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卷疯了,唯独炒股不灵
创始人
2025-09-01 03:45:57

来源:界面新闻

文|恒钛度 高恒

8月的A股,上证十年新高,北证创纪录,成交额一口气干到2.8万亿。满屏都是热搜、满仓都是绿的股民突然变红,牛市的味道真就来了。

可就在大家热血沸腾时,一件事却让人冷静:那些吹了两年的“大模型炒股”,一个都没预测到这波行情。BloombergGPT没反应,国内量化模型集体哑火,K线预测神器失灵了。你说AI多聪明,它为啥连这波大行情都看不出来?更别提网上那些教你“用大模型躺赢炒股”的视频、教程,照着做反而亏得更快。

难道大模型真没用?还是,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给它设计的?

一、大模型炒股,卷了三年换来一地鸡毛

大模型进军金融,最早能追溯到2023年,彼时的BloombergGPT横空出世,像一枚资本界的重磅炸弹。

彭博社把几十年来积攒下的金融新闻、财报、研报、终端交流语料,全都喂给了这个模型,它的专业程度一度被誉为“的GPT高定版”。它能读公告、能懂术语、能分析情绪,输出的分析精准又高效,是当时量化机构眼里的顶配AI。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它太贵、太封闭、太黑箱。个人开发者用不起,小型机构够不着,最终只是少数大机构的专属玩具。

真正把“金融大模型”概念带到大众视野的,是2024年之后的开源浪潮。各种中文金融模型、行情插件、K线预测框架层出不穷。大模型不再只是“读新闻”的助理,它能生成代码、分析股价、预测趋势,甚至接入chat框架变成了“AI炒股顾问”。

但兴奋很快变成失望。

无数用户照着教程一步步配置完模型,回测结果看着靠谱,一跑实盘就扑街。K线预测模型Kronos上线后一度火爆全网,但仅仅两周,Github issue区就被“预测不准”“实际无效”的反馈刷爆。大模型能说能算,就是赚不到钱。

到了2025年,“炒股靠大模型”已经从一场全民热潮变成一地鸡毛。

行业也在自我调节。没人再奢望一个模型能准确告诉你“今天买什么、明天涨多少”。人们开始转向更现实的用法——让AI当工具、做分析、写代码、查数据。你可以不问它“买不买”,但它能帮你看财报、找公告、写回测、扫舆情。AI不再是操盘手,而是增强人类的插件。

某种程度上,这也像是大模型的一次“自我降维”:炒股它搞不定,但做研究员、写分析师助手,它还行。

可问题也才刚刚开始。

二、金融最难,因为它最像“无序的自然界”

从数据密度上讲,金融市场几乎是AI最理想的训练场。每天有数十亿条价格变动、情绪数据、新闻快讯、政策公告,堪称信息的马拉松。可偏偏就是这个最富数据的领域,成了AI最“搞不定”的地方。

问题出在哪?就两个字:噪声。

金融数据的信噪比,低到令人发指。99%的信息都是噪声,真正能预示未来方向的“信号”少之又少,而且极其脆弱。更关键的是,这些信号一旦被市场识别,就会被迅速套利,最后消失无踪。

这就是金融界一个最残酷的规律:Alpha衰减。

所谓Alpha,简单理解就是“稳定赚钱的能力”——比市场平均表现更好、能跑赢大盘的策略。量化交易的本质,就是在海量数据中,找出那些尚未被发现的Alpha,然后在它被发现前,悄悄赚完最后一笔。

但市场是“活”的。你发现一个信号,别人也会发现。你在用模型预测公告后1小时股价会上涨3%,别人就会提前10分钟下单,再过一阵,大家在公告一发出之前就把这3%的空间抬没了。最终,这个规律失效,Alpha归零。

这才是K线预测模型集体扑街的真相。像Kronos这样的模型,本质就是从公开历史数据中,寻找价格波动的规律。但K线数据是所有交易者最熟悉的数据,全世界的程序员已经挖了几十年,它早就没有可以“预测未来”的剩余价值了。

再强的模型,拿的都是被挖烂的数据。

你觉得它找到了规律,其实它只是在历史里“对号入座”。到了真实市场,那些所谓的模式,不是压根不存在,就是活不过明天早上九点半。

更极端一点讲:金融市场就是一个自毁规律的系统。

任何被发现的规律,都会因交易行为本身而被打破。

这就是为什么,GPT能下围棋、能写诗、能答辩,但在金融预测上,反而一败涂地。

AI不是不聪明,而是它面对的是一个拒绝规律存在的对手。

三、大模型不能预测未来,但可以帮你看清现在

既然模型不靠谱,K线没用,Alpha又会衰减,那AI在金融世界到底还能干点啥?

一句话:大模型不是你的股神,但可以是你的外脑。

过去两年,金融圈已经悄悄完成了一个大转向——从炒股预测,转向研究增强。不再追求“AI告诉我买什么”,而是让AI帮我“更快查财报、更快读公告、更快完成回测、更快搞定代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BloombergGPT的真实应用。

彭博从不承诺“帮你赚钱”,但它能做到的,是用独有的数据体系,把新闻拆词、把财报结构化、把公告智能解读,然后推到量化研究员眼前。策略怎么配、模型怎么用,还是人自己定。它不过是你手里的放大镜,不是水晶球。

再看开源界,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放弃“炒股梦”,而是把大模型当作数据助手:一边跑AutoGPT智能体自动抓取市场情绪;一边用LangChain整合财报、分析机构评级;一边接入n8n工作流工具让整个分析链条无缝衔接。

这些AI不预测涨跌,但它们能用“秒级反应”处理你手上的信息,生成代码、写Python策略、清洗数据、跑回测,统统搞定。你再也不用从零写脚本,或者逐条查公告。它替你干脏活累活,让你更专注于策略框架和认知判断。

这才是大模型该有的位置——一个认知增量工具,而不是一个替代判断的交易引擎。

真正能赚钱的,不是AI,而是有策略的人 + 高效的AI。

当你放弃幻想,让AI别再“帮我炒股”,而是“帮我看清楚”,你才真的走进了金融与AI结合的正确打开方式。

尾声|AI越强大,人越该清醒

AI可以看图、读报、算账,甚至在几秒钟内完成一个交易逻辑的全流程分析,但它永远无法取代对不确定性的判断、对市场博弈的感知,以及对人性波动的体察。

这些,恰恰是金融的核心。

你真正想赚到的钱,从来不是靠“抄对模型”,而是靠比别人更快看清一件事、比别人更敢于下判断、比别人更有认知闭环的能力。

大模型不会给你答案,但它能帮你构建问题、梳理信息、验证假设,它是一个研究型战友,而不是自动提款机。如果你指望它替你炒股,它不会让你亏光,但一定会让你看不懂。

AI炒股,不靠谱。但人用AI炒股,用得对,未必没戏。

未来属于什么样的人?也许是这样的——既相信AI的效率,又不迷信AI的判断;既擅长提问,又敢于承担决策;既能调动模型,又能保留怀疑。

牛市来了,不妨也把这个问题问给自己:你要做的是炒股的人,还是思考的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券业格局生变!新巨头净利163...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实习生 张长荣 北京报道证券行业在经历三年调整期后,终于冬去春来。2...
中国“最”牛县级市:跑出34家... 作 者:微澜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前段时间,在《2025全国百强县》榜单公布后...
生物医药ETF(159859)... 9月1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医药板块震荡上行。相关ETF中,截至发稿,生物医药ETF(15985...
对话众擎赵同阳:人形机器人公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硅星人Pro (ID:gh_c0bb185caa8d),作者:黄小艺人们总是习惯...
芯片股持续活跃 芯片股持续活跃... 【芯片股持续活跃】利扬芯片“20CM涨停”,全志科技、泰凌微、裕太微涨超10%,国芯科技、北京君正、...
华虹公司披露华力微注入预案,公... 9月1日,华虹公司大幅高开,一度大涨超18%,截至发稿,该股涨幅收窄,成交额31.60亿元,换手率8...
阿里巴巴涨近15% 阿里巴巴涨... 9月1日,恒生指数开盘涨1.72%,恒生科技指数涨2.08%。 阿里巴巴涨近15%,中芯国际涨近7%...
高盛时隔一周再度上调寒武纪目标... 高盛称,寒武纪宣布的二季度业绩强劲,保持对公司的积极看法,上调12个月目标价14.7%至2104元。...
大英村的汽车产业还能好吗? 不久之前,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发布2025年上半年汽车产量数据:一共生产了41.7...
恒指高开1.72% 恒指高开1... 【恒指高开1.72%】恒指大幅高开1.72%,恒生科技指数涨2.08%。阿里巴巴跳空大涨近15%;半...
创业黑马:AI赋能+版信通,打... “传承成功企业经验,助力中小企业突破成长瓶颈”。自2008年踏入中小企业服务领域起,创业黑马(300...
万事利:上半年实现营收3.61... 8月29日,万事利(301066)发布2025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万事利实现营业收入3...
中炬高新目标价涨幅超80%;邮... 南财投研通数据显示,8月25日至8月31日,券商给予上市公司目标价共1346次,按最新收盘价计算,目...
内控漏洞与权益“跛脚”缠绕,“... 文|储燕 出品|天下财道天津证监局的一张罚单,将国寿安保基金推入公众视野。处罚书显示,李丹利用未公开...
中兴通讯上半年营收稳健增长14... AI大模型持续快速发展浪潮,正为算力产业链厂商带来快速转型成长机会。8月28日晚间,中兴通讯发布20...
十大券商看后市|A股向上趋势不... 8月A股涨势喜人,进入9月,行情将如何演绎?澎湃新闻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观点,大部分券商认为,经历前期...
阿里云:阿里采购寒武纪 15 ... IT之家 9 月 1 日消息,阿里云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表示:阿里云确实一云多芯支持国产供应链,但传...
德力佳与客户采销不一,研发占比... 文:权衡财经iqhcj研究员 余华丰编:许辉德力佳传动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力佳)拟在上...
百亿级私募持仓曝光 把握上市公... 上市公司半年报,曝光了百亿级私募截至今年6月末的调仓动向。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26日,共有2...
奇瑞汽车二次递表港交所;八马茶... |2025年9月1日 星期一| NO.1 奇瑞汽车二次递表港交所 据港交所8月29日消息,奇瑞汽车第...
中央汇金大举加仓股票ETF;吴... 上周A股过去一周(8月25日—8月29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截至8月29日收盘,上证指数报38...
半年净赚77亿!“逆变器之王”... 穿越周期,才能更好地成长。作为一家成熟的龙头企业,周期的洗礼不可避免,在穿越周期的过程中,企业会在不...
冯仑:不做勉强之事 一问:冯叔,我是一个年轻的创业者。时常听一些前辈说,“做生意,谦虚的态度非常重要,别觉得自己在一个行...
1300亿芯片巨头公布重组方案... 记者丨刘雪莹编辑丨曾静娇8月31日,芯片龙头华虹公司披露重组预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向...
精打细算的年轻人,还进电影院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桃子酱,编辑:詹腾宇今年,你一共看...
刚拿到2亿融资,这家创新药公司... 文|胡香赟编辑|海若镜创新药企涌向港股的热情还在持续,近期递表的应世生物就是其中之一。应世生物成立于...
中国汽车市场整合持续推进,汽车... 这些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可以说是相当的激进,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媒体曝出中国汽车市场整合持续推进...
诺和诺德5.5亿美元引进代谢药... 这里是《21健讯Daily》,欢迎与21世纪经济报道新健康团队共同关注医药健康行业最新事件!政策动向...
如何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在上篇文章《我的个人成长系统方法论》中,我们探讨了个人成长是一场对抗“熵增”(混乱与无序)的持久战。...
华为,搞了个大动作 华为,搞了... 华为和上汽的跨界合作,再次使得原本已经逐渐平静的新能源汽车格局掀起涟漪。尚界仅仅开启预售1个小时,小...