气44.66%的股份,为控股股东,李超飞配偶李敏直接持有公司28.16%的股份,担任副董事长。李超飞与李敏的女儿李小凡直接持有公司6.87%的股份,为公司副总经理,一家三口合计持有精创电气79.7%的股份,为公司的共同实控人。
更加需要注意的是,公司关键岗位的任职几乎被实控人家族成员“包场”。《招股书》显示,李超飞的兄弟之子李清文担任公司副总经理,李敏的妹妹李寒冰和李靖分别担任公司成本中心总监以及采购中心副经理。
北交所在首轮审核问询函中也特别关注了这一点,要求精创电气说明实控人近亲或其他关联方在公司任职或持股的情形是否影响公司治理有效性,说明健全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明确、可执行的具体措施。
对此公司回复称,除李清文担任高级管理人员外,公司实控人李超飞、李敏及李小凡的其他近亲及关联方均未担任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并且为保护公司股东权益,避免实控人近亲或关联方可能对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已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公司治理和内控的有效性。
“任何企业都有生命周期,公司创业初期,公司股权集中,所有权人拥有绝对控股权,有利于企业决策和执行;在成长阶段,公司股权集中,企业可以保持稳定,但家司不分,不利于吸引外来人力资源和外来管理人员;公司IPO是企业成熟的标志,公司到了成熟期,为适应外部发展环境,企业战略势必要重新定位,对应的是治理结构调整,不可避免的涉及领导班子、管理架构等人事重大调整。如果股权过于集中,公司治理结构无法调整到位,可能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独立经济学家、财经评论员王赤坤表示。
此外,根据《招股书》披露,精创电气与实控人曾持有的一家公司存在关联交易。
江苏精英冷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下称“江苏精英冷暖”)曾由李超飞持股31%,陈荣金持股 7.4%,陈庆平持股5.5%并担任监事。陈荣金、陈庆平曾担任精创电气监事,2021年1月起不再担任。
三人于2020年12月转让全部股权,因此精创电气与江苏精英冷暖的关联关系于2021年12月正式宣告终止。但双方依然存在商品销售及房屋租赁的交易行为。
一方面,精创电气主要向江苏精英冷暖销售电控箱产品,2022年-2024年,公司向江苏精英冷暖销售产品的收入为60.83万元、42.22万元和8.31万元。
另一方面,精创电气对江苏精英冷暖出租房屋,2022年-2024年的收入分别为10.67万元、15.12万元和16.16万元;同期公司向江苏精英冷暖租赁房屋的支出为23万元、23万元和23万元。精创电气对此解释称,报告期内,公司与江苏精英冷暖的交易系正常市场行为,不属于关联交易范畴。
这也被北交所问询,要求说明与原关联方江苏精英冷暖交易的必要性、公允性;转让价格及定价依据、股权转让真实性以及是否存在关联方非关联化情形或其他特殊利益安排。
对此,精创电气表示,2020年12月前,李超飞曾为江苏精英冷暖第一大股东,但李超飞未在该公司任职,不参与日常经营,主要由其总经理李苏负责。
虽然江苏精英冷暖主营业务、主要产品与公司不同,但江苏精英冷暖和公司工商登记的经营范围均包含“制冷设备”相关表述,为避免潜在的同业竞争影响,2020年12月,李超飞、陈荣金和陈庆平将所持江苏精英冷暖股权全部转让并退出该公司,前述终止公司与江苏精英冷暖之间关联关系事项具有合理性。
你关注过冷柜里的零件吗?对精创电气IPO的故事有何了解?欢迎下方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